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功能纳米材料可控制备与应用李清文导师团队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8-06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团队简介: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研究生导师团队现有固定人员10人,包括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4人,团队负责人为李清文研究员。团队成员中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3人、中组部青年千人1人、江苏杰青1人、中科院青促会1人。团队主要致力于功能纳米材料的合成与应用研究,该方向为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十三五”规划重点突破方向之一。 

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团队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培养的学生已发表SCI论文200余篇,部分发表在NatureNature CommunicationAdvanced MaterialsJACS等国际著名期刊上,申请专利130余篇,已授权专利近50项。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伍宜孙奖学金、独墅湖奖学金、朱李月华奖学金、纳米新星奖学金、企业奖学金等40余次,获得“三好学生”“优秀标兵”“优秀学生干部”荣誉称号20余次。历经十余年的发展,团队已经培养博士16名、硕士53名,所培养的研究生先后去往美国特拉华大学、美国达拉斯德克萨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703研究所、国家电网等国内外一流高校院所和企业深造和工作,并在各自单位负责重要岗位,并取得喜人的成果,受到了用人单位的肯定和赞扬。 

  

 【先进事迹】 

团队内的导师都有较长时间海外留学经历,在与国外优秀教育和科研机构的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他们最大的体会是中国学生不乏资质、勤奋和实验条件,与国外优秀学生相比弱在独立思考以及对设备的设计和使用能力。此外,作为新建所,我们积极与高校合作联合培养研究生,这造成学生来源渠道复杂。尽管如此,团队的每位导师都不放弃对每个学生的精心培养,坚持“没有差的学生,只有不负责的老师”的培养原则。 

做事要先做人,懂得贡献与协作。初期,由于实验室的设备设施众多而且复杂,在日常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设备损坏找不到责任人、未名液体未标注、实验室卫生不合格等情况。为了解决上述情况,导师们以身作则,分区对实验室负责,同时安排学生作为助手,和学生一起对实验室进行日常维护,发现安全隐患,及时解决。学生在跟随的过程中逐渐积累实验室的日常运行和管理经验,主人翁意识普遍增强,并可以指导新生进行相应的工作,一代传一代,形成了良性循环。 

注重思考问题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成立初期,团队的主攻方向为轻质超强碳纳米管纤维。国家相关部门与研究所对该新兴方向非常重视。团队很快获得了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及知识创新工程项目、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江苏省科技支撑等项目的支持。轻质超强碳纳米管纤维制备对设备的依赖程度比较高,团队老师总是身居实验室一线,亲自指导学生搭建化学气相沉积设备及气路,并带领学生进行催化剂薄膜沉积设备和纺丝设备的设计与搭建。同时,实验室所有设备向学生开放,鼓励学生亲自操作。 

设备搭建完成后,可纺丝碳纳米管阵列的可重复性差成为了项目的拦路虎。团队集中攻关,李清文老师还特地为自己安排了一台CVD设备和大家一起做实验。通过实验团队收集了大量的数据,李老师经常嘱咐大家要细心观察实验现象,并和大家分享数据的分析方法,还会请研究所一些做半导体CVD生长的老师过来给课题组的同学教授化学气相沉积知识。当时课题组的硕博连读生邸江涛同学主要负责做不同规格的催化剂,然后交给团队其他人用于生长碳纳米管阵列。出于好奇,邸江涛问李老师能否和大家一起做一些生长的工作,李老师爽快地答应了,并将自己的CVD设备提供出来和学生共享,不仅手把手地教会学生如何使用CVD设备,还结合实际过程向同学详细讲解了碳纳米管阵列的生长机理以及各种可能的因素对碳纳米管阵列生长的影响。李老师结合实际的详细讲解使得学生对碳纳米管的生长过程形成了系统全面的了解,这也使得该同学在解决可纺丝碳纳米管阵列的可重复性问题上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后,李老师带领徐耿(当时为课题组的硕博连读生)、王敏(硕士生)、勇振中博士等人优化工艺,实现了4英寸可纺丝碳纳米管阵列单片和多片制备,这为碳纳米管纤维的制备奠定了材料基础。在此基础上,李老师、张骁骅老师带着孟凡成(当时为课题组的硕博连读生)、赵静娜对碳纳米管纤维的成丝过程,结构调控、力学性能表征以及功能化应用做了系统的工作。上述碳纳米管纤维技术的突破使得我们顺利地完成了科研项目。李老师又带领团队开展了浮动催化制备碳纳米管纤维技术,目前已经实现了千米级,高强碳纳米管纤维的连续制备。以上工作使得团队在国内外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影响力。 

