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路建美:红烛照亮学子创新之路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8-07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导师简介: 

  路建美,苏州大学副书记、副校长,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功能材料和环境工程技术方面的教学及科研工作。已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5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330篇(其中二区以上SCI论文200篇);以第一发明人获授权发明专利70项(其中美国专利9项),实现成果转化30项;受英国皇家化学会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邀请编写著作2部、受国家自然科学出版基金资助编写专著《可控结构高分子吸附材料》。

  自1982年本科毕业即留校任教,路建美已在苏大工作36年。路教授自2001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已获“十一五”国家环境保护科技工作先进个人、全国石油和化工优秀科技工作者等省部级以上荣誉称号12项。兼任教育部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化学学部科技委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等。

  苏州大学路建美教授自1996年以来已培养研究生113名(其中博士30名),先后有1名博士生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4名博士生获得“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名硕士毕业生获得“江苏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已毕业的研究生中有30名在高校教书育人,其中教授5名、副教授9名、1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路建美教授在二十多年的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育人风格。

  先进事迹: 

  她教导学生要有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 

  每一位新来的研究生都会心存迷茫,我要做什么?我能做什么?做什么有意义?路老师深知对刚踏入科研大门的研究生而言,选题正确对他们今后一生的科研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她会在一开始就告诫每个入学新生:选题要有前瞻性,要有“想别人不敢想、做别人不敢做”之勇气。只有在科研方向上具备了这种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才能做到你今后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是具备创新性和引领性的。对于这一点,她的弟子、现苏州大学教授李华深有感触。

  当初李华在2008年考入苏州大学跟随路老师攻读博士学位,那年有一部很火的电影《阿凡达》,大家都为它的3D效果而惊叹,但路老师却注意到,这样一部3D大片,需要一辆卡车来拉的重达700公斤的胶卷才能播放完毕。她在给李华布置博士课题时就明确指出,必须在超高密度信息存储材料方面做一些突破性的工作,以解决日益突出的快速膨胀的信息量和落后的存储技术之间的矛盾。她指出,传统的信息存储技术都是基于01的二进制存储,是否可以从我们材料设计和合成的优势出发,研究出多进制信息存储材料,从而实现同样面积上存储密度呈亿倍增长?翻开李华博士当年的博士论文(该论文被评为2013年度“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发现在致谢部分有这样一段话:“由于该课题在国际上尚属于比较新的研究方向,可借鉴的科研经验非常有限,课题刚开始我就有了畏难和退缩的情绪,但是在导师充满激情的精神感染下,在她从课题设计到具体测试表征等细致入微的指导下,使我坚定了走下去的信心和决心”。

  应该讲,这样的选择和坚守绝对是正确的,经过近两年的努力,他们首次在化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期刊J. Am. Chem. Soc.上发表了第一篇有关三进制信息存储材料和器件的文章。文章一经发表即备受关注,美国化学和工程网站以“信息存储走向有机新时代”为题进行了高度评价,美国的物理协会网站和计算机软件网站也分别以“有机三进制存储实现突破”和“中国人突破二进制实现三进制”为题进行了高度评价。自此,可以说,路老师带领她的团队开创了一个新的信息存储材料时代,随后有近一百篇高质量的多进制材料论文得到发表,世界上韩国、香港、印度和美国多个课题组也相继掀起了多进制材料研究热潮。

  她要求学生坚守“勤为径、苦作舟”的品质 

  路老师在吸附材料领域有很深的造诣,先后斩获两项国家奖,她早期的很多弟子都亲身见证了路老师的吸水树脂和吸油树脂两大产品问世的艰难过程,实验室口口相传这样一个故事:路老师最后成功发明的吸油树脂,美国和日本的科学家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基本判定其吸油机理是基于范德华力,其吸油速度不可能快于4-6小时。然而,路老师并没有被这个国际科学家的“死刑”结论吓倒,而是仔细分析已有文献,另辟蹊径,从吸附对象的物理状态、化学特性等入手进行吸附材料的结构设计及合成研究。

  在近二十年的时间里,她亲自设计和合成了上千种不同结构的单体,通过筛选、组合,经历了失败、改进、再失败、再改进的不断探索,直到2005年才成功研制出堪称“神奇”的快速吸油材料。路老师首次提出了“单体协同吸附机理”的结构设计思想,同时打破文献报道认为吸油材料基本依靠微弱范德华力作用的误区,确立了以“类氢键基团协同作用”是提升吸油材料吸附速度的理论依据,此后通过理论模拟、反复试验,将吸附速度从文献报道的4-6小时开始向2小时、1小时以内缩短,最后一举实现了难以令人置信的“2-11秒”的吸附速度!路老师这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持和“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和精神,深深地感染了她的每一名学生,“努力、勤奋”几乎成了每一个走出路老师课题组的学生的标签。

