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专题 > 美德学生 > 徐州 > 正文

李 莲:做自己该做的事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3-23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李莲:做自己该做的事

——邳州市连防中学李莲同学先进事迹

  李莲是连防中学的一名普通的中学生,家住邳州市铁富镇大敦村,这是邳州北部比较偏僻的一个村。乡亲们世世代代在这块黑土地上耕耘,繁衍生息。可是他们的生活并不富裕,就说李莲的家庭情况吧。现在,李莲家里一共三口人,父亲、母亲、和李莲。一个哥哥已成家另过了,哥哥从来不问家的事。家里平时花钱主要是靠土地的出产和李莲父亲打零工挣的钱。她的父亲和母亲都是五十开外的人了,长期的田间劳动了累垮了他们的身体,使母亲烙下了关节肿痛的毛病。每逢阴雨天就疼得特别厉害,但为了省点钱,母亲总是强忍着不去看病,除非实在受不了了,她才到本村的医务室去打几针,拿点药,只要能受得了,她就不去看了。李莲母亲常说:“老毛病了,看不看都一样,还是省点钱给你在学校食堂吃点热菜热饭吧。”每当李莲听到这里,想到自己那可怜的成绩,她的眼睛总是红红的,心里是万分的惭愧,万分的难过,发誓认真学习,以后有钱了,也让母亲享享福。 

  虽然她的家里经济比较拮据,可是面对突如其来的巨款,李莲还是不为所动,毅然决然地把它归还给了他的主人。事情是这样的:还是在2015年的暑假里,一个星期六的早晨,李莲想去叫同学和自己一起去赶集。在她去叫同学的路上被一个棕色的钱包吸引住了,当时,她以为是别人扔的,可是当她打开钱包的时候可吓坏了。她真没想到里面会有那么多的钱。她立刻回家把所有的事情告诉了妈妈,妈妈也被吓坏了,说掉钱的人肯定特别着急,我们得把这个钱包抓紧还给人家。她妈就问她在哪里捡到的钱包,她就告诉了妈妈。然后,李莲妈妈又把事情告诉了她叔,因为她叔在村里担任一点职务。她叔就出去打听打听有没有谁丢了钱。不多时,她叔就打听到了掉钱的人,把钱包的主人带到了李莲家。李莲妈为了安全起见,问钱包的主人,钱包是什么颜色的,钱包里有什么。钱包的主人认真的回答:钱包是棕色的,钱包里有一张身份证,现金9700元,还有欠条,驾驶证,银行卡。李莲妈看他回答对了,就把钱包还给了他,钱包的主人为了感谢李莲,给了李莲家两千块钱,但是李莲和家人坚决不要。李莲说她叔曾说过“花自己家的钱,心坦诚;花别人的钱过意不去。”钱包的主人感觉过意不去,非要给李莲钱不可,但是李莲坚决不要。钱包的主人很感激李莲,就又说了一些感激我的话,就走了。 

  第二天钱包的主人带着东西送到李莲家,李莲一家人还是坚决不要。结果,这件事惊动了左邻右舍,他们都知道后都夸李莲真懂事,真了不起,弄得李莲都不好意思了。新学期开学后,李莲被分到了八(1)班,八年级一共有五个班,她被分到第一班里感觉挺好的。班主任是顾老师,初一就过她,老师经常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上的教育,教他们怎么做人怎么做事。班主任这样说的:“一个素质好的人,无论在什么地方,总会受到欢迎的。”开学不久,班主任知道了李莲的事情后一直在班里表扬她,号召班里同学向李莲学习。更出乎李莲意料的是,有一天,钱包的主人拿着锦旗还放着炮,来到学校,对李莲及学校表示感谢。当时李莲感到很震惊,李莲说“自己只是做了一件该做的事,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呢?”更令李莲意想不到的事情是记者也来到了学校,对李莲及老师进行采访。面对记者的提问,李莲一一如实回答了记者的提问。我们学校还专门召集全体师生集会,由袁主任宣讲李莲的故事,并号召全体同学向李莲学习。李莲说“长这么大,没想到还上了电视。”后来我们学校才知道,李莲的事迹还在邳州电视台、凤凰卫视、彭城晚报、网络等不同媒体上转载、报道。 

  李莲一直说“感觉自己就做了一件小事,可是学校、社会对她的回报真是太丰厚了。”她暗暗下定决心,以后,在学习上决不再马马虎虎的,一定克服掉自己身上的缺点,改掉自己身上的错误。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讲,勤学好问,一定要把老师讲的知识弄懂,课后认真训练好好学习,按时完成各科老师布置的作业,使自己的成绩再得到大力的提高。她还要做老师的得力助手,要“想同学之所想、急同学之所急”,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用实际行动,用心地筑起团结温馨的家。以后,她在做事方面用这样的标准来衡量:凡是有益于他人的事要多做,损人不利己的事一定不做。李莲表示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光、一份热。 

责任编辑:陈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