鼓励学生戒骄戒躁、敢挑重担,敢于挑战领域难题。高纯半导体型碳纳米管是制备下一代纳米碳基电子器件的关键,它可以通过直接生长和分离筛选两种方法获得,碳纳米管的纯度是限制器件性能的关键,然而纯度的提升却极具挑战。李清文老师,金赫华老师,邱松老师这些年来一直带领学生坚持在这个方向耕耘,半导体型碳纳米管的纯度已经可达到99.99%,并向99.999%进发。此外,团队在单手性碳纳米管可控制备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康黎星同学是课题组毕业的硕博连读生,在学期间一直从事碳纳米管结构可控生长研究,在NatureNature CommunicationsNano LettersJACS等著名期刊上发表论文数篇。学生取得这样的成绩离不开老师的培养,在这方面康黎星同学深有体会。康黎星同学研一在北京上课时,尽管当时研究所生源比较紧张,李老师还是力荐让他留在北京大学张锦老师课题组联合培养,希望能让他接触到更前沿的研究。在北京期间,李老师和他保持联系,时常关心他的科研和生活状况,鼓励他保重身体、劳逸结合。有一次,针对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李老师和学生聊到夜里近12点,第二天早上不到6点康黎星又收到李老师的微信,提出昨天问题更深入看法。李老师不厌其烦的指导,给了他莫大的鼓舞,他也不负老师的期望,用勤奋与汗水取得了喜人的成绩,成功获得了高密度、高纯度(95%)半导体碳纳米管阵列,并实现了(m,2m)碳纳米管的可控生长,相关工作被国内外媒体广泛报道。 

团队还鼓励学生多参加学术会议,努力开阔视野,并坚持每年邀请国内外各领域著名专家来所为学生做专题讲座,组织学术研讨交流,让学生了解最前沿的科学成果,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与名家一起交流研讨。同时通过每年举办创新设计大赛,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设计成多种形式的产品展示。 

  加强团建,多元化培养学生。学生家里有难,大家一起帮忙,使学生感受集体温暖;长期坚持有学生在企业生产一线,将科研课题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问题;通过多元化平台的建设,学生可依据自己兴趣和爱好选择和调整研究方向,鼓励学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责任编辑:陈路

功能纳米材料可控制备与应用李清文导师团队
发布时间:2018-08-06   
来       源:江苏教育新闻网  
作       者:

 

团队简介: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研究生导师团队现有固定人员10人,包括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4人,团队负责人为李清文研究员。团队成员中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3人、中组部青年千人1人、江苏杰青1人、中科院青促会1人。团队主要致力于功能纳米材料的合成与应用研究,该方向为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十三五”规划重点突破方向之一。 

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团队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培养的学生已发表SCI论文200余篇,部分发表在NatureNature CommunicationAdvanced MaterialsJACS等国际著名期刊上,申请专利130余篇,已授权专利近50项。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伍宜孙奖学金、独墅湖奖学金、朱李月华奖学金、纳米新星奖学金、企业奖学金等40余次,获得“三好学生”“优秀标兵”“优秀学生干部”荣誉称号20余次。历经十余年的发展,团队已经培养博士16名、硕士53名,所培养的研究生先后去往美国特拉华大学、美国达拉斯德克萨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703研究所、国家电网等国内外一流高校院所和企业深造和工作,并在各自单位负责重要岗位,并取得喜人的成果,受到了用人单位的肯定和赞扬。 

  

 【先进事迹】 

团队内的导师都有较长时间海外留学经历,在与国外优秀教育和科研机构的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他们最大的体会是中国学生不乏资质、勤奋和实验条件,与国外优秀学生相比弱在独立思考以及对设备的设计和使用能力。此外,作为新建所,我们积极与高校合作联合培养研究生,这造成学生来源渠道复杂。尽管如此,团队的每位导师都不放弃对每个学生的精心培养,坚持“没有差的学生,只有不负责的老师”的培养原则。 

做事要先做人,懂得贡献与协作。初期,由于实验室的设备设施众多而且复杂,在日常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设备损坏找不到责任人、未名液体未标注、实验室卫生不合格等情况。为了解决上述情况,导师们以身作则,分区对实验室负责,同时安排学生作为助手,和学生一起对实验室进行日常维护,发现安全隐患,及时解决。学生在跟随的过程中逐渐积累实验室的日常运行和管理经验,主人翁意识普遍增强,并可以指导新生进行相应的工作,一代传一代,形成了良性循环。 

