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是你的眼
——海安县瓦甸初级中学冯文瑶同学先进事迹
每天早5时准时起床,先烧两壶开水,留着白天给双目失明的妈妈喝,然后做早饭,还要把妈妈中午的饭菜做好,收拾好碗筷后才去上学。这是一个14岁孩子除周六、周日外的每日“晨曲”。
她就是白甸镇瓦甸初中七(1)班一名普通女生——冯文瑶。
冯文瑶,出生于2001年6月,爸爸是家中的顶梁柱,为了维持这个家常年在外地打工,所以只能与患上糖尿病合并症的妈妈相依为命。
她妈妈在24岁时患上糖尿病,当时,因为家境贫穷打不起胰岛素就只能靠药物维持,但在34岁时就出现了并发症,所以不得不向亲戚邻居去借钱买胰岛素,一支胰岛素就得花70多块钱。
六年级暑假,她爸爸把母子俩接到他打工的地方,用一辆已经修过多次的旧电瓶车带妈妈去大医院治眼睛。原本手术已经成功了一半,但因为术后的几天妈妈发高烧不退,导致双目失明。这使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更贫穷,生活更困难。
暑假过后,孩子开学了,照顾妈妈的生活起居的重担就落在了孩子的身上。“每次想到这里,我就觉得活着真没有意义,我不但不能为孩子做点事,反而还要连累孩子”妈妈哭泣着说。“我已经长大了,我可以照顾你的,看不见不要紧,只要我天天能看见你,我就很满足了。”听了女儿的话,妈妈是既感动又难受。
冯文瑶向我们讲述她妈妈的故事:“……后来,妈妈靠着一根拐杖摸索着走路。渐渐地适应了没有光明的生活,她可以摸着墙,准确的找到每个房间。当然在这个艰苦的过程中她肯定也受到了许多困难,擦伤磕破也是难免的。我的妈妈很坚强,她可以摸着炒一个简单的小菜,她可以摸着去洗衣服去晒衣服……”
为了不让妈妈一个人闷在家里,上初中后冯文瑶就学会了骑电动车,在周末的时候带妈妈去散心,到超市去买东西。从此,14岁的瑶瑶用稚嫩的肩膀挑起了本不该她挑起的生活重担。
就这样,娘俩靠着爸爸的打工钱勉强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的春秋夏冬。“只要和妈妈在一起,就已经很开心了,没有什么奢求的。”她总是这样对自己说。
瑶瑶的自尊心很强,就算受了委屈也从不肯当着别人的面哭出来,总是尽力去用笑容掩饰。所以,在同学,在家人,在亲戚的眼中,她总是笑嘻嘻的,像小孩子一样没有什么烦恼。但谁又知道每次她总是害怕有人提起妈妈,因为那是她心里最深最脆弱的东西。
有一次,妈妈生病了,而且病得很重,不得不住院,所以爸爸赶回来到医院照顾妈妈。瑶瑶只能一个人在家。晚上,她只能一个人睡觉,孤零零的。突然间她想到了妈妈,因为她害怕失去。
对于未成年的瑶瑶,生活的磨难也许是不幸的,但她勇敢面对,将成为一生取之不尽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