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的教育:共识、共建、共享

作者:储昌楼 发布时间:2018-08-02 来源: 《江苏教育》

  发展“适合的教育”是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应然选择。16年前,我在昆山市教育局教科室工作,有机会参与了江苏省评估院的区域教育现代化研究;后来调到昆山市教育局教研室,做了10年高中语文教研员与副主任,主要负责高考工作;4年前我怀揣“文化立校、课程育人”的梦想,主动申请到一所农村小学昆山市千灯中心小学校做了3年校长;去年暑假调任九年一贯制昆山市娄江实验学校校长。不同岗位的工作经历,使我对适合的教育有一种“千呼万唤始出来,千树万树春花开”的真切感受。适合的教育蕴涵目标共识、思想共识、价值共识、表达共识,直面当下建构未来,朴实易懂直抵人心。我们迫切期望形成理论共识,共建教育形态,共享建设成果。

  一、适合的教育实现了教育理论上的突破

  10多年来,江苏的区域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已经经历了多个阶段,一直强调均衡的教育,从公平的均衡到优质的均衡再到高质量的均衡,中心词都是一个均衡。这很有必要,但也需要进一步发展。适合的教育是思想解放,更是理论创新,实现了江苏教育的理论跨越。适合的教育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指导下的教育,就是在教育原有发展基础上,瞄准未来教育发展方向,解决当下教育问题,从而形成教育良好发展态势的教育形态。适合的教育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遵行了教育规律,奠定了针对各种教育类型、各种教育问题、各种教育现象进行变革的理论基础。

  二、适合的教育促进了区域教育的战略创新

  适合的教育不仅是教育发展的方法论,也是教育发展的推动力。适合的教育是要探寻出各种形态教育的发展策略,需要从上到下、从理论到实践、从校内到校外的一体化建构。在刚刚推出的昆山市教育图标上,就有“优质、均衡、公平、开放、全纳”五个关键词,彰显了昆山教育发展理念;昆山正在全面推进品质校园、书香校园、优美校园、健康校园、平安校园五大校园的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可以预见,发展“适合的教育”理念的提出,必将促进更多的区域纲举目张,完成顶层设计,并且以扎实的举措来保障实施。

  三、适合的教育推动了学校教育的转型升级

  (一)发展“适合的教育”,推动学校寻找到自身发展的合适路径。我在千灯中心小学工作期间,提出了“一灯一世界”,在乡村小学的优质化办学上做了一些探索,成功地承办了省厅的小学特色文化建设推进会。到娄江实验学校后提出“每滴都最美”,因校制宜大力推动物型课程建设,也取得了初步的成果。我取得的办学成功实际上都与适合的教育紧密相连,因为适合的教育核心就是倡导大家有各自发展的具体方法,有效地推动教育的发展。

  (二)发展“适合的教育”,推动学校行重新树立合适的价值次序。适合的教育是公平价值观下的教育,立足于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维护教育改革的道德正当性。适合的教育是协调发展价值观下的教育,让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学生的核心素养同步提升,身体素质与心理健康共同成长。适合的教育张扬立德树人的理性价值,满足人民群众教育需求的同时,要警惕与防范功利的工具价值。

  (三)发展“适合的教育”,需要有合适的办学权力划分。办学定位上,适合中应该有所超前,适合中必须有所批判,适合中更应该有所引领,既不宜一律“强富美高”,也不要滞后于时代发展的要求、地方经济发展的程度、学校的校情及人民群众整体的期盼。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尊重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不缺位,更不能越位;各行其是,各美其美。学校要融入式适合社会经济的发展,学校是文化的中心,学校更是文明的高地。要进一步敞开校门整合资源,通过家校合作,实现开放办学,共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的生态圈。

  (四)发展“适合的教育”,需要学校坚持文化立校、课程育人。适合的教育是最有生命力的教育,正促进学生在最近发展区的成长。适合的教育应当是讲究教育品质,体现学校特色办学的教育。要有合适的成长期待,要有正确的人才观和幸福观,视发展为成功,拒绝一把尺子量到所有人。学校必须大力加强校本化的课程建设,学校生活要节奏恰当,人际关系和谐,要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五)发展“适合的教育”,期望更多地以问题为导向,以项目为渠道。近年来从省到市,以课程基地建设、项目共同体等推动课程建设与学校文化建构,取得显著成效,赢得广泛好评。一线学校渴望这样的建设平台,应该加强引领、扩展范围、加速推进。

  (六)发展“适合的教育”,期望更多地将政策将资源倾斜到乡村。乡村教育好才是江苏教育好,乡村学校标准化基础上个性化办学,才是乡村教育有品质。应该进一步加强对乡村学校办学特征、管理模式的研究,有计划有规划建设一批高标准的乡村学校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从“一灯一世界”到“每滴都最美”,从“千灯映照”到“千川映月”,这正是我办学实践中的适合的教育,是今天的写照,更是明天最美的风景。

(作者系江苏省昆山市娄江实验学校校长)

责任编辑:陈路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