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江南大学:生物系统与生物加工工程研究团队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8-03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团队简介:

  本团队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伦世仪教授于1982年创建。经过36年建设,已成为教育部创新团队和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在国内外发酵工程领域具有重要影响。

  团队教师坚持立德树人,潜心教育事业。团队现有7名教授、4名副教授,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国家杰青1名、长江学者1名、国家教学名师1名、国家优青1名、青年长江学者2名。2人曾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研究生培养成果2005年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团队研究生培养坚持以德为先,创新为本。至今已培养博士107人、硕士260人,其中2人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8人获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奖,1人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8人获得国家杰青/长江学者,5人获得国家优青/青年长江,45人成为国内教授和研究员。此外,团队的研究生党支部曾获2016年无锡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团队将科学研究与研究生培养紧密结合。团队负责承担“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973、863重点等国家和部省级科研项目93项。研究生参与完成的成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Metabolic Engineering等发表SCI论文320篇;获授权发明专利206项,其中国际专利13项;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项、中国发明专利金奖1项。

  【先进事迹】

  发酵工程专业高素质研究生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针对目前研究生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融合度不够、创新能力较弱、综合素质不高的普遍问题,团队坚持“培养、教育以立德为第一要求,评价、奖励以创新为第一要素”为研究生培养工作指导思想,采取系统措施对研究生价值观塑造、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进行培养,包括:(1)对研究生进行价值塑造,引导研究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实施全过程培养的管理体系,培养研究生突出的创新能力;(3)深化国际联培和鼓励跨学科交叉融合,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一、正向引导研究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其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择业观

  团队从研究生入学到毕业期间进行系列报告和讲座,对研究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正向引导。例如,团队带头人陈坚院士每年9月的第一周对新加入团队的研究生进行入学教育,以优秀校友季克良(茅台集团前董事长)在茅台集团的艰苦奋斗史为例,强调“祖国至上、人民为先、事业为重”的价值观;以团队培养的优秀研究生(其中国家杰青4名,长江学者4名)的成长经历为例,强调“立大志、入主流、上大舞台、成大事”的择业观;通过讲故事、忆历史,引导研究生树立远大理想和人生目标,并强调将个人理想融入时代发展,以服务国家和民族需要为己任,以家国情怀托举时代使命,培养研究生具有为国奉献的艰苦奋斗精神。

  正是通过一代又一代的价值塑造,形成了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团队文化。2015年,团队毕业生自发捐款315万元成立了以团队创建人伦世仪院士命名的“伦世仪教育基金”,用于奖助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的优秀、贫困研究生和奖励国内在发酵工程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青年学者。通过“伦世仪教育基金”,引导学生学习伦院士治学严谨、求真务实的学术作风和淡泊名利、甘为人梯的精神境界。目前已对40名研究生和3名国内优秀青年学者进行了奖助和奖励。

  正是通过一代又一代的价值塑造,形成了团队研究生严于律己的精神风貌。研究生创新性地将党支部建在团队,坚持“立足学生、服务科研、全面发展”的理念,强化支部和党员在团队发展与科研团队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支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主动“挑大梁”,成为“领头雁”和“主心骨”,设立“党员卫生责任区”,安排党员同志在最脏、最乱、最难处理的实验室区域进行打扫;设立“党员卫生责任岗”,安排党员同志负责重要仪器的管理;同学间互相监督,互相提醒,切实形成了“自我管理、自我监督”体系。通过加强自我管理,团队各类研究生先进典型不断涌现。近两年,国家奖学金获得者7人,中国自强之星提名奖1人,各类社会奖学金获得者37人,江南大学优秀研究生4人,江南大学优秀共青团干部3人,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该党支部入选2016年无锡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二、实施全过程培养的管理体系,培养研究生敏锐的创新意识、突出的创新能力和坚韧的创新精神

  在课程学习阶段通过文献综述的撰写,培养研究生对科学问题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敏锐的信息感知能力,进而形成鼎新求变的创新思维方式;研究生开始实验前,指导老师对相关仪器设备的使用进行专项培训,研究生只有熟练掌握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方可开展实验;指导老师开展系列讲座,包括实验设计方法、研究软件使用、文献查找阅读、论文写作指导等,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研究方法;在研究阶段坚持系统的学术报告会制度,研究生答辩前需提交答辩申请,以创新作为评价阶段研究进展和答辩申请的第一标准;团队每半年举行一次研究生创新论坛,设立创新突出贡献奖,邀请科研上有突破性进展的研究生进行报告,交流创新心得,激发创新热情和动力。

