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晶晶,滨海县永宁路实验学校学生,15岁,担任八(3)班学习委员、生活委员。她家境贫寒,但勤劳能干、乐观坚强。她是一个聪明伶俐,憨厚可爱的女孩;她是一个至真至纯,追求完美的女孩;她是一个充满爱心,乐于助人的女孩。她似一朵清新的荷花悄然绽放,受到老师、同学以及所有认识她的人的喜爱,她以自己的行动不断地为学校家庭社会增光添彩。
在学校里,她是个成绩优秀、乐于助人的好学生。课堂上她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不懂就问,作业从不拖拉,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优秀学干”。下课了,她是永宁校园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一个脸上带着甜美微笑的胖胖女孩,背着一个清秀玲珑、腿有残疾的同学,走出教学楼,走向厕所,之后又搀扶她走向操场去锻炼身体,上课铃响,再背进教室……残疾女孩名叫高逸凡,和她同岁,由于小时候患了脑瘫,下肢绵软无力,基本不能独立行走,上厕所成了一大难题,看到这事,晶晶涌起一股强烈的同情心,经常主动与高逸凡沟通,渐渐地,两人成了好朋友,背着高逸凡上厕所成了晶晶特属的权利。到了厕所,因为高逸凡腿脚发软,整个人会往后倾,晶晶只好从背后抱住她,一起蹲着,有时蹲久了脚麻,两人都站不起来,一起跌坐在地上,但她从不会因此而放弃。音乐教室里有她们欢快的歌声,运动场上有她们洒下的汗水,画展上有她们共创的佳作,风筝节上有她们放飞的梦想,就这样一背就背了几年。晶晶说自己有一个愿望:就这样陪者逸凡一起读高中、读大学。当爷爷知道此事后,不但没有责怪晶晶,反而鼓励孙女说:“人生一世,就要多做善事、好事。你做得对,爷爷支持你!”在她的影响下,永宁校园“小雷锋”不断涌现。
在家庭里,她是个乖巧懂事的好孩子。她的爸爸妈妈常年在外打工,爷爷奶奶租个房子在这陪她读书,幼小的晶晶非常珍惜这难得的读书机会。她十分懂事,孝敬爷爷,侍候生病的奶奶,每天为奶奶端水端药,清晨,她第一时间起床,做好早饭之后匆匆赶往学校;放学了,迅速做完作业,帮奶奶洗脸洗脚。她最开心的事就是每天陪爷爷奶奶聊天,诉说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畅谈自己的心里话。她的脸上永远挂着灿烂的微笑,总能够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面对亲人。
在社会上,她是个热心公益的好公民。晶晶的衣服都是老师同学家里闲置的给她的, 2010年当听到青海玉树发生大地震时,她立即收拾家中的衣服,洗净捐献,并省下自己的零花钱,向地震灾区捐献了100元钱,还为灾区的学生们制作了“爱心卡”。她爱护公共财物,保护生态环境,从不乱扔一片垃圾,从不践踏一草一木。她还在学校组织了“环保小卫队” ,将垃圾都收集起来,送到回收站。她曾多次被学校评为“环保小卫士”、“节能小标兵”。
她就是美德好少年徐晶晶,她以自己的热心和善良为调,高奏着一曲暖人心扉的歌;她用理想和追求为笔,进取与奋发为墨,书画着一张多彩的人生图画。愿她在理想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在道德的高峰上越攀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