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南京大学:生命分析化学研究生导师团队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8-03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团队简介:

  由陈洪渊院士领衔申报的“十佳研究生导师团队”依托于南京大学分析化学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和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90年代以来,该学科在学科带头人陈洪渊院士的领导下,及时调整学科布局和凝练学科方向,聚焦生命分析化学中的核心科学问题,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显著的影响。2004年被批准建设“生命分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1年被批准建设“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经过人才引进和自身建设,在教学与科研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支思想活跃、勇于创新、团结协作、薪火传承、与时俱进、学术民主、激励创新的老中青相结合的导师团队。

  该团队包括教授6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陈洪渊),教育部长江学者3人(鞠熀先、夏兴华、徐静娟),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鞠熀先、夏兴华、朱俊杰、徐静娟、刘震)。陈洪渊院士是各位团队成员博士期间的导师、任课老师或国外学者引进时的联系人,通过与其它导师合作,在共同承担科研项目的同时,共同指导研究生,共同发表论文。基于长期的合作与交叉,团队成员间形成了一个大方向一致,又有各自特点的网状学生培养结构。团队成员潜心研究生培养,遵循研究生教育规律,创新研究生指导方式,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成为研究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陈洪渊院士曾获得江苏省优秀研究生导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获国家“五一”劳动奖章)、2015国际Nature集团杰出导师终身成就奖。团队成员已培养博士后、博士和硕士300余名。很多学生已经成长为各个高校的教授和学术骨干;其中有10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8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名获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等。

 

 【先进事迹】

研究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言传身教

  教书育人,是中国的一句成语。然而教书与育人是有区别的。教书是传授知识和技能,而育人是指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导学生做人、做事、做学问。相较之下,育人更难于教书。而为人师表,言传身教最为重要。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会创造一个奇迹;老师不经意的一个眼神,也许会扼杀一个人才。老师习以为常的行为,对学生终身的发展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以陈洪渊院士为核心的生命分析化学导师团队的每一个成员对自身始终有严格的要求。对于科学,他们始终保持高度的热情,严谨的态度,活到老学到老,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做学生的表率,引领学生不断前进。导师们常教导学生每个人无论学历多高、本领多大,要有社会公德心,要热衷公益事业。如夏兴华老师将“先学做人,再做学问”作为自己始终如一的宗旨。2016年,课题组一名硕士研究生因病住院,她因窘迫的家境和停滞的课题日夜担忧。夏老师不仅自掏腰包帮她垫付了住院费用,还在百忙中去医院对她进行心理宽慰及疏导,鼓励她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面对挫折,并号召课题组所有成员去医院探望,给予了这位同学无限的温暖。“我希望夏兴华课题组能给你们的,不光是一套扎实的知识体系,更是一副完善的人格,一颗善良宽容的心”,这句话也成了夏老师的学生南京大学王康副教授终身难忘的话。