注重思考问题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成立初期,团队的主攻方向为轻质超强碳纳米管纤维。国家相关部门与研究所对该新兴方向非常重视。团队很快获得了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及知识创新工程项目、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江苏省科技支撑等项目的支持。轻质超强碳纳米管纤维制备对设备的依赖程度比较高,团队老师总是身居实验室一线,亲自指导学生搭建化学气相沉积设备及气路,并带领学生进行催化剂薄膜沉积设备和纺丝设备的设计与搭建。同时,实验室所有设备向学生开放,鼓励学生亲自操作。 

设备搭建完成后,可纺丝碳纳米管阵列的可重复性差成为了项目的拦路虎。团队集中攻关,李清文老师还特地为自己安排了一台CVD设备和大家一起做实验。通过实验团队收集了大量的数据,李老师经常嘱咐大家要细心观察实验现象,并和大家分享数据的分析方法,还会请研究所一些做半导体CVD生长的老师过来给课题组的同学教授化学气相沉积知识。当时课题组的硕博连读生邸江涛同学主要负责做不同规格的催化剂,然后交给团队其他人用于生长碳纳米管阵列。出于好奇,邸江涛问李老师能否和大家一起做一些生长的工作,李老师爽快地答应了,并将自己的CVD设备提供出来和学生共享,不仅手把手地教会学生如何使用CVD设备,还结合实际过程向同学详细讲解了碳纳米管阵列的生长机理以及各种可能的因素对碳纳米管阵列生长的影响。李老师结合实际的详细讲解使得学生对碳纳米管的生长过程形成了系统全面的了解,这也使得该同学在解决可纺丝碳纳米管阵列的可重复性问题上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后,李老师带领徐耿(当时为课题组的硕博连读生)、王敏(硕士生)、勇振中博士等人优化工艺,实现了4英寸可纺丝碳纳米管阵列单片和多片制备,这为碳纳米管纤维的制备奠定了材料基础。在此基础上,李老师、张骁骅老师带着孟凡成(当时为课题组的硕博连读生)、赵静娜对碳纳米管纤维的成丝过程,结构调控、力学性能表征以及功能化应用做了系统的工作。上述碳纳米管纤维技术的突破使得我们顺利地完成了科研项目。李老师又带领团队开展了浮动催化制备碳纳米管纤维技术,目前已经实现了千米级,高强碳纳米管纤维的连续制备。以上工作使得团队在国内外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影响力。 

鼓励学生戒骄戒躁、敢挑重担,敢于挑战领域难题。高纯半导体型碳纳米管是制备下一代纳米碳基电子器件的关键,它可以通过直接生长和分离筛选两种方法获得,碳纳米管的纯度是限制器件性能的关键,然而纯度的提升却极具挑战。李清文老师,金赫华老师,邱松老师这些年来一直带领学生坚持在这个方向耕耘,半导体型碳纳米管的纯度已经可达到99.99%,并向99.999%进发。此外,团队在单手性碳纳米管可控制备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康黎星同学是课题组毕业的硕博连读生,在学期间一直从事碳纳米管结构可控生长研究,在NatureNature CommunicationsNano LettersJACS等著名期刊上发表论文数篇。学生取得这样的成绩离不开老师的培养,在这方面康黎星同学深有体会。康黎星同学研一在北京上课时,尽管当时研究所生源比较紧张,李老师还是力荐让他留在北京大学张锦老师课题组联合培养,希望能让他接触到更前沿的研究。在北京期间,李老师和他保持联系,时常关心他的科研和生活状况,鼓励他保重身体、劳逸结合。有一次,针对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李老师和学生聊到夜里近12点,第二天早上不到6点康黎星又收到李老师的微信,提出昨天问题更深入看法。李老师不厌其烦的指导,给了他莫大的鼓舞,他也不负老师的期望,用勤奋与汗水取得了喜人的成绩,成功获得了高密度、高纯度(95%)半导体碳纳米管阵列,并实现了(m,2m)碳纳米管的可控生长,相关工作被国内外媒体广泛报道。 

团队还鼓励学生多参加学术会议,努力开阔视野,并坚持每年邀请国内外各领域著名专家来所为学生做专题讲座,组织学术研讨交流,让学生了解最前沿的科学成果,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与名家一起交流研讨。同时通过每年举办创新设计大赛,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设计成多种形式的产品展示。 

  加强团建,多元化培养学生。学生家里有难,大家一起帮忙,使学生感受集体温暖;长期坚持有学生在企业生产一线,将科研课题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问题;通过多元化平台的建设,学生可依据自己兴趣和爱好选择和调整研究方向,鼓励学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责任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