  良师益友,她悄悄走进学生心灵           

  熟悉路老师的人都知道,她对待工作的认真可以说是一丝不苟,很多工作布置下去就是要“今日事、今日毕”,她对自己、对学生都这样的要求。对待每一件事,她对执行过程的标准定得很高,要求很严,但对于结果她并不苛求,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努力了,不后悔”。这种高标准的坚持,使得从她课题组里走出来的学生都有一种天然的气质——“比别人想得多、做得多”。近五年来,路老师培养的博士生中先后有1名博士研究生的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4名博士研究生的论文入选“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并有9位博士生在提前一年完成博士阶段的学习后,先后被路老师派往和她有深度科研合作的美国伯克利劳伦斯国家实验室、德国马普研究所、美国SCRIPS研究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国外知名高校和顶尖的科研机构开展合作研究。

  对学术的严苛,是对科学的尊重;对学子的严格,是对学生的期待。路老师对学术严苛要求并没有妨碍学生感受到她真诚的关爱。哪一位学生家里有了变故、学习上碰到困难,她都会第一时间出面解决。

  2015年,有一名博士生得了肝部肿瘤,她亲自出面找最好的医生给该学生做了手术,并垫付了所有的医药费;曾经有位学生因为家庭困难而生出退学念头,被她知晓后,她第一时间拿出自己的钱资助该学生读到博士毕业,并且现在每年都会在新生欢迎会上要求学生家里有困难直接和她说,不要因为经济原因轻易放弃学业;曾经有一位学生突遇阑尾手术,适逢路老师自己躺在病床上,她就请她先生等在手术室外,直到手术结束给她报了平安才放心。像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诸如此类她对学生的关爱点滴,被代代学生牢记在心。

  在老师的言传身教之下,一届一届的学生将优良的学风和做人的道理传承和发扬。现如今,每年一次的课题组交流会,已成为遍布五湖四海的毕业生们的最大盼望。回到温暖的大家庭,大家不仅能够见到敬爱的老师,还能切磋交流课题组最新的科研成果,再次聆听老师的谆谆教诲。而大家最大的共识就是,路老师的“曾经的严”让大家面对社会和工作时体会到了比别人的“一丝轻松”。老师当年的教诲让学生们受益终身!

    

    

责任编辑:李朋飞

路建美:红烛照亮学子创新之路
发布时间:2018-08-07   
来       源:江苏教育新闻网  
作       者:

 

  导师简介: 

  路建美,苏州大学副书记、副校长,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功能材料和环境工程技术方面的教学及科研工作。已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5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330篇(其中二区以上SCI论文200篇);以第一发明人获授权发明专利70项(其中美国专利9项),实现成果转化30项;受英国皇家化学会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邀请编写著作2部、受国家自然科学出版基金资助编写专著《可控结构高分子吸附材料》。

  自1982年本科毕业即留校任教,路建美已在苏大工作36年。路教授自2001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已获“十一五”国家环境保护科技工作先进个人、全国石油和化工优秀科技工作者等省部级以上荣誉称号12项。兼任教育部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化学学部科技委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等。

  苏州大学路建美教授自1996年以来已培养研究生113名(其中博士30名),先后有1名博士生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4名博士生获得“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名硕士毕业生获得“江苏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已毕业的研究生中有30名在高校教书育人,其中教授5名、副教授9名、1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路建美教授在二十多年的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育人风格。

  先进事迹: 

  她教导学生要有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 

  每一位新来的研究生都会心存迷茫,我要做什么?我能做什么?做什么有意义?路老师深知对刚踏入科研大门的研究生而言,选题正确对他们今后一生的科研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她会在一开始就告诫每个入学新生:选题要有前瞻性,要有“想别人不敢想、做别人不敢做”之勇气。只有在科研方向上具备了这种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才能做到你今后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是具备创新性和引领性的。对于这一点,她的弟子、现苏州大学教授李华深有感触。

  当初李华在2008年考入苏州大学跟随路老师攻读博士学位,那年有一部很火的电影《阿凡达》,大家都为它的3D效果而惊叹,但路老师却注意到,这样一部3D大片,需要一辆卡车来拉的重达700公斤的胶卷才能播放完毕。她在给李华布置博士课题时就明确指出,必须在超高密度信息存储材料方面做一些突破性的工作,以解决日益突出的快速膨胀的信息量和落后的存储技术之间的矛盾。她指出,传统的信息存储技术都是基于01的二进制存储,是否可以从我们材料设计和合成的优势出发,研究出多进制信息存储材料,从而实现同样面积上存储密度呈亿倍增长?翻开李华博士当年的博士论文(该论文被评为2013年度“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发现在致谢部分有这样一段话:“由于该课题在国际上尚属于比较新的研究方向,可借鉴的科研经验非常有限,课题刚开始我就有了畏难和退缩的情绪,但是在导师充满激情的精神感染下,在她从课题设计到具体测试表征等细致入微的指导下,使我坚定了走下去的信心和决心”。

