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从特殊性中挖掘普遍性

作者:华惠毅 发布时间:2018-03-26 来源: 人民日报

  这篇通讯,虽然报道的只是一家之言,但提出了富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和建议,对实际工作具有不一般的参考价值。

  南京大学分析科学研究所和化学生物学研究所所长陈洪渊,是我国分析化学领域的一位权威。记者通过陈洪渊“独到的思考”,提出了当今我国科研人才培养工作中教学和科研如何平衡、培养什么样的科研人才、如何增强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力等一系列重要问题,言简意赅,颇有说服力和指导性。

  分析这篇成功的报道,有四点值得肯定。

  报道的时机抓得好。这篇通讯,是陈洪渊获得《自然》期刊“杰出导师奖”不久后推出的。《自然》是国际上权威性极高的一份杂志,而获此殊荣的中国科学家只有4位,在颁奖不久后报道获奖者的“事迹”,其影响力毫无疑问要比平时大得多,更何况报道形式和内容别具一格,没有采用全方位介绍陈洪渊事迹这种报道先进人物的常规模式,而只报道陈洪渊在培养年轻科研人才的“思考”,把他的毕生成功集中到一点上加以体现,就更加丰满和“深化”了陈洪渊的形象,当然也更增强了报道的影响力。

  报道有虚有实,虚实并举。“思考”一类的报道容易流于空泛,这一篇报道却处理得很好,不仅有建议、有办法,而且其提供的办法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比如,体现教育成果的周期性较长,如何鼓励优秀教师上教育第一线培养科研人才,陈洪渊在论述“长期以来普遍侧重科研成果”“以论文指标为先”这种不正常现象的同时,重点介绍“通过教材编写水平、与学生互动情况及学生成绩等方式来衡量教育成果,以及学校设置教授、副教授教学岗位和数额巨大的奖教金,推动教师走上第一线,改变以往重科研、轻教学的考评氛围”的具体做法。这样有“干货”的“思考”,显然不是“空谈”,更容易被读者所理解和接受。

  比喻贴切生动,为报道增添了感染力。如何摆正教学和科研的关系,如何培养有创新能力的科研人才,本来是一个理论性强的问题,报道引用陈洪渊的“刀背”和“刀锋”、“绵羊”和“骏马”两个比喻,巧妙地破解了这两个问题,效果也异乎寻常精彩,给读者非常形象化的回答,成为吸引眼球的亮点。作者妙用这两个比喻,看起来是信手拈来之笔,其实不然,没有对陈洪渊“思考”的准确把握,没有对当前教学和科研中存在弊端的了解,是不可能抓住和用好这两个比喻的。

  注意用事实说话。陈洪渊在“思考”中提出了一系列理念,效果到底如何?是读者必然要提出的疑问。在报道末尾,作者专门用一节回答了读者的疑问:“陈洪渊至今培养了120多名博士和硕士,其中包括3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7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及2位中国女青年科学家;他所带领的团队获得我国分析化学领域第一个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的群体项目”。崭新的理念和赫然的成果相得益彰,大大增强了“思考”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在通常情况下,记者接触的大多是微观材料。如果记者在采访活动中没有把微观材料放到宏观背景下去观察和分析,看不到事物的本质和事物间的联系,那只能产生就事论事的报道。如何观察和思考,是记者不可或缺的一门基本功,是提升报道水平的关键。就这一点而言,本篇报道颇能给人以启迪。

责任编辑:潘磊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