  因材施教

  一个人从小学到大学,大抵都是在学习人类已有的知识,但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则不同,通过做研究论文,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人类未知的世界。如果说一个人最重要的素质是通过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去具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话,那么毫不夸张地说,这种素质主要是在研究生阶段培养与形成的。培育学生成人、成才,研究生导师要做的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陈洪渊院士常说,研究生导师就像一个“导演”,他所要做的只是把握好整部作品的主题思想、风格和目标,给“演员们”说戏, 指引“演员们”该做些什么; 然后“演员们”在“导演”的指导下,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和特点把戏演好、演精;最后,再由“导演”来总体审核,去粗取精。 学生们通过这样的一次次的锻炼,不断的吸取经验教训,在毕业后奔向更大的舞台,才能不怯场,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陈洪渊先生常常以“放羊”与“牧马”来形象地比喻两种不同的培养模式。先生常说,一定要首先想着把学生培养成“骏马”,而不是“小绵羊”;同时,作为导师,要时刻记着,“牧马”时不要让学生脱离导师的视野,以便及时给予指导,而且,还要循循善诱,及时给予支持、建议、或者鼓励。“有为而无为,天下为之用。” 这是生命分析化学导师团队一直秉承的理念。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的教学方式也是不一样的。对于刚刚接触科学研究的学生,循循善诱地教授他们基本技能,锻炼他们的科研思维,让他们能够逐渐地适应这个环境。对那些已经有一些科研经验,并且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性的学生,倾听他们的想法,给予他们中肯的建议,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发展和提高。而对那些知识基础扎实,独立性强,极富创造力的学生,让他们去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为他们提供一片开阔的草原,让他们自由驰骋。陈先生说我们作为导师,一定要“因材施教,人尽其才”。许多学生受益于先生人才培养的理念,在科研领域成长成材,闯出了一片天地。导师们对于每一位学生都坚持一个原则“不抛弃,不放弃”。如鞠熀先教授的一个学生在入学后,感到自己的基础薄弱,和南大的科研水平不匹配,于是产生了自卑畏难情绪。鞠老师很快察觉到了学生思想上的问题,然后多次与学生交流,旁征博引,举了很多例子,斩钉截铁告诉学生:“我们能够聚在一起就是缘分,我绝对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这句话深深打动了学生,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激情,后来这位学生在读博期间在化学顶级期刊Angew. Chem. Int. Ed.发表了文章,获得了博士生国家奖学金,南京大学优秀研究生等荣誉。

  力求完美

  陈洪渊院士常说:“科学工作需要严谨,一项工作你做了99%,可1%的缺憾就会让你前功尽弃。” 生命分析化学团队的导师们都秉承着严谨和力求完美的治学态度与踏实肯干的精神使研究生们成为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俱佳的人才。以鞠熀先教授为例,小到一个标点、一个空格,大到通篇排版、思路布局,他都会为学生斟酌,而且非常专注、投入和高效。他的一位优秀博士生,北京科技大学的董海峰教授回忆道:“有一次修改文章从头天晚上7点一直修改到第二天早上5点,这是我记忆最深刻的事”。鞠老师的博后,东南大学副教授姜晖回忆道:“鞠老师对我的论文精心修改,有些部分几乎是重写一遍,付出大量的心血。他习惯让我们坐在他的办公桌旁,便于实时讨论。从标题入手,理顺逻辑关系,挖掘创新点。”为了帮助他的学生刘宏(东南大学教授,青年千人)及时发表论文,不影响联系出国,鞠老师在2008年的农历大年初二,当所有人都在欢度春节的时候,来到办公室给刘宏改论文。那是刘宏的第一篇论文,无论在逻辑上还是格式上,都存在很大问题。鞠老师对每一个实验细节,每一句话都字斟句酌,一丝不苟。通过这次论文修改,刘宏对于科技论文写作一下子就开窍了。后来他去美国读博士,他的导师,著名分析化学家Richard Crooks教授惊叹道:“你的论文怎么会写得比很多美国学生还要好。”朱俊杰教授对于学生的培养一直秉承着“鱼渔双授”的理念,在努力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同时,他特别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与个体素质的加强。课题组的大小组会上,朱老师在一一分析、解答了学生的实验难题之外都会额外附加一段“点评”:“郑婷婷,你的工作做的是非常perfect,但是作为一个报告人,你要有足够的自信让你的观众跟着你的主线走,让大家去enjoy你的演讲。所以,你不仅要有清晰的思路,而且你更要放开你的声音,让后排的每一位同学都能被你吸引过去。”这种普通又特殊的点评陪伴了课题组的每一位同学,也伴随了大家研究生生涯的每一个阶段。朱老师的指导与鼓励让原本害羞的郑婷婷变得自信与闪光,让如今已为人师的她能更好地将知识传授给她的学生。朱老师这种基于对学生自信心、口头表达与自我展示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必将影响和伴随每一个同学的人生,让他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熠熠闪光,而这种闪光也必将去感染与照亮更多人的人生。

