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中诗话 育人千华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9-18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引言:

  2017年中国长三角校长高峰论坛将于9月在江苏正式举行,今年的活动将围绕主题“文化自信与文化育人”展开,来自江浙皖沪的联合采访小组将连续走访8所魅力校园,找寻中国教育的文化底色与时代活力。

  4月和煦春风中,采访组第一站来到了百年名校苏州第十中学,江南名园盎然蓬勃,不妨更跟随记者的脚步,从撷取的美景中走近十中,感受一个多世纪以来所承载的人文雅韵。

  振华堂:百年英才自此出

  苏州十中的盛名久负,缘于它得皇家垂青,17、18世纪,它是康熙、乾隆南巡的御用行宫,是曹寅曾任职的苏州织造署。遵循江南造园移步换景,以小见大的文士风雅,亭台楼阁,假山池藻,古木苍翠,绿草如茵。到了20世纪初,“造园”之外,中国人文情怀的另一种所在——“育人”也在此得以彰显。这方土壤孕育出了中国女子教育最早的先锋“振华女学”,而西花园草坪东端的“振华堂”无疑更是一处凝历史风华,聚人文精才之地。始建于上世纪30年代,老校长王季玉多方筹集资金建设的教育用房,振华堂一直都是师生集会、举行活动、重要典礼的地方。民国年代的礼堂格局搭配木质的长椅、古朴的吊灯和电扇,遥想1936年建校30周年典礼,长凳上坐着章一麐、李根源、于右任、叶楚伧,演讲台上是蔡元培和竺可桢,他们慷慨陈情,竺可桢说:“今天我很高兴,来参加振华三十周年校典,还有七十年就是一百年,我希望在坐的同学一定回来,给母校祝寿”。当时针走到2006年,学校的百年华诞的典礼在振华堂隆重举行,曾经聆听竺可桢发言的一位老校友再一次坐在了台下,热泪盈眶。振华堂见证了多少岁月变迁,便留存下多少学子的情义。它的坚毅也是苏州十中治学育人坚守的作证。历任校长秉承师生为本的理念,为培养有情怀、有担当、有原创品性的人而不懈奋进。第八任校长柳袁照用了10年时间,收集了110年间学校里所有老师和学生的名字,按照年份、姓氏依次排列,6万余个校友的名字一一被刻在了问闻道廊的石墙上,费孝通、李政道、陆璀、何泽慧、沈骊英、王淑贞、杨绛等卓然大家之名赫然在目,他们曾在振华堂聆听校训,在草坪上奔跑欢笑,“00后”的学生们看着自己的名字和他们并排在一起,心中既有荣幸,也有骄傲,因为百年英才自此而出,人文气脉自此永续。

  瑞云峰:尽显苏派教学生动之美

  耸立于校园假山池塘中的太湖石瑞云峰为北宋花石岗遗物,位居于江南园林三大名石之首,2013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它曾被民国元老李根源品评为“苏城四绝”之一。形同巨掌,嵌空玲珑,褶皱相迭,如云奔浪涌,极具漏、透、皱之美姿,是“透”的典型,明代袁宏道美赞其 “研巧甲于天下”。

  瑞云峰不仅是苏州十中校园中的一张名片,极具中国园林代表性的“皱、漏、透、瘦”特点被校长柳袁照借喻为学校语文课堂的品评标准。皱,追求曲折生动之美,讲究疏密、浓淡、节奏,曲径通幽又浑然天成,合乎自然之道;漏,追求留白绵延之美,不呆板、不僵化、不搞程式化,有思考、有联想和想象的空间;透,就是追求深刻澄明之美,通过由此及彼、以彼及此的方式来点拨学生,做到以一当百,触类旁通;瘦,就是追求明晰精干之美,简洁、精当,不花哨、不做作,条理分明、思路清晰,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才是有风骨的课堂。在柳袁照看来,课堂的最高境界是“直抵人心”,让美、诗意、文化回归课堂。如同苏州园林在有限空间营造无限天地,有立足当下的土地又能实现无限拓展。

  “如何拍一张好照片?如何写一首好诗?如何为一张好照片写一首好诗?”

