学校便是她的家
——东海县第二中学韩沁雪同学先进事迹
家,一个温馨的字眼,它承载着孩子的喜怒哀乐,见证着孩子的一路成长。可是对于韩沁雪同学而言,学校让她感受到了家庭般的温暖,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便是她的家。
牙牙学语的她对身边的一切充满着好奇,为什么太阳东升西落?为什么水从高处往低处流?为什么天空有时会电闪雷鸣?这些谜题一直困惑着她。直到进入学校 ,她便不再是牙牙学语时的她了。老师帮她解开了各种谜团,她还知道地球有南北两极,世界分为七大洲四大洋。知识就是力量,学校给予她力量,让她可以将知识化为一把利剑去冲破她的未来。学校就是她获得知识的殿堂。她在学校拥有了太多太多,特别是踏入东海二中以后,她心中就认定了这将是她一辈子都剪不断思念的地方,因为二中将见证着她人生中最难忘的三年。
在学校她曾对老师说过,很小很小的时候,不懂爸爸为什么老是带着墨镜,懂事后才知道他双目失明;很小很小的时候,不懂妈妈为什么老是糊里糊涂,懂事后才知道她是智障;很小很小的时候,她不懂爷爷奶奶为什么老是不在家,懂事后才知道他们是为了挣钱养家。她的童年没有一般孩子应该拥有的快乐无邪,家庭的情况让她早早懂事、独立。作为姐姐的她,从不吵着要漂亮的衣服和洋娃娃,因为那对于家庭拮据的她是奢侈的。每天早上起来不但自己穿衣服,还要照顾弟弟妹妹,做着繁重的家务。然后开始做饭、烧水,吃完饭后会把剩下的饭菜放在锅里热着便急急忙忙的跑到学校。
有一天放学后回到家她看见爷爷奶奶难得的都躺在床上,她就往他们身边蹭才知道他们生病了,懂事的她不想惊动爸爸妈妈便开始学着照顾爷爷奶奶,她模仿着他们照顾她的样子,把热毛巾放在他们头上,爬到比她还高的柜子上拿药,手中端着刚烧开的水喂他们吃药。看着小小的她端着比手还大的一碗水向他们走去,只能是既心疼又高兴,豆大的泪滴从他们脸上滑落,就这样忙碌到天黑,她才回到自己的房间写作业。
在学校感受到的种种温暖,让她没有因家庭的困难而形成孤僻的性格。同学都爱叫她“假小子”——一个亲切的代名词。因为随和率真,热情开朗,乐于助人,所以她很快便与班上的同学打成一片。在高一,她住在宿舍楼的三楼,在那个星期二的早上,整个校园都飘荡着她小小的身影。那是她在为友情奔跑着。那天早上,她和同桌走的迟些,还未走出宿舍门便看见同桌捂着肚子不再往前走,一直叫疼,怕迟到便对她同桌说:“快点吧,要迟到了,先忍忍。”往前跑的她觉得后面没有人跟着,转头一看,同桌已摊在地上,她急忙的跑过去,发现在这带有寒意的早上同桌满头大汗。她被吓着了,便用尽全身的力气扶着比她高大半个头的同桌走出宿舍。上课铃已响,路上空无一人,此时的她已体力不足,便跑着去找宿舍管理员一起把同桌送去医务室,虽然最后被不知情的老师训了但心里却乐开了花。她说这让她学会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提供帮助而这是在在学校学会的,悟出的。
再精彩的人生也会有缺陷,人生有喜便会有痛,正如她再强大的内心也有裂缝。那是高二的期中考试,她考的不太理想,可是要召开家长会。我想那次家长会是她心中永远的疤痕吧,她说那是源于对爸爸的愧疚。当她告诉爸爸学校要召开家长会时,爸爸便很急切的问她什么时候。看她爸爸期待的眼神她只跟爸爸说一句:“爸,你不要去了吧,你看不见,我怕会给你带来麻烦。”看见爸爸失望的转身离去,留了一道拉的长长的背影给她,那是一种孤寂,她知道,她不敢哭出声来,只好咬着自己的手指,偷偷的哭泣。她顿时感觉自己不孝极了!她说她在爸爸的心里一直都是他的骄傲,可她却对爸爸说出了违心的话。大概是害怕吧,怕他知道结果后会更加失望。对于爸爸的付出,她想成绩便是最好的回报,也是她对爸爸孝心最好的体现。这是学校给她带来的成败体验,却让她学会成长,学会坚强。