责任编辑:周灵

南京大学:生命分析化学研究生导师团队
发布时间:2018-08-03   
来       源:江苏教育新闻网  
作       者:

 

  团队简介:

  由陈洪渊院士领衔申报的“十佳研究生导师团队”依托于南京大学分析化学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和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90年代以来,该学科在学科带头人陈洪渊院士的领导下,及时调整学科布局和凝练学科方向,聚焦生命分析化学中的核心科学问题,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显著的影响。2004年被批准建设“生命分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1年被批准建设“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经过人才引进和自身建设,在教学与科研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支思想活跃、勇于创新、团结协作、薪火传承、与时俱进、学术民主、激励创新的老中青相结合的导师团队。

  该团队包括教授6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陈洪渊),教育部长江学者3人(鞠熀先、夏兴华、徐静娟),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鞠熀先、夏兴华、朱俊杰、徐静娟、刘震)。陈洪渊院士是各位团队成员博士期间的导师、任课老师或国外学者引进时的联系人,通过与其它导师合作,在共同承担科研项目的同时,共同指导研究生,共同发表论文。基于长期的合作与交叉,团队成员间形成了一个大方向一致,又有各自特点的网状学生培养结构。团队成员潜心研究生培养,遵循研究生教育规律,创新研究生指导方式,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成为研究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陈洪渊院士曾获得江苏省优秀研究生导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获国家“五一”劳动奖章)、2015国际Nature集团杰出导师终身成就奖。团队成员已培养博士后、博士和硕士300余名。很多学生已经成长为各个高校的教授和学术骨干;其中有10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8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名获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等。

 

 【先进事迹】

研究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言传身教

  教书育人,是中国的一句成语。然而教书与育人是有区别的。教书是传授知识和技能,而育人是指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导学生做人、做事、做学问。相较之下,育人更难于教书。而为人师表,言传身教最为重要。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会创造一个奇迹;老师不经意的一个眼神,也许会扼杀一个人才。老师习以为常的行为,对学生终身的发展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以陈洪渊院士为核心的生命分析化学导师团队的每一个成员对自身始终有严格的要求。对于科学,他们始终保持高度的热情,严谨的态度,活到老学到老,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做学生的表率,引领学生不断前进。导师们常教导学生每个人无论学历多高、本领多大,要有社会公德心,要热衷公益事业。如夏兴华老师将“先学做人,再做学问”作为自己始终如一的宗旨。2016年,课题组一名硕士研究生因病住院,她因窘迫的家境和停滞的课题日夜担忧。夏老师不仅自掏腰包帮她垫付了住院费用,还在百忙中去医院对她进行心理宽慰及疏导,鼓励她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面对挫折,并号召课题组所有成员去医院探望,给予了这位同学无限的温暖。“我希望夏兴华课题组能给你们的,不光是一套扎实的知识体系,更是一副完善的人格,一颗善良宽容的心”,这句话也成了夏老师的学生南京大学王康副教授终身难忘的话。