  这是本学期,柳袁照在国科大初一延伸班“捕捉美的瞬间——摄影与诗歌创作”选修课上的提问。这门拓展课更像是语文课的“升华版”,学生用手机捕捉校园中最美的景色,拍下一张照片,为它配上一段文字、写上一首诗,同学之间分享彼此的感受,“那么,这张图片就完全不一样了,图文相得益彰,成为了作品。”这是柳袁照诗性教育课堂教学的一次创新尝试,在发现美,表现美的同时,让诗性浸润学生的心。

  诗性的校园必有诗性的教师。在十中闲庭信步的环境中耳濡目染,连在苏州教育局工作了十几年才重返校园的柳袁照也重新萌发了诗情,拿起了吟诗作画的笔。如今校园的墙上写着柳袁照的一首诗《在这园子里,遇见你》,其中的一句:“在这个园子里,遇见你,是我幸福的开始”在校园中的口口相传。

  “在十中上课,我会带着学生故意去‘犯错’”,茶席对面的高中数学老师、任教十中已19年的鹿斌从容地说着。这“一语惊人”的背后实则渗透着苏州十中一以贯之的“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鹿斌补充道,“课堂上的真实状况是什么?时常发现孩子们在做题时会有一些共性的思路上的困境,我就想不如和他们一起,顺着他们的‘错’走一走,带他们去‘走死胡同’,再和他们一起‘突出重围’。这种基于实际学情的讲课理念已经是我们十中老师所达成的共识,也就是我们倡导‘质朴无华’、‘真水无香’、‘倾听天籁’的校园文化精神”。

  在柳袁照眼中,一堂好课应该没有标准,在超越课堂形式之外可以让学生有所得。“既要有孔子式的陈述,还要有希腊式的平等互动争辩。”让学生自由遐想和尽情表达得以坚持,一直是他课堂教学中追求的“坚守”。他认为,老师和学生都是共同参与者、成长者,“要建立起一种无旁观者的新型师生关系的课堂,让平等和诗意渗透到教学的每个环节中。”

  杏园:诗兴雅韵育人本色

  校园“修旧如旧”的产物中,杏园遗世独立。整个杏园中充斥着浓郁的人文气息,东墙上有一幅红楼梦海棠诗社图砖雕显得格外醒目。庭院内,牡丹争艳,于右任、沈钧儒等人的书法作品相映生辉。西边的一半亭直通造纸署衙门,曲径通幽。南楼取名为“诗苑”,由著名诗人车前子题写,内部是诗歌资料中心和研修中心。苏州市诗歌协会秘书处、全国中学生诗会联络处,北京曹学会红楼梦诗词研究基地等。北楼主要为“诗歌教育情景”教室,体现着情境相通的教学理念。在“书院气、书卷气、书生气”的文化氛围中,引发师生的创作灵感。

  学校作为江苏省诗歌教育课程基地,每年都会举行“五月诗会”“十月诗会”, 全校师生写诗,出诗刊。高二(8)班的校学生会主席马弋洲告诉记者:“校长曾说过,我们可以不做一个诗人,但我们必须拥有诗人的情怀。”2011年,学校举办了首届全国中学生校园诗会,来自全国23个省50所中学的师生相聚在西花园,写诗、吟诗。直至今日,每年都会轮流在全国的参与校中举办,这股“诗味”绵延至全国,不为评奖,不为荣誉,“兴之所致,歌而吟之”,正是教育迈向本真、唯美、超然的一大步。在校诗歌课程基地——杏园里设有诗人创作室、诗歌情景教室、诗性教育研究室等,创建的本意就是让校园生活回归诗性,让学校师生的日常生活富于诗意。

  学校的办学理念浸润着日常学校生活、教育活动。每年春天的“30公里行走”是全体高一师生的必修课。据高二(9)班学生席小童介绍,同学们利用假期规划行走路线,并进行路线实地勘察,开学在所有的路线方案中,由学生投票挑选。票数较高的几条路线,老师在“探路”后选出最合适方案。值得一提的是,校长柳袁照每年都全程参与,在最后200米和学生一起跑到终点。“心有猛虎,细嗅蔷薇。”这是高二男生张维玮对柳袁照的评价。“让师生成为有强健的体魄与高贵的灵魂的人。”这是柳袁照一直想让学生们读懂的活动价值。

  学生在有历史内涵的校园中感知生命,在多元丰富的课程中锻炼学习能力,在点滴实践中成就自我。柳袁照相信,文化育人,是为人的自信打下扎实基础和铺上厚实的底色,孩子对于中国传统人文历史的了解和熏陶,会激发对自己民族文化的骄傲和信心,伴随不断拓展的国际化的教育视野,学生能凭借这“内”“外”的两翼,飞向更广阔的未来。

  上海 朱喆 李婷

责任编辑:李月昭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