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南京艺术学院:谢建明导师团队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8-03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团队简介: 

谢建明,男,1965年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南京艺术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江苏省文艺产业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研究生毕业。19906月东南大学文学院工作。1993年东南大学宣传部工作,1996年任东南大学报副主编。1997年在东南大学攻读艺术学博士学位,期间又获得日本文部省奖学金,在日本立命馆大学攻读文学博士学位,并在该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历任东大党委办副主任、主任,统战部部长,校长助理。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被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美国杂志Chinese Arts Quarterly主编,江苏省“333人才工程”二层次领军人才。主要学术领域为艺术理论,艺术史及比较艺术。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两项,出版著作四部,核心刊物发表论文六十多篇。 

刘伟冬,1960年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南京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教育部高等学校艺术学理论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务院学位办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美协理论委员会主任;江苏省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大学生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会教学分会副会长。江苏省“333人才工程”第二批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2013年被授予“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主要学术领域为欧洲美术史、中外美术比较研究、艺术史方法论。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两项,出版著作十余部,核心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 

刘承华,1953年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任教,曾任哲学社会科学部副主任,2002年调入南京艺术学院以来,历任南京艺术学院研究所副所长、音乐学院副院长、音乐学研究所副所长、人文学院院长等职。江苏省文化艺术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琴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全国艺术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音乐美学学会理事、江苏省音乐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艺术美学、音乐美学、音乐文化、琴学。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5项,出版著作十余部,核心刊物发表论文一百余篇。 

夏燕靖,男,1960年出生,现为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艺术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艺术学院学术委员会艺术学理论学科学术委员、南京艺术学院《艺术学研究》丛刊执行主编。主要研究领域:设计艺术史、设计文化学、设计教育、艺术史学与艺术史、艺术教育研究。江苏省普通高校跨世纪学术带头人,江苏省“333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学术技术带头人。目前,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一项,省社科基金项目两项,省级课题项目三项,出版著作六部,参与编著丛书多部,核心刊物发表论文七十多篇。 

孔庆茂,1964年出生,现为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图书馆副馆长。主要研究方向:传统文化研究、中国民间宗教艺术研究、古籍版本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八股文流派论》是全国第一篇八股文研究博士论文,《八股文史》获得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主编国家十一五重点电子出版物规划项目《明科举》。侧重明清民间宗教教派及其艺术研究。出版《中国民间宗教艺术研究:无生老母神像研究》及系列研究四十余篇论文。主持完成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两项,参与江苏省重大招标课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各一项。

 

【先进事迹】 

学术与人格魅力的交辉 

在南京艺术学院,由谢建明老师领衔,刘伟冬、夏燕靖、刘承华、孔庆茂四位老师组成的导师团队,无疑是具有最高人气的“黄金团队”。这不只是因为在这个团队里有着两位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一位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这样的学术“大拿”;更因为团队导师始终坚持用深厚的学识教育学生、用严格的标准要求学生、用高尚的人格涵养学生,成为南艺校园里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师德楷模。 

团队里的“和”与“合” 

构建和谐积极的内部文化是加强团队合作的基础。在谢建明导师团队中,5位导师分别专注于不同的研究领域,并在各自的领域有着重要的学术影响。从团队组建的第一天起,谢建明老师倡导的“争论而不争吵、交锋但不交恶”的理念,便成为大家共同遵守的原则。在团队里,5位导师职务虽有高低,但观点没有先后;研究领域虽有不同,但合作育人的责任没有差异。在这种平等协作的和谐氛围下,一个团结紧密的学术共同体得以形成,团队成员合作共进,在艺术学理论支撑下,延伸艺术伦理、艺术文献研究、设计艺术学、艺术市场等多方向的融合,推动学科架构与时代进步相融合,不断完善学科内涵。 

导师们在学术研究上的紧密合作,也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了更加丰厚的学术养分和学术资源。从团队成立之日起,每周一的研究例会便成为雷打不动的学术活动。每到周一,5位导师轮流主持例会,与团队研究生共同交流学术观点、探讨研究中的具体问题。导师们从各自的学术视角出发,给研究生们提供多元化的学术指导,既扩展了学生们的学术视野,也在研究生之间形成了良好而紧密的合作关系。 