  因材施教

  一个人从小学到大学,大抵都是在学习人类已有的知识,但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则不同,通过做研究论文,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人类未知的世界。如果说一个人最重要的素质是通过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去具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话,那么毫不夸张地说,这种素质主要是在研究生阶段培养与形成的。培育学生成人、成才,研究生导师要做的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陈洪渊院士常说,研究生导师就像一个“导演”,他所要做的只是把握好整部作品的主题思想、风格和目标,给“演员们”说戏, 指引“演员们”该做些什么; 然后“演员们”在“导演”的指导下,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和特点把戏演好、演精;最后,再由“导演”来总体审核,去粗取精。 学生们通过这样的一次次的锻炼,不断的吸取经验教训,在毕业后奔向更大的舞台,才能不怯场,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陈洪渊先生常常以“放羊”与“牧马”来形象地比喻两种不同的培养模式。先生常说,一定要首先想着把学生培养成“骏马”,而不是“小绵羊”;同时,作为导师,要时刻记着,“牧马”时不要让学生脱离导师的视野,以便及时给予指导,而且,还要循循善诱,及时给予支持、建议、或者鼓励。“有为而无为,天下为之用。” 这是生命分析化学导师团队一直秉承的理念。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的教学方式也是不一样的。对于刚刚接触科学研究的学生,循循善诱地教授他们基本技能,锻炼他们的科研思维,让他们能够逐渐地适应这个环境。对那些已经有一些科研经验,并且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性的学生,倾听他们的想法,给予他们中肯的建议,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发展和提高。而对那些知识基础扎实,独立性强,极富创造力的学生,让他们去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为他们提供一片开阔的草原,让他们自由驰骋。陈先生说我们作为导师,一定要“因材施教,人尽其才”。许多学生受益于先生人才培养的理念,在科研领域成长成材,闯出了一片天地。导师们对于每一位学生都坚持一个原则“不抛弃,不放弃”。如鞠熀先教授的一个学生在入学后,感到自己的基础薄弱,和南大的科研水平不匹配,于是产生了自卑畏难情绪。鞠老师很快察觉到了学生思想上的问题,然后多次与学生交流,旁征博引,举了很多例子,斩钉截铁告诉学生:“我们能够聚在一起就是缘分,我绝对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这句话深深打动了学生,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激情,后来这位学生在读博期间在化学顶级期刊Angew. Chem. Int. Ed.发表了文章,获得了博士生国家奖学金,南京大学优秀研究生等荣誉。

  力求完美

  陈洪渊院士常说:“科学工作需要严谨,一项工作你做了99%,可1%的缺憾就会让你前功尽弃。” 生命分析化学团队的导师们都秉承着严谨和力求完美的治学态度与踏实肯干的精神使研究生们成为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俱佳的人才。以鞠熀先教授为例,小到一个标点、一个空格,大到通篇排版、思路布局,他都会为学生斟酌,而且非常专注、投入和高效。他的一位优秀博士生,北京科技大学的董海峰教授回忆道:“有一次修改文章从头天晚上7点一直修改到第二天早上5点,这是我记忆最深刻的事”。鞠老师的博后,东南大学副教授姜晖回忆道:“鞠老师对我的论文精心修改,有些部分几乎是重写一遍,付出大量的心血。他习惯让我们坐在他的办公桌旁,便于实时讨论。从标题入手,理顺逻辑关系,挖掘创新点。”为了帮助他的学生刘宏(东南大学教授,青年千人)及时发表论文,不影响联系出国,鞠老师在2008年的农历大年初二,当所有人都在欢度春节的时候,来到办公室给刘宏改论文。那是刘宏的第一篇论文,无论在逻辑上还是格式上,都存在很大问题。鞠老师对每一个实验细节,每一句话都字斟句酌,一丝不苟。通过这次论文修改,刘宏对于科技论文写作一下子就开窍了。后来他去美国读博士,他的导师,著名分析化学家Richard Crooks教授惊叹道:“你的论文怎么会写得比很多美国学生还要好。”朱俊杰教授对于学生的培养一直秉承着“鱼渔双授”的理念,在努力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同时,他特别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与个体素质的加强。课题组的大小组会上,朱老师在一一分析、解答了学生的实验难题之外都会额外附加一段“点评”:“郑婷婷,你的工作做的是非常perfect,但是作为一个报告人,你要有足够的自信让你的观众跟着你的主线走,让大家去enjoy你的演讲。所以,你不仅要有清晰的思路,而且你更要放开你的声音,让后排的每一位同学都能被你吸引过去。”这种普通又特殊的点评陪伴了课题组的每一位同学,也伴随了大家研究生生涯的每一个阶段。朱老师的指导与鼓励让原本害羞的郑婷婷变得自信与闪光,让如今已为人师的她能更好地将知识传授给她的学生。朱老师这种基于对学生自信心、口头表达与自我展示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必将影响和伴随每一个同学的人生,让他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熠熠闪光,而这种闪光也必将去感染与照亮更多人的人生。

责任编辑:周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