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污染监测预警与防控导师团队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8-03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团队简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污染监测预警与防控导师团队积极响应国家科技强国的政策方针,顺应国家重大战略发展对气象工作的新需求,以国际视野谋划人才培养,推进科研创新,积极服务社会。做学问不图虚名、潜心钻研,育人才言传身教、不忘初心。 

团队由7位教授、博士生导师组成,均有海外留学经历。怀着浓厚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们把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教育的伟大事业,在大气污染监测预警与防控领域的理论研究及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培育了一批德才兼备的学生。团队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973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公益性行业专项等国家级项目35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入选中组部“千人计划”1人,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气象教学名师和江苏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江苏省教学名师等多项荣誉。团队培养毕业研究生近300人、在校硕博研究生170人,获批江苏省研究生创新计划38项,指导学生发表论文700余篇,荣获江苏省优秀硕士论文12篇、优秀博士论文3篇。 

  

 【先进事迹】 

守望蓝天勤耕耘,不忘初心育英才 

科技引领,决策服务,守望蓝天 

团队带头人银燕教授,1999年在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先后在英国利兹大学、威尔士大学等国际著名高校从事科研教学工作,在气溶胶与云降水相互作用领域取得了国际瞩目的重大成果。当得知我国大气物理研究领域急缺国际化领军人才,他毅然放弃国外的优渥待遇,作为第一批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回到母校。银燕教授带领团队成员一起攻坚克难,创建了国内唯一的大气物理学院。在他的感召下,赵天良、刘超等一批海外知名学者陆续加盟,团队师资队伍不断扩大,学科水平显著提升,逐步形成了一支在国内外具有领先优势和竞争力的学术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在今年的全国人大两会上,作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的银燕教授郑重提交了一份《关于建议加强大气污染的区域联防联治工作》的建议提案,呼吁国家尽快建立大气污染协作机制。他在接受新闻媒体采访时表示:“要实现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人与自然更和谐,需要加快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产业支撑体系、环境安全体系、法制保障体系和文化道德体系。”这是银燕代表参政议政的拳拳话语,更是大气污染监测预警与防控导师团队践行“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的研究方向”理念的生动写照。 

团队始终坚持以为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服务为宗旨,面向社会开展空气质量监测与预报服务,保障地方经济发展。朱彬教授课题组的“基于WRF-CHEM的源示踪环境评估模型”、赵天良教授课题组的空气质量预报系统等已经在国家气象中心、国家电网、江苏省环保厅等多个部门业务应用和推广,给气象、环境、电力、航空和交通运输行业提供环境气象预报预警技术服务,为环境气象影响评估和区域大气污染治理提供量化参考。 

2014年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南京召开,团队成员银燕教授、陈敏东、朱彬教授等受聘作为环境气象保障专家,全程参与空气质量联合观测,为青奥会环境气象决策提供天气预报和环境空气质量保障服务,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银燕教授获得“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人工影响天气保障服务先进个人”称号。亚青会、世锦赛、G20杭州峰会、厦门金砖国家峰会和国家公祭日等等,在众多国际重大赛事和重要社会活动中,大气污染监测预警与防控导师团队圆满出色的完成环境空气质量保障任务,多次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赞誉和表彰。 

栉风沐雨,观云测天,消雾除霾 

做好大气污染的监测预警与防控,首先需要对大气污染的化学成分、物理过程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为了确保数据质量,最合适的观测点通常都位于偏远荒凉、交通不便、条件艰苦、气候条件异常恶劣的地区,需要多个观测小组、几十台仪器同步采集数据。从黄山光明顶到新疆戈壁滩,从偏僻山野到海岸滩涂,大气污染监测预警与防控团队成员带领学生栉风沐雨,克服水土不服的症状,连夜安装、调试仪器设备,24小时盯守,忙碌的身影遍及祖国的各个角落。 

赵天良教授经常告诫学生们:“对待科研一定要有严谨认真的态度,数据的连续性与准确性是科学研究的基础。”作为多个国家重大项目的负责人,他亲自带队在青藏高原、四川盆地考察了数百个站点,对测站环境和基础设施逐一评估。为了填补我国在四川盆地特殊地形背景下气溶胶污染时空分布综合集成观测的空白,赵天良教授带领学生,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国家基本气象站开展了长期连续定点观测试验。 

理塘是典型的高原气候区,气温低、辐射强、日照时间长,蒸发量大、干湿季节分明。回想起在理塘观测的日子,硕士生王润芳总是心潮起伏。“理塘,平均海拔4133米,被誉为世界高城!在这里确实有明显的高原反应,生活条件也很艰苦。但是这些困难我们都可以克服!赵老师这个年纪都坚持上高原观测,我们年轻人更不能退缩!” 

