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师重孝 乐于助人
——江都区浦头镇高汉中学
徐馨怡,13岁,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浦头镇高汉中学七年级(1)班班长。她心地善良,独立自强,尊敬师长,勤奋好学。一直以来,她本着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关爱亲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也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努力做好自己,把自己打造成既是爸爸妈妈的好女儿,爷爷奶奶的好孙女,也是老师的好帮手,同学们的好榜样,新时代的好少年。
在学校里,她总是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为树立良好班风、班纪的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工作上,尽职尽责,班级管理得有条不紊。她视老师为父母,对老师的教导虚心接受并常怀一颗感恩的心。能为班级发展献计献策,她是老师们的“贴心袄”。在学习上,她刻苦勤奋,她说要用优异的成绩来回报妈妈为她的付出。她能学好书本知识,充分利用课堂四十五分钟,对老师讲的内容,进行及时理解、消化和吸收,课后独立完成作业,做到每天任务当天完成。学习上优异的成绩成为她帮助同学的有利条件,在学校里,每位同学都是她的好朋友,她对同学们真诚、热情,无论谁来问她题目她都会给他详细讲解,没有任何保留。有些优秀生不愿与后进生交往,但她认为后进生同样有许多优点值得她们学习。正因如此,她在班里的人缘极好。她从不与人斤斤计较。无论谁有困难,她都会伸出援助之手。同学的水彩笔没带,她会主动递过去;同学座位下脏了,她会帮着一起整理干净。于是,班里关爱集体的同学越来越多。她既乐于助人,又有组织能力和合作精神:在课间帮助同学排忧解难;在班级工作上为老师减轻负担。或许她现在做的事情,还不能做到尽善尽美,但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的帮助下她会逐步地改进她的不足。随着班级的成长,她也会随着它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的!
一个中午,她在去上学的路上,看到路旁有一个小纸卷,捡起来一看,里面装有七十多元钱。不知是谁遗失的,一定非常着急,她连忙把钱交给了老师。在校园里,她总不忘随手捡起地上的纸屑,一言一行讲道德,举手投足见文明。文明不就应从这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吗?一次,原本艳阳高照的晴天突然下起了滂沱大雨,同学们都没有带雨伞,她家离学校近,她发现几个同学没办法回去后,就不顾一切,冲进了大雨中,不一会儿,她便抱着几把伞,而身上却像从水里捞出来一样全湿了。她为了能让同学们不用淋雨回家,而不顾自己被雨水淋湿回家拿伞了。
在家里,她是个孝敬的孩子。因为她是个留守儿童,家里还有个弟弟,所以除了学习之外,还要照顾弟弟。奶奶做饭时,她总爱在一旁帮忙。晚上,她会端来热水为劳累一天的奶奶洗脚,说道:"奶奶,您为她操劳了一天,辛苦了。”体贴的话语让奶奶感动流泪。爸爸妈妈在外地工作,她每天都会给他们打电话,提醒他们注意身体。爷爷奶奶年纪大了,她会常常陪他们散步,给他们洗头,晚上,做完作业的她便会给爷爷捶背。她觉得孩子也应该多为父母着想,为爷爷奶奶着想,为他们分忧,替他们分担生活压力。百善孝为先,她孝敬老人,体贴父母。
成绩代表过去,她的人生之路才刚刚起步,蜜蜂只有辛勤采蜜,才能酿出甜蜜的蜜糖;雄鹰只有勇敢的搏击风雨,才能使自己的翅膀更加强劲有力。今后她会更加努力,为班级争光,为自己的人生添彩,不辜负老师和家长的期望。我们相信,徐馨怡同学秉感恩之心,以爱心待人,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一定会演绎更多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