  正是通过实施严格的研究生全过程培养管理,培养研究生形成了敏锐的创新精神、突出的创新能力和坚韧的创新精神。以有机酸的研究为例,丙酮酸和α-酮戊二酸是生物中心代谢途径中最为重要的两种酮酸,然而,由于其分别位于糖酵解途径和碳氮代谢平衡调控的关键节点,调控复杂,这两个就成为中心代谢途径中最后两个未能实现工业生产的有机酸。为突破此国际公认的难题,团队组建了由20名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组成的科研小组对丙酮酸和α-酮戊二酸的生物制造技术进行接力棒式创新研究,经过10余年的刻苦攻关,成功突破了丙酮酸和α-酮戊二酸的工业生产关键技术,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可工业化生产中心代谢途径中所有有机酸的国家。其中,丙酮酸发酵技术转让给日本味之素公司,为该公司在中国购买的第一项发酵技术,“α-酮戊二酸的发酵技术”获2014年中国发明专利金奖(全国仅20项,2010级硕士研究生殷晓霞排名第二),相关研究成果获得2015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三、通过深化国际联培和学科交叉研究,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团队与本领域国外一流团队建立了长期密切的合作关系,包括定期邀请国外专家来校进行报告交流、教师互访、研究生联合培养、共同申报研究课题等,这为提高研究生的国际学术视野和国际交流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团队推荐2012级博士生刘延峰到系统生物学领域的国际权威专家、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Uwe Sauer教授课题组进行联合培养,通过两年的刻苦钻研,在枯草芽孢杆菌靶向代谢组学分析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Metabolic Engineering等权威期刊。刘延峰博士于2017年获得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奖,并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团队鼓励研究生进行跨学科研究,提高科研工作的创新水平。例如,为减轻印染工业的环境污染,建立绿色生物印染工艺,团队组建了生物印染工艺跨学科研究小组,先后有35名发酵工程、纺织工程、酶工程等学术背景的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加入该小组进行协同攻关,经过10余年的努力,团队成功实现了碱性果胶酶、过氧化氢酶等纺织用酶的工业化,建立了生物印染工艺,为中国印染行业的节能减排做出了突出贡献,相关研究成果获得2012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总之,本团队通过正向引导研究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研究生敏锐的创新意识、突出的创新能力和坚韧的创新精神,并通过国际联培和跨学科交叉融合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了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发酵工程专业研究生,对促进我国从发酵工程大国向发酵工程强国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本团队所建立的研究生培养措施对其他专业高水平和高层次研究生的培养亦具有较强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责任编辑:周灵

江南大学:生物系统与生物加工工程研究团队
发布时间:2018-08-03   
来       源:江苏教育新闻网  
作       者:
  
  团队简介:

  本团队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伦世仪教授于1982年创建。经过36年建设,已成为教育部创新团队和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在国内外发酵工程领域具有重要影响。

  团队教师坚持立德树人,潜心教育事业。团队现有7名教授、4名副教授,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国家杰青1名、长江学者1名、国家教学名师1名、国家优青1名、青年长江学者2名。2人曾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研究生培养成果2005年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团队研究生培养坚持以德为先,创新为本。至今已培养博士107人、硕士260人,其中2人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8人获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奖,1人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8人获得国家杰青/长江学者,5人获得国家优青/青年长江,45人成为国内教授和研究员。此外,团队的研究生党支部曾获2016年无锡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团队将科学研究与研究生培养紧密结合。团队负责承担“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973、863重点等国家和部省级科研项目93项。研究生参与完成的成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Metabolic Engineering等发表SCI论文320篇;获授权发明专利206项,其中国际专利13项;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项、中国发明专利金奖1项。

  【先进事迹】

  发酵工程专业高素质研究生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针对目前研究生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融合度不够、创新能力较弱、综合素质不高的普遍问题,团队坚持“培养、教育以立德为第一要求,评价、奖励以创新为第一要素”为研究生培养工作指导思想,采取系统措施对研究生价值观塑造、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进行培养,包括:(1)对研究生进行价值塑造,引导研究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实施全过程培养的管理体系,培养研究生突出的创新能力;(3)深化国际联培和鼓励跨学科交叉融合,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一、正向引导研究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其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择业观

  团队从研究生入学到毕业期间进行系列报告和讲座,对研究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正向引导。例如,团队带头人陈坚院士每年9月的第一周对新加入团队的研究生进行入学教育,以优秀校友季克良(茅台集团前董事长)在茅台集团的艰苦奋斗史为例,强调“祖国至上、人民为先、事业为重”的价值观;以团队培养的优秀研究生(其中国家杰青4名,长江学者4名)的成长经历为例,强调“立大志、入主流、上大舞台、成大事”的择业观;通过讲故事、忆历史,引导研究生树立远大理想和人生目标,并强调将个人理想融入时代发展,以服务国家和民族需要为己任,以家国情怀托举时代使命,培养研究生具有为国奉献的艰苦奋斗精神。