她曾说有些人,有些事,遇上了便是一种幸福和体验。她认定带了她三年的班主任和高三的语文老师一定是上帝派来伴她成长的天使。她那双目失明的爸爸,需要她照顾的妈妈和年迈的爷爷奶奶,让她不得不早早的独立。这让她享受不到平常孩子所受到的关心和爱护。她说三年的陪伴对她的班主任也许只是一种工作,但对她来说却意义重大。她一直都记得第一次和班主任争吵是因为宿舍问题。记得分科时班主任对她的认真分析,记得感冒时班主任的那一声声叮咛,记得取得成绩时班主任给她的肯定,记得沮丧时班主任给她的鼓励和支持。我们曾了解到高二的信息考试来临前,同学们让她去问班主任具体时间,来到办公室叫老师查一下日历时,班主任翻多了一张,她看后指了指日历,老师问怎么了,她说那天是她生日。“那还有一个多月呢”班主任边说边笑,她也就笑笑没说话。可一个月后的那一天,她却真的说不出话来了。那天早上,班主任把她叫到办公室,拿了一个精致的本子递给她说:“时间太匆忙,没来得及准备啊!”她哦了一声便跑出来了,因为眼眶已经红了。一个月前的话班主任还记得,让她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三年良师益友的陪伴让她学会感恩。在她心里,“妈妈”是个模糊的概念。自懂事后,都是她在照顾妈妈,所以同学们谈论她们的妈妈如何关心、唠叨时,她一直都是避开不谈,其实心里也挺失落的吧。没有妈妈的嘘寒问暖,没有妈妈唠叨而充满关心的话语。而她高三的语文老师则填平了她心中的那一丝渴望,老师似是从古代来的优雅美女,古典范的她却拥有一颗热诚的心,会时不时的和她说女生要注意的事,会时不时撒个娇,会和她聊天谈心,也会被我她气的不理她。今年冬天特别冷,在学校的她不知寒冷入侵的如此之快,便没做好准备,可她的语文老师却为她准备了这些从棉鞋到棉裤到棉袄这冬天里的一把火温暖她的心窝,还记得老师对她说过想到有个女儿让她去打扮。她笑了笑,心里似在想着也想要有个会打扮她的妈妈。老师,给了她知识,给了她似慈母般温暖的爱。她一直都在用我所能做到的去回报别人给她的陪伴和温暖。
学校不仅是她汲取知识的舞台,还是她健康成长的沃土。
由于家庭的种种原因,迫使她尽快独立。因此她总比同龄的孩子显得更懂事。苦中作乐的她会照顾生病的亲人,会分担家务与农活,她为了帮爷爷奶奶多分担一点,夏天她会和他们去地里除草,她说那时的额头挂满了水珠却任然喊不累不累,因为她的心里是甜的,她还会晚上打灯帮他们去田里放水,她说那是一种成长,这些都让同学们对她刮目相看,凭借着乐于助人关心集体,组织能力强,她被老师选为班长,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她恪尽职守,努力为班主任分担。作为班长,她在同学眼中是个认真负责的好班长。在老师眼中,她是一个能干的小助手。每当班主任不在时,她总能把班级管理的很好,我她的能力一步一步提高,学校让她大放光彩。成长是需要付出的,学校为她提供了平台。随着经济开支的增长,家中的兄弟姐妹较多,她便开始在学校的食堂里打工赚取生活费。偶尔还会帮助接济一些生活较为困难的同学。学校让她知道一个人是可以撑起半边天的。这让她学会要敢于承担责任。成长路上,朋友互助是少不了的,记得有一次班主任因她家里困难为她争取了一份市物价局的贫困补助,这对她来说是莫大的帮助,但当她知道班里还有品学兼优且家庭困难的学生时,她毫不犹豫的把名额让给了别人。她说这让她知道舍己为人是多么的快乐。学校让她感受到了这种快乐,更提供机会让她去实践它,学校让她健康成长,学校让她的生活丰富多彩,学校让她拥有传统美德。她爱学校,学校就是她的家。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她就是学校的代言。
是学校教会了她做人要脚踏实地,勤奋肯干。是学校让她懂得了“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含义,更是学校让她明白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真理。高中三年的点点滴滴在她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不论以后的路多苦多难,回想起老师和同学的一张张笑脸,她肯定会有无尽的勇气去笑对生活。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一条再平凡的路,有脚踏实地脚印,它便会找到属于自己的风采,她一直都在用行动实践着。她的美德不用言语表达,行动便是最好的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