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寒的小青松
——阜宁县实验小学石字路郑凯夫同学先进事迹
郑凯夫,男,11岁,现在阜宁实小石字路校区五(9)班读书。在他只有11个月时,父亲就丧生车祸,妈妈和他用一把把黄土送走了爸爸。10多年来他与母亲相依为命,早已用柔弱的肩挑起持家担子。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把失父的痛苦深深埋在心底,一边安慰年迈的奶奶,照顾生病的妈妈,一边发奋努力学习,成绩非常优秀,心态非常阳光,被老师和同学称为“斗寒的小青松。”
苦命孩子知事早。他8岁时,母亲不幸患上抑郁症,整天闷闷不乐,吃饭睡觉。他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悄悄地干起了照顾的妈妈活,端茶送水,盛饭抓药,洗衣做饭,慢慢地都学会了。在照顾妈妈的时候,由于年龄小够不着锅台,就踩着一个小凳子趴在锅台上做饭。当他把做得半生不熟的饭端到妈妈床前,一勺一勺喂给妈妈时,妈妈的眼里总是噙着泪水,但看得出妈妈很开心。还有一次,为给生病的奶奶倒茶,3升的茶瓶拿不动,就在地上推到床前,在接下来倒水时,手还是被洒出的开水烫了个泡。他当时立刻把手插进口袋,没有让奶奶、妈妈知道。前不久,爷爷突发急病前去上海治疗,情绪十分低落。他就利用每天晚上时间发信息鼓励爷爷,有一天晚上,同室病友见他爷爷看了信息后老泪纵横。再一追问,原来收到孙子这样一条信息:“爷爷,您要坚强,您是我的依靠,我读到大学的支柱全指望您……”在场病友听说后也颇为感动。打那以后,他爷爷鼓起了战胜病魔的勇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不日康复出院。
苦命孩子重情义。2014年9月19日下午第三节课课间,他和好朋友在班级走廊玩耍时不慎被碰倒,面部刚巧撞在栏杆上,当即磕掉颗门牙,鲜血直流。碰倒他的那位同学看到地上三颗散落的碎牙,吓得目瞪口呆,他捂着嘴却安慰同学说,不用怕,没关系。班主任知情后,立即通知双方家长,并将其送往县院,经诊断,牙神经全部暴露,不久将全面坏死。第二天又去盐城口腔医院检查,结论也是牙齿不保。咨询日后补救措施,医生答复是等到十八岁后可以植牙,但补植费用,按现在的收费就过万。双方家长听说庞大费用各执一词,班主任也感到左右为难,担心引发矛盾纠纷。可事发生后一周,没见双方家长动静。再一了解,他为顾及同学情深,做了亲人大量工作,安抚了年迈的爷爷奶奶,感化了守寡的妈妈。多次含泪劝说他们:“好朋友是无意的,要人家赔钱,难道人家陪我玩有错了?现在要人家赔万把块钱,长大后再怎么见面?同学一场也是缘,这钱不能要,要了我一辈子耿耿于怀,以后怎么好见同学面?补植牙的钱,我长大自己挣……”一席话让二老泪流满面,让妈妈深明孩子的大仁大义。之后,母子商量,为宽慰二老,他拿出压岁钱,母亲省下生活费,凑了三千元说是对方赔偿。不久后,对方家长感到不过意,送来5000元慰问金,被其母子再三婉言谢绝。他的事迹师生知情后,皆为感动。大家一致认为:他在是非面前,勇于担当;在利益面前,以情为重;小小年纪看问题目光长远,心胸博大,舍财取义,真可谓有情有义不在年高,重情重义完胜万金。
苦命孩子人厚道。他平时说话和颜悦色、慢声慢语,服众率高,连年被同学们推选为班级文明“大使”。在四年级时见同学打架,主动上前劝解,被撕坏了衬衫,没有一句怨言,同学很是佩服。平时他还乐于助人,从三年级开始,就一直帮助学有困难的韩坤同学,请求老师让韩坤和他坐一起,每天为他听写所学生字,帮其背诵名言锦句,检查数学和英语作业的对错。在他两年如一日的帮助下,韩坤学习成绩逐渐进步,当下步入班级中游行列。韩坤妈妈多次向课任老师反映他助人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