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行义举 主动担当 传播正能量
-——江苏省句容中等专业学校李梦露同学先进事迹
一种行为,可以温暖一座城市,那是善举;一个人,可以感动整个社会,那就是好人。
李梦露,句容中专校1317班的一名普通女生。她没有多么靓丽的外表,也没有特别优异的成绩,在老师的眼中,她就是一个平凡的孩子。但是要相信每一个平凡的孩子都有一颗善良的心。
4月24日,一个很平常的日子,这样一个平凡的孩子,却做出了一件不平常的、令所有人都动容的事。
在去学校的一个十字路口上,等红灯的李梦露意外地看到一个骑摩托的大叔为了躲避闯红灯的车辆而自己不慎摔倒,连人带车都翻倒在路中央。一秒、两秒、三秒……,红灯变成了绿灯,车辆还在不停的穿行 ,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她疑惑了,茫然了。为什么大家都没有停下脚步去救助伤者?是看不到么?迟疑的她放慢了骑车的速度,在经过那位大叔的身旁时不由自主地停下了。她随即将车子立起来,用车子当事故警示标,防止有车子经过那里,避免发生二次车祸。接着迅速走到大叔身边,俯身问他有没有事,可不可以起来,还能不能动——这是真挚而细心的询问,是发自内心深处的关爱。然后又提醒大叔拨打110和120。这时的大叔才茫然的清醒,女孩向他要出手机帮他拨打了110和120,之就一直陪在大叔的身边。为了缓解大叔内心的压力,减轻大叔身体的疼痛,李梦露就跟他讲了她以前被撞过的事,来分散他的注意力,说完后还问他痛不痛。在看到大叔点头说痛时,她也有一瞬间的不知所措,用稍微笨拙的话语对大叔说:“不要想它,越想就会越痛,警察马上就回来,很快就没事的!”
大叔提醒她:“小姑娘不用等的,你快去上学吧。”但是她没有在意上学迟到,她只在意大叔的伤情。等警察来了后,她才放心地离开。
在这里,没有华丽的词藻,只是简简单单的陈述,陈述一个普通人做的普通事。得知此事后,很多人曾问她为什么要去做这件事,她只是微笑着简单的说了一句:“我觉得这是应该的。”是的,也许当内心最柔软的东西一旦被触碰,本能的善良和爱心会促使她毫不犹豫的伸出援助之手去帮助那些无助的人,给他们带来温暖和关爱。
2015年4月24、25日,李梦露同学救助摔倒陌生人事件见诸中央电视台、江苏电视台、句容电视台以及新浪网、腾讯网、新华网、人民网等媒体后,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2013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座谈时指出:“青年是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一个民族的文明素养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青年一代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上。”李梦露同学用自己朴素的情怀,书写着人性的大美大爱,彰显了以善为本的优秀品质,绽放出至真至善的迷人风采。李梦露同学本能的助人事件,是一种偶然,也是一种必然,是我校长期深入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使然,也是长期接受家庭、学校和社会品德教育的成果。
为此,学校加强了对学生先进典型的发掘与培养、表彰和宣传工作的力度,让广大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积极营造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2015年4月28日上午,由学工处牵头,我校分批召开了学生会干部和各班班委座谈会,对李梦露同学的先进事迹进行了讨论和宣传。会议期间,学生代表观看了李梦露同学救人的视频,并上台发言。同学们纷纷表示,李梦露同学毫不犹豫伸出援手,帮助危难中的受伤者,令人钦佩;其行为值得每一个人学习。学习她临事不惧,敢于担当,面对困难不推诿的精神;学习她不以善小而不为,把善心付诸实践,用自己的善举营造和谐社会风气的优秀品质;学习她急人所难、扶危济困,用一己之力为社会、为家庭做出贡献的传统美德。学生代表激动地表态,将以李梦露同学为榜样,牢固树立科学的价值观、荣辱观和人生观,努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在生活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建设和谐、文明的社会做出表率。
中学生,是祖国未来建设的主力军,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见义勇为、爱心助人,这是对中华民族优良品德的一种传承,这是我们一个民族的灵魂之所在。看到李梦露义无反顾、救助他人的画面,我们感动不已,欣慰不已。她的善举,弘扬了社会正气、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使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和崇高精神在广大青少年学生中发扬光大。青年一代要牢记我们肩负的历史重任,不断传承中华民族的道德品质,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谱写更加辉煌的青春乐章。希望李梦露的事迹能够感动更多的人,希望她的行为能够给社会传递出更大的正能量。愿她的人生更加美丽,愿社会因有更多这样的人而温暖、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