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浩楠,镇江市姚桥中心小学六年级学生,他是一个非常孝敬长辈的好孩子。在家长的眼里,他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在家里,他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自己的事情很少要父母操心,还主动分担不少家务。
他妈妈是一位普通女工,工作非常繁忙,平时没有假日,晚上经常加班到九、十点钟。家中弟弟年幼,父母工作繁忙,他不光帮家里分担家务,还主动承担了照顾弟弟的任务。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找弟弟,在陪弟弟玩耍减少父母负担的同时,教他读书、写字。
记得有一次,爸爸和妈妈晚上都要加班,弟弟哭着闹着要找妈妈。他想弟弟应该是饿了,于是他就照着妈妈平时的样子,搬来凳子让弟弟坐下,为弟弟做起了他最拿手的蛋炒饭,喂完弟弟以后他又一边洗碗一边跟弟弟讲老师当天给他们讲的有趣的故事。当天晚上爸爸妈妈都回来得很晚,他们回来以后,弟弟已经洗漱好被他哄着睡着了,爸妈夸他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了。此时他的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的甜,同时他也感到父母为了让他们过得更幸福所付出的艰辛,使他产生了一股更加强烈的家庭责任感。
学校社区开展的各项公益劳动或实践活动,陈浩楠也都积极参与、认真准备,这样既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又增强社会责任感。近两年,每逢周六、日,他经常组织到居住的社区打扫卫生,搞环保宣传教育,既美化了环境、又提高了人们的环保意识,得到社区群众的一致好评。
学校每到重阳节都组织尊老活动,前往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在活动中,他每次都从家里带上一些生活必须品送给老人们,还尽可能多地给他们带去丰富的精神食粮,例如跟他们讲一些有趣的故事逗他们开心,拉上一段二胡愉悦老人们的身心,他知道老人们喜欢听《小苹果》,他还特地在网上下载歌谱,向音乐老师请教,不断练习,最终唱给老人们听,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每当他看到老人们眉开眼笑的样子时,这是他最幸福的时刻。老人们都夸奖是“小雷锋”,但他觉得:服务了大家,快乐了自己,做这一点事情算不了什么。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是父母一直以来教育我的做人原则。2014年云南发生地震,学校组织募捐活动,他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积攒下来的的87.5元钱捐了出去。看到电视上关于灾区小伙伴面临种种困难后,于是他在征求了父母意见后,将自己的一些衣物通过学校捐给他们,我们学校的陈玉培同学得了狼疮性肾炎,手术费用很高,他又将我的所有的压岁钱400多元全部捐献出来。在这次活动中,他获得了“爱心大使”的称号,比这更高兴的是他看到陈玉培同学战胜病魔,回到了校园,和大家一起学习。
陈浩楠同学就是这样一位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社会的好少年。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努力按照中华传统美德的要求去做。但他不满足于这些,他想作为新世纪的少年,不光要如此,还要有过硬的本领,他要求自己在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全面发展,力求做到让家长放心、让同学敬佩、让老师满意,成为一名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因此懂事的他从来不和别人比吃穿,只是和别人比自己学到了多少知识,取得了多少成绩。
他在平时的学习中总是严格要求自己,虚心接受老师的教育、指导。他从小就养成了严谨认真的学习习惯。他求知欲强,敢于提问,善于质疑,对所学的知识能理解地掌握。他不满足于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大量阅读有益的书报,碰到难题就向老师请教或自己查阅资料解决。有同学遇到不懂的问题了他会耐心辅导,把自己的解法讲解给同学。班里组织的活动都少不了他的身影。二胡、书法是他的最爱,班级里办黑板报、社会公益活动都踊跃报名参加。通过这些活动,既锻炼了自己,又丰富了课余生活,为同学们带来了快乐,也为自己的成长提供了宝贵的财富。久而久之,培养了一种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坚强的意志。
通过自己的努力,他年年获得“三好学生”称号,在“真爱永恒,生命如歌”的活动中被评为镇江市“爱心大使”,在市书法比赛获得一等奖,在省小数学报竞赛获得了一等奖。在第三届中国梦全国文化艺术展华东赛区二胡总决赛中荣获小学组“艺术之星”铜奖。
这就是我们姚桥小学阳光下的七彩好少年,同学为有他这样的好同伴而骄傲,老师为有他这样的好学生而骄傲,父母为有他这样好儿子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