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事实回应社会关切

作者:华惠毅 发布时间:2018-03-26 来源: 新华社

  实施“特聘教授计划”(以下简称“计划”),是江苏省加强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创新实力,为江苏教育事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重大措施。“计划”实施5年,效果究竟如何?这是各级领导部门、学校和广大师生十分关心的问题。

  报道没有讲多少道理,而是通过解析特聘教授是怎么选出来的、应聘以后又是怎样工作的、给全省高校的高技术研究带来了哪些变化等问题入手,用大量事实展示实施这项计划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告诉读者“计划”的实施,给江苏高校的高技术研究注入了动能,为江苏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和保障。作者向读者报告了三个方面的巨变。

  一是江苏高校逐渐成为一流人才干事创业的关键平台。经过省级顶层设计和几年来的充实调整,江苏会聚海内外英才的政策环境已经配套成型。按政策规定,在为期3年的特聘期间,省财政对自然科学类、人文社科类分别提供每位特聘教授100万元和50万元的科研经费,以及每人每年12万元奖金,聘任学校提供不低于省标准的配套科研经费,为特聘教授提供工资、保险和其他福利待遇,配备高质量的团队成员,提供安家费、购房补贴、科研启动经费等个性化支持。随着经济的发展,资助力度不断加大,从2012年起,省财政资助自然科学类特别优秀人才的科研经费和学校配套经费每人上升到400万元,其优厚的程度在全国省级名列前茅。江苏省构筑这样的科研平台,对海内外优秀人才无疑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是回来为国家实实在在做点事情的时候了”成为特聘教授的心声,迸发了“做好科研奉献国家的热情”。

  二是出现了“群雁”飞翔的生动局面。截止2015年,全省高校引进267名特聘教授,覆盖除艺术、体育类院校以外的所有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仅2010年全省267位特聘教授就主持研究国家“973”计划等国家、省部级的6个方面项目496项,申请专利859件。尤为令人鼓舞的是,在“计划”吸引下回国的学者中,不少是从事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研究,而且有一定造诣的学者,江苏高校以及我国相关领域的科研水平因此迅速提升,有些跻身了世界一流水平。如此众多国内外一流人才会聚江苏高校科研一线,是江苏历史上没有过的。

  三是形成了人才“裂变”机制。报道告诉读者,江苏的特聘教授85%是从海外引进的。他们带回了海外先进的科研理念,加快了中青年科研人才的成长,一个人才带活一个学科,一位领军人才带起一个团队,已是江苏高校中并不稀奇的写照。南师大青年教师在13位特聘教授的引领下,两年不到就拿下了国家级科研项目,学校的人才质量和科研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该校林敏洁是首批特聘教授中唯一一位人文社科类特聘教授,他用5年时间,把一批年轻教师培养成了骨干教师,原本面临“生存危机”的日语学科,如今生机盎然,充满活力。

  无疑,浓墨重彩描绘“计划”实施后的这些变化,必然给读者深刻的印象。

  在肯定报道成功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指出报道存在的一些瑕点,主要是写作有较大的改进余地。素材很多,但缺少精选,对观点的提炼显得不够。全篇选了8位特聘教授的例子,但切入点有雷同之处;章法少有变化,全篇和3大部分都是以典型例子开头,这样的选材和章法容易让读者产生重复感和疲劳感,削弱阅读效果。

责任编辑:潘磊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