在谢建明老师的推动下,合作育人的平台得到了不断扩展。在他的努力下,南艺团队与东南大学团队结成了对子,每学期举办不少于两次的学习交流活动。作为艺术学科唯一的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谢建明老师还积极协调,推动组建了“中国艺术学研究生教育导师联盟”,并被选举为该联盟主席。联盟集结了南京艺术学院、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广西艺术学院等全国综合性大学与艺术院校硕导、博导一百余人,每年4月召开联盟大会,已连续召开了五届大会。在大会上,全国相关专业导师与学生畅所欲言,同学们之间也能互通有无,学生从导师的专题讲座中汲取养分,带着问题公共探讨。目前,该联盟出版著作近20多部,获教育部社科司高度评价。 

教学中的“鱼”与“渔” 

对研究生特别是博士阶段的研究生来说,获取知识已不是最重要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如何运用知识、创新知识。在谢建明导师团队中,研究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一直是各位导师最关注的事情。 

去年暑假的一次研究例会让很多研究生记忆犹新。从下午3点到晚上10点,大家围绕一个学术观点进行了激烈的争论,进行了长达7个小时的思想交锋。作为主持导师,谢建明老师并没有过多干预同学们的辩论,而是积极引导他们朝着正确的方向不断摸索。在他看来,比辛苦得来的结论更重要的是得到结论的过程。他告诉同学们,获得一个正确的观点或许只是一句话的事情,但通过艰苦的探索,你们不但找到了正确的终点,更找到了通往终点的道路,这个过程对你们来说会更有益处。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谢建明导师团队的育人实践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在同学们的眼里,导师们不仅传授知识,更注重方法的传授。导师们时常要求学生不仅要提出创新理论,而且要注重思考过程,注重研究力的培养。日常工作中,他也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观察世界、认识社会的视角。谢建明老师经常叮嘱学生:“世界那么大,你们应该多走出去看看,要不断扩大自己的学术视野,从不同学科里汲取学术成长的养分。”2017年,由谢建明老师牵头的诺贝尔科学与艺术小镇落地江宁,不仅为南京的城市文化建设添砖加瓦,同时带动同学们将学术研究与实践相结合,使得研究更适应了时代发展。 

育人中的“得”与“德” 

教书育人也好,著书立学也罢,“诚信”始终是一条不能逾越的道德底线,这也是谢建明导师一直严格遵循的基本原则。导师们时常告诫学生,学术不端就像是在自己的学术道路上埋下一颗“炸弹”,一旦引爆,学术声誉便会葬送于轰然一声的巨响之中。“切莫因一时之‘得’,失一世之‘德’”。而对研究生们的学术品德的培养塑造,始终被团队导师们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 

每年新学期开学第一周的研究例会,谢建明老师总是会组织新入学的学生围绕同一个主题展开讨论——“为什么选择读博?”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会记住他在每次新生例会上都会反复强调的一句话:“人格是最高的学位”。在他看来,品德是“1”,知识能力都后面的“0”,如果没有“1”,能力再强也没有用,而一旦品德出了问题,“1”变成了“-1”,那么后面的“0”越多,问题也就会越大。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团队导师专门为学生们开设“意志的力量”“人格的力量”“沟通的力量”等专题讲座,引导大家端正学术品行,不为功名所惑、不为利禄所扰,做到德才兼备、德业并进。在平时的交往中,他们也经常在微信中转发反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文章,引导学生做学术良知的坚守者、学术道德的践行者、优良学风的引领者。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谢建明导师团队如学生们前行道路上的一盏明灯,以渊博的学识、高尚的师德引领着学生的成长,持续不断地为艺术学理论领域培养了一批具有良好学术素养的高端优秀人才,也为南京艺术学院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树立了光辉的旗帜。 