  正是通过一代又一代的价值塑造,形成了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团队文化。2015年,团队毕业生自发捐款315万元成立了以团队创建人伦世仪院士命名的“伦世仪教育基金”,用于奖助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的优秀、贫困研究生和奖励国内在发酵工程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青年学者。通过“伦世仪教育基金”,引导学生学习伦院士治学严谨、求真务实的学术作风和淡泊名利、甘为人梯的精神境界。目前已对40名研究生和3名国内优秀青年学者进行了奖助和奖励。

  正是通过一代又一代的价值塑造,形成了团队研究生严于律己的精神风貌。研究生创新性地将党支部建在团队,坚持“立足学生、服务科研、全面发展”的理念,强化支部和党员在团队发展与科研团队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支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主动“挑大梁”,成为“领头雁”和“主心骨”,设立“党员卫生责任区”,安排党员同志在最脏、最乱、最难处理的实验室区域进行打扫;设立“党员卫生责任岗”,安排党员同志负责重要仪器的管理;同学间互相监督,互相提醒,切实形成了“自我管理、自我监督”体系。通过加强自我管理,团队各类研究生先进典型不断涌现。近两年,国家奖学金获得者7人,中国自强之星提名奖1人,各类社会奖学金获得者37人,江南大学优秀研究生4人,江南大学优秀共青团干部3人,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该党支部入选2016年无锡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二、实施全过程培养的管理体系,培养研究生敏锐的创新意识、突出的创新能力和坚韧的创新精神

  在课程学习阶段通过文献综述的撰写,培养研究生对科学问题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敏锐的信息感知能力,进而形成鼎新求变的创新思维方式;研究生开始实验前,指导老师对相关仪器设备的使用进行专项培训,研究生只有熟练掌握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方可开展实验;指导老师开展系列讲座,包括实验设计方法、研究软件使用、文献查找阅读、论文写作指导等,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研究方法;在研究阶段坚持系统的学术报告会制度,研究生答辩前需提交答辩申请,以创新作为评价阶段研究进展和答辩申请的第一标准;团队每半年举行一次研究生创新论坛,设立创新突出贡献奖,邀请科研上有突破性进展的研究生进行报告,交流创新心得,激发创新热情和动力。

  正是通过实施严格的研究生全过程培养管理,培养研究生形成了敏锐的创新精神、突出的创新能力和坚韧的创新精神。以有机酸的研究为例,丙酮酸和α-酮戊二酸是生物中心代谢途径中最为重要的两种酮酸,然而,由于其分别位于糖酵解途径和碳氮代谢平衡调控的关键节点,调控复杂,这两个就成为中心代谢途径中最后两个未能实现工业生产的有机酸。为突破此国际公认的难题,团队组建了由20名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组成的科研小组对丙酮酸和α-酮戊二酸的生物制造技术进行接力棒式创新研究,经过10余年的刻苦攻关,成功突破了丙酮酸和α-酮戊二酸的工业生产关键技术,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可工业化生产中心代谢途径中所有有机酸的国家。其中,丙酮酸发酵技术转让给日本味之素公司,为该公司在中国购买的第一项发酵技术,“α-酮戊二酸的发酵技术”获2014年中国发明专利金奖(全国仅20项,2010级硕士研究生殷晓霞排名第二),相关研究成果获得2015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三、通过深化国际联培和学科交叉研究,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团队与本领域国外一流团队建立了长期密切的合作关系,包括定期邀请国外专家来校进行报告交流、教师互访、研究生联合培养、共同申报研究课题等,这为提高研究生的国际学术视野和国际交流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团队推荐2012级博士生刘延峰到系统生物学领域的国际权威专家、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Uwe Sauer教授课题组进行联合培养,通过两年的刻苦钻研,在枯草芽孢杆菌靶向代谢组学分析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Metabolic Engineering等权威期刊。刘延峰博士于2017年获得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奖,并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团队鼓励研究生进行跨学科研究,提高科研工作的创新水平。例如,为减轻印染工业的环境污染,建立绿色生物印染工艺,团队组建了生物印染工艺跨学科研究小组,先后有35名发酵工程、纺织工程、酶工程等学术背景的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加入该小组进行协同攻关,经过10余年的努力,团队成功实现了碱性果胶酶、过氧化氢酶等纺织用酶的工业化,建立了生物印染工艺,为中国印染行业的节能减排做出了突出贡献,相关研究成果获得2012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总之,本团队通过正向引导研究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研究生敏锐的创新意识、突出的创新能力和坚韧的创新精神,并通过国际联培和跨学科交叉融合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了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发酵工程专业研究生,对促进我国从发酵工程大国向发酵工程强国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本团队所建立的研究生培养措施对其他专业高水平和高层次研究生的培养亦具有较强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责任编辑:周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