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张灏:“食生,益生”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8-06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导师简介: 

  张灏,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微生物学专业。先后赴英国Norwich食品研究所及德国Erlangen大学微生物学系研修。历任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副院长、研究生部和“211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江南大学食品学院院长等职。任职期间,张灏教授带领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在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排名第一,并通过美国IFT国际认证。

  张灏教授专注于食品微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领域30余年,在益生菌资源发掘整理、遗传特性解析及产业化应用关键技术等诸多方面具有深厚的积累,共承担国家“863”计划等10余项。其中作为首席专家主持的“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发酵乳制品乳酸菌菌种与发酵剂的研究与开发”获国家财政1000万元支持,产生重大影响。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国家及省部级奖项共13项;发表研究论文300余篇,其中SCI论文15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1项,其中国际专利9项,获授权28项,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此外,张灏教授在教学工作中亦有突出贡献。执教30年,张灏教授不断总结摸索教学经验,带领教学团队制作的《食品微生物学》课件被评为2009年江苏省教育厅精品课程。多次被学生评为“我最喜爱的老师”,也获得了江苏省优秀工作者、江苏省教学名师的荣誉称号。

 【先进事迹】

  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初心  牢记培养创新人才使命

  1962年出生于苏州的张灏老师,自幼接受江南传统文化的熏陶,16岁考入复旦大学微生物系。1982年,张灏老师本科毕业,进入无锡轻工学院(现江南大学)任教。

  走上工作岗位后,张灏老师准备继续从事微生物领域研究。但在当时,硬件设施上存在不足,实验仪器也存在缺失,但张教授迎难而上,创办了食品系微生物研究室。经过几年的努力,团队走上正轨,现在能较好地完成面向本科生的教学任务。为紧跟国际先进的科研形势,在1990年和1999年,他先后奔赴英国和德国,学习国外领先的实验技术以及科研团队的管理方法。

  食生 师生

  斗转星移,岁月如梭。微生物研究室发展为食品生物技术中心,1995年,张灏老师被评为硕士生导师。23年来,张教授一共培养100多名硕博研究生,桃李满天下。

  最初几届的研究生这样评价张灏:亦师亦友。当时,张老师和学生们年龄相仿,学术上他是大家的引路人,生活上他对大家关怀备至。张老师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实验,共同成长。随着岁月变迁,张灏老师在一点一滴积累经验,从最初的无所适从,转变成后来的得心应手。对于那些对食品微生物不怎么感兴趣却想加入团队的同学,张老师因材施教,与他们共同商讨研究方向。2008年,一名博士研究生在和张老师深入探讨之后,决定将自己的课题定为微波食品方向,并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一跃跻身国内微波食品大牛行列。每逢说此,张老师总耐心教导学生:“不要害怕和自己的导师发生分歧,出现分歧,就摆事实,讲道理。谁说的有道理,我们就听谁的。”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张灏老师的努力,学生们看得到,老师们也能感受得到。优秀的导师团队是团队发展的动力,张灏教授一直紧抓导师团队的建设,提升实验室竞争力。团队通过中心师生员工一起努力奋斗,群策群力、团结协作,成绩显著,吸引了一批来自于中科院、美国维克森林大学、新加波南洋理工大学以及香港大学优秀人才。最初只有3名老师的微生物研究室,逐渐发展成为现在拥有30余人的大型团队,并与美国康奈尔大学,英国食品四方研究院等国外顶级高校研究院建立了起密切的合作关系。

  执教30余年,张灏老师不断总结摸索教学经验,带领教学团队多次斩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等国家级奖项。同时多次被学生评为“我最喜爱的老师”,获得江苏省优秀工作者、江苏省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

  益生 一生

  上世纪80年代初,国内学者对于“益生菌”这个概念,还十分陌生,但张灏老师却敏锐地发现其具有的潜在研究价值,然而当时国内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少,底子差,不同于仪器设备的缺乏,研究基础的欠缺需要更多的时间去弥补。壮志未酬誓不休,张老师决定先出国学习,再开始研究。从英国研修结束后,他开始带着学生尝试进行益生菌理论与技术的相关课题,先从简单入手,乳制品的工艺摸索,活菌保护剂的开发,菌株的筛选......随着优秀人才的不断加入,科研基础的逐渐夯实,团队研究方向也一直进行凝练。由易到难,从点至面,上游理论到下游应用的并重,团队的研究重点一直紧密围绕着益生菌理论与技术这一核心。

  张灏老师耕耘益生菌领域30载,先后在“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共承担国家“863”计划、科技部农转资金及省市级科技攻关计划等10余项。其中作为首席专家主持的“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发酵乳制品乳酸菌菌种与发酵剂的研究与开发”获国家财政1000万元支持,产生重大影响。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国家及省部级奖项共13项;发表研究论文300余篇,其中SCI论文15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1项,其中国际专利9项,获授权28项,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大道 人生