责任编辑:周灵

南京艺术学院:谢建明导师团队
发布时间:2018-08-03   
来       源:江苏教育新闻网  
作       者:

 

团队简介: 

谢建明,男,1965年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南京艺术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江苏省文艺产业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研究生毕业。19906月东南大学文学院工作。1993年东南大学宣传部工作,1996年任东南大学报副主编。1997年在东南大学攻读艺术学博士学位,期间又获得日本文部省奖学金,在日本立命馆大学攻读文学博士学位,并在该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历任东大党委办副主任、主任,统战部部长,校长助理。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被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美国杂志Chinese Arts Quarterly主编,江苏省“333人才工程”二层次领军人才。主要学术领域为艺术理论,艺术史及比较艺术。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两项,出版著作四部,核心刊物发表论文六十多篇。 

刘伟冬,1960年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南京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教育部高等学校艺术学理论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务院学位办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美协理论委员会主任;江苏省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大学生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会教学分会副会长。江苏省“333人才工程”第二批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2013年被授予“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主要学术领域为欧洲美术史、中外美术比较研究、艺术史方法论。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两项,出版著作十余部,核心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 

刘承华,1953年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任教,曾任哲学社会科学部副主任,2002年调入南京艺术学院以来,历任南京艺术学院研究所副所长、音乐学院副院长、音乐学研究所副所长、人文学院院长等职。江苏省文化艺术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琴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全国艺术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音乐美学学会理事、江苏省音乐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艺术美学、音乐美学、音乐文化、琴学。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5项,出版著作十余部,核心刊物发表论文一百余篇。 

夏燕靖,男,1960年出生,现为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艺术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艺术学院学术委员会艺术学理论学科学术委员、南京艺术学院《艺术学研究》丛刊执行主编。主要研究领域:设计艺术史、设计文化学、设计教育、艺术史学与艺术史、艺术教育研究。江苏省普通高校跨世纪学术带头人,江苏省“333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学术技术带头人。目前,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一项,省社科基金项目两项,省级课题项目三项,出版著作六部,参与编著丛书多部,核心刊物发表论文七十多篇。 

孔庆茂,1964年出生,现为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图书馆副馆长。主要研究方向:传统文化研究、中国民间宗教艺术研究、古籍版本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八股文流派论》是全国第一篇八股文研究博士论文,《八股文史》获得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主编国家十一五重点电子出版物规划项目《明科举》。侧重明清民间宗教教派及其艺术研究。出版《中国民间宗教艺术研究:无生老母神像研究》及系列研究四十余篇论文。主持完成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两项,参与江苏省重大招标课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各一项。

 

【先进事迹】 

学术与人格魅力的交辉 

在南京艺术学院,由谢建明老师领衔,刘伟冬、夏燕靖、刘承华、孔庆茂四位老师组成的导师团队,无疑是具有最高人气的“黄金团队”。这不只是因为在这个团队里有着两位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一位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这样的学术“大拿”;更因为团队导师始终坚持用深厚的学识教育学生、用严格的标准要求学生、用高尚的人格涵养学生,成为南艺校园里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师德楷模。 

团队里的“和”与“合” 

构建和谐积极的内部文化是加强团队合作的基础。在谢建明导师团队中,5位导师分别专注于不同的研究领域,并在各自的领域有着重要的学术影响。从团队组建的第一天起,谢建明老师倡导的“争论而不争吵、交锋但不交恶”的理念,便成为大家共同遵守的原则。在团队里,5位导师职务虽有高低,但观点没有先后;研究领域虽有不同,但合作育人的责任没有差异。在这种平等协作的和谐氛围下,一个团结紧密的学术共同体得以形成,团队成员合作共进,在艺术学理论支撑下,延伸艺术伦理、艺术文献研究、设计艺术学、艺术市场等多方向的融合,推动学科架构与时代进步相融合,不断完善学科内涵。 