20186月,赵天良教授在新疆塔里木盆地进行沙尘气溶胶观测,意外摔倒导致左臂骨折。为了抓住重要的起沙天气过程,在简单处理伤口后,他忍着剧痛,坚持在现场指挥观测。由于当地医疗条件有限,在受伤48小时以后,赵天良教授不得不回到南京接受手术治疗。在住院治疗过程中,他一直放心不下仍在进行观测试验的学生,每天多次与现场保持视频通话,从观测进展到生活细节,逐一询问、无微不至,早已忘记了自己还是个病人。 

家国情怀,求是求新,桃李英才 

首位华人“霍尔顿青年科学家奖”,现已成为大气物理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的陆春松教授是南信大与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联合培养的博士生,师从牛生杰教授和刘延刚研究员,2012年学成归国。回顾自身的成长历程,他感慨地说:“在导师牛生杰教授的眼里,学生的事比什么都重要,不管他有多忙,都会马上停下手头的工作,先解答学生的问题。牛生杰教授一度积劳成疾,在手术前为了不耽误学生论文投稿,他坚持带病工作,在病床上为学生修改论文,手术后刚出院就到办公室召开组会,逐一点评学生的研究报告,布置下一阶段的工作任务。” 

陆春松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唯有潜心笃学、回报老师。求学期间,他凭借优异的表现获得了“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突出贡献奖”、美国能源部ASR学术年会“优秀学生海报奖”、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奖。在2011年美国地球物理学会AGU学术会议期间,著名气象学家史蒂夫·甘研究员作为评委,指着陆春松的墙报带着惊疑的语气问道:“你真的是在读学生吗?”而当陆春松报出就读学校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时,史蒂夫·甘立马竖起了大拇指,连连说:“非常好,非常好,那里的大气科学很出色!”陆春松说,只有身处那种境地才能体会到当时的心情,“那种因母校荣誉而生发出的自豪感是难以用言语表达的。” 

2012年留校任教后,陆春松在短短数年内成长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青”,发表SCI论文26篇、获得包括美国地球物理学会霍尔顿青年科学家奖、ESI高被引论文奖、美国美华海洋大气学会宇翔青年学者奖、涂长望青年气象科技奖、谢义炳青年气象科技奖、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江苏省“333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清华大学-浪潮集团计算地球科学青年人才奖”等各类荣誉20余项。作为导师,陆春松也用同样的理念来激励和鼓舞自己的学生,指导的研究生获得江苏省优秀研究生干部、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校一等奖学金等多个荣誉称号。 

在大气污染的监测预警与防控团队看来,每一位学生都是一块璞玉,需要教育者因材施教、悉心雕琢。来自青海省的博士研究生王黎俊,因为理论基础相对薄弱,科研工作一度进展缓慢,他非常着急。导师银燕教授针对他的实际情况,建议他选择人工影响天气技术作为研究方向,从层积云的微物理特性这个前沿领域高位切入,帮助他明确了不同阶段的具体任务,对他的研究进展持续给予指导和修正。在导师的鼓励下,王黎俊克服了重重困难,在飞机人工增雨的应用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高质量的完成了博士论文。毕业后,他毅然回到青海,扎根基层、勤奋工作,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成为青海省人工影响天气技术科技创新团队学科带头人。 

团队成员陈敏东教授经常说:“我们不能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自说自话是不行的。必须要走出去,和别人打交道,虚心学习、加强交流,不断提升洞察力和创新能力,始终保持着探索科学问题的高度热情,这就是科学家的工作动力。”汪俊峰,2014级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专业博士,即将赴哈佛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他先后发表SCI论文16篇,其中1篇以第一作者发表在大气科学领域的顶级刊物Atmospheric Chemistry & Physics (SCI 1)上。他发表于ESTL的论文入选该期刊20164篇最佳论文之一。谈到导师陈敏东教授,汪俊峰说:“攻读博士期间,在陈老师的推荐和资助下,我赴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学习一年,难以想象作为普通的学生,能有机会加入到这样国际顶级的科研团队,如果没有陈老师的鼓励和帮助,我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绩!” 

  大气污染监测预警与防控导师团队长期以来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团队长期以来坚持立德树人,坚持聚焦教学研究与改革、理念创新和模式探索,育人成才,成果丰硕。路漫漫,其修远兮。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大气污染监测预警与防控导师团队将不忘初心,砥砺奋进,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再创佳绩! 

责任编辑:周灵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