  张灏老师在岗位上牢记使命、执着追求,把工作当成了爱好,把益生菌领域的发展当作自己的梦想,带学生变为自己的追求。推动科研的进步,培养更多的人才,便是张灏老师自己常讲的“大道人生”。

  在科研上,张灏老师对学生的要求一丝不苟。现在团队壮大了,每年都会有四五十名新生加入,各个年级加起来,大约共有近200名的研究生。学生们的开题汇报,他都全程参与,把握团队的研究方向,了解大家的实验进展。每次开题汇报会,张老师都坐在下面或认真地听,而且一听就5~6个小时。此外,张老师对于读书报告也有着严格的要求,从带学生伊始,每个月都要进行一次,从最初几个人面对着面文献交流,到现在每次几十人坐满一个报告厅,他逢场必在。张老师总是向大家反复强调,读书报告不仅是对报告人的锻炼,更是为听众提供一次学习机会。碰到构思巧妙的文章,他也会上台同大家分享自己的想法。张老师不计得失、竭尽全力地倾注教学,希望学生在学术上勇攀高峰。

  人才的培养不仅是科研能力的提升,思想道德上的建设更为重要。作为一名老党员,张灏老师经常被邀请参加学院各党支部的党建活动。研究生党员的党建活动多在晚上举行,同学们怕影响他休息,他总是笑着说“不要紧,吃完饭,喝口水,我一定会按时到场”。大道理讲,小道理谈,平时只要有空闲,张老师总希望和老师、同学们多交流,他总在会上反复叮嘱:“办公室只要开着门,就代表我现在不忙,你们尽管找我,无论课题上、生活上的问题,我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梅花香自苦寒来。几经数十年的努力,张灏老师及其团队获得了众多的荣誉。但面对这些荣誉,张老师总表现地很平淡。有些人桌子上摆的是奖章、奖杯,而他放的却是一张印有“张灏老师教授从教30年纪念”字样的照片。

  师生相聚于食生,因益生而相伴一生。张灏老师以其深厚的学识,为学生的科学探索奠定了基础;又因他的人格魅力,激励着学生在人生道路上砥砺前行。 

责任编辑:李朋飞

张灏:“食生,益生”
发布时间:2018-08-06   
来       源:江苏教育新闻网  
作       者:

  导师简介: 

  张灏,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微生物学专业。先后赴英国Norwich食品研究所及德国Erlangen大学微生物学系研修。历任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副院长、研究生部和“211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江南大学食品学院院长等职。任职期间,张灏教授带领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在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排名第一,并通过美国IFT国际认证。

  张灏教授专注于食品微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领域30余年,在益生菌资源发掘整理、遗传特性解析及产业化应用关键技术等诸多方面具有深厚的积累,共承担国家“863”计划等10余项。其中作为首席专家主持的“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发酵乳制品乳酸菌菌种与发酵剂的研究与开发”获国家财政1000万元支持,产生重大影响。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国家及省部级奖项共13项;发表研究论文300余篇,其中SCI论文15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1项,其中国际专利9项,获授权28项,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此外,张灏教授在教学工作中亦有突出贡献。执教30年,张灏教授不断总结摸索教学经验,带领教学团队制作的《食品微生物学》课件被评为2009年江苏省教育厅精品课程。多次被学生评为“我最喜爱的老师”,也获得了江苏省优秀工作者、江苏省教学名师的荣誉称号。

 【先进事迹】

  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初心  牢记培养创新人才使命

  1962年出生于苏州的张灏老师,自幼接受江南传统文化的熏陶,16岁考入复旦大学微生物系。1982年,张灏老师本科毕业,进入无锡轻工学院(现江南大学)任教。

  走上工作岗位后,张灏老师准备继续从事微生物领域研究。但在当时,硬件设施上存在不足,实验仪器也存在缺失,但张教授迎难而上,创办了食品系微生物研究室。经过几年的努力,团队走上正轨,现在能较好地完成面向本科生的教学任务。为紧跟国际先进的科研形势,在1990年和1999年,他先后奔赴英国和德国,学习国外领先的实验技术以及科研团队的管理方法。

