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这篇文章

作者:吕长庚 发布时间:2018-11-12 来源: 《学习时报》

  近十年来,社会上“培训热”持续升温。总的来看,这是当今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催生的新情况、新问题:一方面,它一定程度缓解了经济社会发展人才需求与教育改革发展相对滞后的矛盾;但另一方面,也伴生了校外培训机构秩序混乱、与学校教育产生竞争与矛盾、诱发在职教师从事有偿补课等一系列社会反响强烈的问题。更为严重和深远的问题是,校外培训机构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增加了中小学生的课外负担,对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负面影响。针对校外培训机构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结合地方工作实际,在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上应突出三个着力点。

  圈内文章应从圈外做起。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关键在于强化监管;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监管,关键在于切实形成工作合力。依据校外培训机构主体业务是教育行为的实际,《意见》在校外培训机构的机构设置、审批登记、规范行为、监督管理等方面都不同程度赋予了教育部门主要的责任和权力。

  但是,虽然从事的都是教育活动,社会层面的校外培训机构毕竟与教育系统内部的中小学校有着本质的区别。教育体系内的各类学校教育是政府行为,地方政府委托教育行政部门全权管理,权与责是一体的,其他相关部门对学校教育来说构成的是保障体系。而校外培训机构是社会力量行为,从事的是教育活动,但也是商业行为,在对其行为规范、实施监管上,在很多方面发挥主导作用的教育部门其实与其他相关部门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校外培训机构教育活动的标准设置、审批登记、规范行为、过程监管需要教育部门履行好主要职责外,在场所环境、安全卫生、人员聘用、收费管理等方面也需要其他有关部门履行自己的职责,确切讲,就是教育牵头,形成合力。一是融合多方因素,确立除教育行为外还包括场所条件、环保、消防、卫生、安全、师资等诸多方面的设置标准。二是建立联合监管和执法机制,增强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工作实效。三是规范收费标准和行为,约束校外培训机构利益驱动、盲目追逐利益的行为。

  校外文章应从校内做起。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校外培训机构的兴起,也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缺失或者说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没有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能完全满足广大学生及家长学习发展的需求促成的。要想给“培训热”降温,促使校外培训机构逐步走向规范、成熟、完善,加强和完善学校内部的教育教学工作,合理引导校外培训机构健康办学、科学发展,从而推动校内外协同育人良好局面的形成,不失为一个有效途径。为此,《意见》着重强调了要“提高中小学育人能力”,要求中小学校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发布的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和学校教学计划,开足、开齐、开好每门课程。归根结底就是要求中小学校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全面发展。《意见》还特别强调做好课后服务,强化中小学校在课后服务的主渠道作用,要求中小学校充分挖掘学校师资和校舍条件的潜力,积极利用校外资源,开辟多种适宜途径,帮助学生培养兴趣、发展特长、开阔视野、增强实践,不断提高课后服务水平。

  具体到学校实际应当把握好三点:一是进一步确立科学育人观,推动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重视、尊重并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合理引导,积极培养。二是正确理解和把握“把时间和健康还给学生”,纠正把时间还给学生而不管不顾的片面做法,积极合理引导学生利用好课外和校外时间自主学习、培养兴趣、发展特长;纠正学生节假日不得返校的片面做法,建立弹性离校制度,鼓励和支持学校继续发挥好校内资源帮助学生学习发展。三是加强校内与校外的联系与互动,将可吸纳的校外资源融于学校教育教学体系,利用校舍资源和校外培训资源搞好课后服务工作。

  学生文章应从家长做起。校外培训机构也是应需而生,有需求,就会有市场。受“培训热”这种社会氛围的影响,很多家长都唯恐自己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往往就不顾孩子的兴趣爱好、也不管孩子的承受能力,为孩子选择行行种种的特长培训班。甚至,有的家长不满足自己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成绩,想方设法给孩子找有关培训班、找有关老师进行辅导,由此更加助长了这种社会氛围。有不少孩子甚至在节假日要承受比在学校更重的学习压力。这种拔苗助长和强硬灌输的方式严重损害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因此,要给孩子一个健康的教育,就要从引导家长开始,必须帮助家长树立起健康的教育观。

  这里,有两个途径可以选择:一是完善中小学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建设,强化学校层面的家长教育,学校在做好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也应教育引导家长积极配合学校,科学进行家庭教育,形成家校双方良好的互补、互动机制;二是利用校外培训资源,面向广大家长开展家庭教育辅导与咨询工作,形成校内校外学生家长同步学习提高的局面,寻找切实减轻学生课外负担的有效方法,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扫除障碍、铺平道路。

  文章转载于求是网 原文链接:http://www.qstheory.cn/zhuanqu/bkjx/2018-10/08/c_1123528600.htm

责任编辑:陈路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