导师们在学术研究上的紧密合作,也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了更加丰厚的学术养分和学术资源。从团队成立之日起,每周一的研究例会便成为雷打不动的学术活动。每到周一,5位导师轮流主持例会,与团队研究生共同交流学术观点、探讨研究中的具体问题。导师们从各自的学术视角出发,给研究生们提供多元化的学术指导,既扩展了学生们的学术视野,也在研究生之间形成了良好而紧密的合作关系。 

在谢建明老师的推动下,合作育人的平台得到了不断扩展。在他的努力下,南艺团队与东南大学团队结成了对子,每学期举办不少于两次的学习交流活动。作为艺术学科唯一的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谢建明老师还积极协调,推动组建了“中国艺术学研究生教育导师联盟”,并被选举为该联盟主席。联盟集结了南京艺术学院、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广西艺术学院等全国综合性大学与艺术院校硕导、博导一百余人,每年4月召开联盟大会,已连续召开了五届大会。在大会上,全国相关专业导师与学生畅所欲言,同学们之间也能互通有无,学生从导师的专题讲座中汲取养分,带着问题公共探讨。目前,该联盟出版著作近20多部,获教育部社科司高度评价。 

教学中的“鱼”与“渔” 

对研究生特别是博士阶段的研究生来说,获取知识已不是最重要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如何运用知识、创新知识。在谢建明导师团队中,研究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一直是各位导师最关注的事情。 

去年暑假的一次研究例会让很多研究生记忆犹新。从下午3点到晚上10点,大家围绕一个学术观点进行了激烈的争论,进行了长达7个小时的思想交锋。作为主持导师,谢建明老师并没有过多干预同学们的辩论,而是积极引导他们朝着正确的方向不断摸索。在他看来,比辛苦得来的结论更重要的是得到结论的过程。他告诉同学们,获得一个正确的观点或许只是一句话的事情,但通过艰苦的探索,你们不但找到了正确的终点,更找到了通往终点的道路,这个过程对你们来说会更有益处。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谢建明导师团队的育人实践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在同学们的眼里,导师们不仅传授知识,更注重方法的传授。导师们时常要求学生不仅要提出创新理论,而且要注重思考过程,注重研究力的培养。日常工作中,他也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观察世界、认识社会的视角。谢建明老师经常叮嘱学生:“世界那么大,你们应该多走出去看看,要不断扩大自己的学术视野,从不同学科里汲取学术成长的养分。”2017年,由谢建明老师牵头的诺贝尔科学与艺术小镇落地江宁,不仅为南京的城市文化建设添砖加瓦,同时带动同学们将学术研究与实践相结合,使得研究更适应了时代发展。 

育人中的“得”与“德” 

教书育人也好,著书立学也罢,“诚信”始终是一条不能逾越的道德底线,这也是谢建明导师一直严格遵循的基本原则。导师们时常告诫学生,学术不端就像是在自己的学术道路上埋下一颗“炸弹”,一旦引爆,学术声誉便会葬送于轰然一声的巨响之中。“切莫因一时之‘得’,失一世之‘德’”。而对研究生们的学术品德的培养塑造,始终被团队导师们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 

每年新学期开学第一周的研究例会,谢建明老师总是会组织新入学的学生围绕同一个主题展开讨论——“为什么选择读博?”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会记住他在每次新生例会上都会反复强调的一句话:“人格是最高的学位”。在他看来,品德是“1”,知识能力都后面的“0”,如果没有“1”,能力再强也没有用,而一旦品德出了问题,“1”变成了“-1”,那么后面的“0”越多,问题也就会越大。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团队导师专门为学生们开设“意志的力量”“人格的力量”“沟通的力量”等专题讲座,引导大家端正学术品行,不为功名所惑、不为利禄所扰,做到德才兼备、德业并进。在平时的交往中,他们也经常在微信中转发反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文章,引导学生做学术良知的坚守者、学术道德的践行者、优良学风的引领者。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谢建明导师团队如学生们前行道路上的一盏明灯,以渊博的学识、高尚的师德引领着学生的成长,持续不断地为艺术学理论领域培养了一批具有良好学术素养的高端优秀人才,也为南京艺术学院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树立了光辉的旗帜。 

责任编辑:周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