  食生 师生

  斗转星移,岁月如梭。微生物研究室发展为食品生物技术中心,1995年,张灏老师被评为硕士生导师。23年来,张教授一共培养100多名硕博研究生,桃李满天下。

  最初几届的研究生这样评价张灏:亦师亦友。当时,张老师和学生们年龄相仿,学术上他是大家的引路人,生活上他对大家关怀备至。张老师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实验,共同成长。随着岁月变迁,张灏老师在一点一滴积累经验,从最初的无所适从,转变成后来的得心应手。对于那些对食品微生物不怎么感兴趣却想加入团队的同学,张老师因材施教,与他们共同商讨研究方向。2008年,一名博士研究生在和张老师深入探讨之后,决定将自己的课题定为微波食品方向,并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一跃跻身国内微波食品大牛行列。每逢说此,张老师总耐心教导学生:“不要害怕和自己的导师发生分歧,出现分歧,就摆事实,讲道理。谁说的有道理,我们就听谁的。”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张灏老师的努力,学生们看得到,老师们也能感受得到。优秀的导师团队是团队发展的动力,张灏教授一直紧抓导师团队的建设,提升实验室竞争力。团队通过中心师生员工一起努力奋斗,群策群力、团结协作,成绩显著,吸引了一批来自于中科院、美国维克森林大学、新加波南洋理工大学以及香港大学优秀人才。最初只有3名老师的微生物研究室,逐渐发展成为现在拥有30余人的大型团队,并与美国康奈尔大学,英国食品四方研究院等国外顶级高校研究院建立了起密切的合作关系。

  执教30余年,张灏老师不断总结摸索教学经验,带领教学团队多次斩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等国家级奖项。同时多次被学生评为“我最喜爱的老师”,获得江苏省优秀工作者、江苏省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

  益生 一生

  上世纪80年代初,国内学者对于“益生菌”这个概念,还十分陌生,但张灏老师却敏锐地发现其具有的潜在研究价值,然而当时国内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少,底子差,不同于仪器设备的缺乏,研究基础的欠缺需要更多的时间去弥补。壮志未酬誓不休,张老师决定先出国学习,再开始研究。从英国研修结束后,他开始带着学生尝试进行益生菌理论与技术的相关课题,先从简单入手,乳制品的工艺摸索,活菌保护剂的开发,菌株的筛选......随着优秀人才的不断加入,科研基础的逐渐夯实,团队研究方向也一直进行凝练。由易到难,从点至面,上游理论到下游应用的并重,团队的研究重点一直紧密围绕着益生菌理论与技术这一核心。

  张灏老师耕耘益生菌领域30载,先后在“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共承担国家“863”计划、科技部农转资金及省市级科技攻关计划等10余项。其中作为首席专家主持的“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发酵乳制品乳酸菌菌种与发酵剂的研究与开发”获国家财政1000万元支持,产生重大影响。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国家及省部级奖项共13项;发表研究论文300余篇,其中SCI论文15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1项,其中国际专利9项,获授权28项,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大道 人生

  张灏老师在岗位上牢记使命、执着追求,把工作当成了爱好,把益生菌领域的发展当作自己的梦想,带学生变为自己的追求。推动科研的进步,培养更多的人才,便是张灏老师自己常讲的“大道人生”。

  在科研上,张灏老师对学生的要求一丝不苟。现在团队壮大了,每年都会有四五十名新生加入,各个年级加起来,大约共有近200名的研究生。学生们的开题汇报,他都全程参与,把握团队的研究方向,了解大家的实验进展。每次开题汇报会,张老师都坐在下面或认真地听,而且一听就5~6个小时。此外,张老师对于读书报告也有着严格的要求,从带学生伊始,每个月都要进行一次,从最初几个人面对着面文献交流,到现在每次几十人坐满一个报告厅,他逢场必在。张老师总是向大家反复强调,读书报告不仅是对报告人的锻炼,更是为听众提供一次学习机会。碰到构思巧妙的文章,他也会上台同大家分享自己的想法。张老师不计得失、竭尽全力地倾注教学,希望学生在学术上勇攀高峰。

  人才的培养不仅是科研能力的提升,思想道德上的建设更为重要。作为一名老党员,张灏老师经常被邀请参加学院各党支部的党建活动。研究生党员的党建活动多在晚上举行,同学们怕影响他休息,他总是笑着说“不要紧,吃完饭,喝口水,我一定会按时到场”。大道理讲,小道理谈,平时只要有空闲,张老师总希望和老师、同学们多交流,他总在会上反复叮嘱:“办公室只要开着门,就代表我现在不忙,你们尽管找我,无论课题上、生活上的问题,我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梅花香自苦寒来。几经数十年的努力,张灏老师及其团队获得了众多的荣誉。但面对这些荣誉,张老师总表现地很平淡。有些人桌子上摆的是奖章、奖杯,而他放的却是一张印有“张灏老师教授从教30年纪念”字样的照片。

  师生相聚于食生,因益生而相伴一生。张灏老师以其深厚的学识,为学生的科学探索奠定了基础;又因他的人格魅力,激励着学生在人生道路上砥砺前行。 

责任编辑:李朋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