  应该讲,这样的选择和坚守绝对是正确的,经过近两年的努力,他们首次在化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期刊J. Am. Chem. Soc.上发表了第一篇有关三进制信息存储材料和器件的文章。文章一经发表即备受关注,美国化学和工程网站以“信息存储走向有机新时代”为题进行了高度评价,美国的物理协会网站和计算机软件网站也分别以“有机三进制存储实现突破”和“中国人突破二进制实现三进制”为题进行了高度评价。自此,可以说,路老师带领她的团队开创了一个新的信息存储材料时代,随后有近一百篇高质量的多进制材料论文得到发表,世界上韩国、香港、印度和美国多个课题组也相继掀起了多进制材料研究热潮。

  她要求学生坚守“勤为径、苦作舟”的品质 

  路老师在吸附材料领域有很深的造诣,先后斩获两项国家奖,她早期的很多弟子都亲身见证了路老师的吸水树脂和吸油树脂两大产品问世的艰难过程,实验室口口相传这样一个故事:路老师最后成功发明的吸油树脂,美国和日本的科学家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基本判定其吸油机理是基于范德华力,其吸油速度不可能快于4-6小时。然而,路老师并没有被这个国际科学家的“死刑”结论吓倒,而是仔细分析已有文献,另辟蹊径,从吸附对象的物理状态、化学特性等入手进行吸附材料的结构设计及合成研究。

  在近二十年的时间里,她亲自设计和合成了上千种不同结构的单体,通过筛选、组合,经历了失败、改进、再失败、再改进的不断探索,直到2005年才成功研制出堪称“神奇”的快速吸油材料。路老师首次提出了“单体协同吸附机理”的结构设计思想,同时打破文献报道认为吸油材料基本依靠微弱范德华力作用的误区,确立了以“类氢键基团协同作用”是提升吸油材料吸附速度的理论依据,此后通过理论模拟、反复试验,将吸附速度从文献报道的4-6小时开始向2小时、1小时以内缩短,最后一举实现了难以令人置信的“2-11秒”的吸附速度!路老师这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持和“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和精神,深深地感染了她的每一名学生,“努力、勤奋”几乎成了每一个走出路老师课题组的学生的标签。

  良师益友,她悄悄走进学生心灵           

  熟悉路老师的人都知道,她对待工作的认真可以说是一丝不苟,很多工作布置下去就是要“今日事、今日毕”,她对自己、对学生都这样的要求。对待每一件事,她对执行过程的标准定得很高,要求很严,但对于结果她并不苛求,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努力了,不后悔”。这种高标准的坚持,使得从她课题组里走出来的学生都有一种天然的气质——“比别人想得多、做得多”。近五年来,路老师培养的博士生中先后有1名博士研究生的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4名博士研究生的论文入选“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并有9位博士生在提前一年完成博士阶段的学习后,先后被路老师派往和她有深度科研合作的美国伯克利劳伦斯国家实验室、德国马普研究所、美国SCRIPS研究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国外知名高校和顶尖的科研机构开展合作研究。

  对学术的严苛,是对科学的尊重;对学子的严格,是对学生的期待。路老师对学术严苛要求并没有妨碍学生感受到她真诚的关爱。哪一位学生家里有了变故、学习上碰到困难,她都会第一时间出面解决。

  2015年,有一名博士生得了肝部肿瘤,她亲自出面找最好的医生给该学生做了手术,并垫付了所有的医药费;曾经有位学生因为家庭困难而生出退学念头,被她知晓后,她第一时间拿出自己的钱资助该学生读到博士毕业,并且现在每年都会在新生欢迎会上要求学生家里有困难直接和她说,不要因为经济原因轻易放弃学业;曾经有一位学生突遇阑尾手术,适逢路老师自己躺在病床上,她就请她先生等在手术室外,直到手术结束给她报了平安才放心。像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诸如此类她对学生的关爱点滴,被代代学生牢记在心。

  在老师的言传身教之下,一届一届的学生将优良的学风和做人的道理传承和发扬。现如今,每年一次的课题组交流会,已成为遍布五湖四海的毕业生们的最大盼望。回到温暖的大家庭,大家不仅能够见到敬爱的老师,还能切磋交流课题组最新的科研成果,再次聆听老师的谆谆教诲。而大家最大的共识就是,路老师的“曾经的严”让大家面对社会和工作时体会到了比别人的“一丝轻松”。老师当年的教诲让学生们受益终身!

    

    

责任编辑:李朋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