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文放:学海引航人 春风桃李路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8-07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导师简介: 

  姚文放,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议组评审专家。担任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项,其中1项为重点项目;1项成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现担任首席专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

  发表论著700余万字,出版专著《从形式主义到历史主义》《现代文艺社会学》《当代审美文化批判》等十余种。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获“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次。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7次。

  现任江苏高校优势学科“文化传承与区域社会发展”负责人,扬州大学中文一级学科博士点、文艺学博士点负责人,扬州大学中文一级学科省重点学科负责人,扬州大学中文博士后流动站负责人。主持的《文学概论》课程为“十一五”国家精品课程、“十二五”首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所著教材《文学理论》列入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先进事迹: 

  从教36年,担任研究生导师20余年,先后培养博士生62人、硕士生187人、博士后18人;指导的1篇博士论文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培养的1位博士入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主导、参与扬州大学中文学科从硕士点到博士点,再到博士后流动站的建设,从文艺学省级重点学科到中文省一级重点学科,再到江苏优势学科的建设……

  执灯者:照亮学子的研学之路 

  师者,如执灯者,照亮学子的学术探求之路、前行登攀之路,而师者本身,首先要把所持灯火的亮度燃到最亮。姚文放以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上乘的学术素质为学生作出表率、树立楷模。迄今为止,他发表的论著总字数已达700万字,出版专著《从形式主义到历史主义》《现代文艺社会学》《当代审美文化批判》等十余种,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项,其中1项为重点项目,其最终成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项;主持完成江苏省重点高校建设项目2项。现担任首席专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姚文放先后获教育部颁发的“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次、江苏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7次,包括一、二等奖。

  姚文放长期潜心从事学术研究,他精研深探的科研精神、匠心独具的科研品质和丰硕繁茂的学术成果,对研究生教学提供了坚实的支撑,他先后开设了《文艺社会学》《中国戏剧美学》《当代审美文化研究》《中国古代文论专题研究》《西方美学史专题研究》《文学理论前沿问题》等多门硕、博课程,这些课程以观念超前、方法创新、知识面宽、信息量大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2007年,《文艺社会学》课程被评为江苏省优秀研究生课程。

  引路人:创设“三三制”英才培养模式 

  学海无涯,书山有道。师者,是莘莘学子探幽寻胜的领航者和引路人。多年来,姚文放言传身教,循循善诱,引导一届届学子在求学之路上不忘初心。他创设了“三三制”研究生培养模式,即严把“三道关”、锤炼“三文本”、搭建“三平台”。

  “严把‘三道关’”,就是把好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前答辩”、“答辩”和“后答辩”三个关口,将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作为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来抓,涵盖研究生培养的课程体系、学术指导以及论文的开题、写作、审核、答辩、验收、评价等全部环节,协同整合培养单位、管理部门、学科、导师等诸多因素,对于研究生教育进行全程监督、科学管控,发挥最佳的合力作用。

  “锤炼‘三文本’”,在指导研究生学位论文时严把盲审本、答辩本、档案本,构成打造一篇优质论文的三个环节。在每一个环节上,都围绕提高质量这一核心,对论文进行持续不懈的修改、提炼和完善,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

  “搭建‘三平台’”,让研究生参与高层次项目的研究,在导师指导下,在立项、结项、评奖等三个高层次的平台上经受学术磨砺,提高科研能力,恪守学术规范,为研究生以较强的科研能力完成学业,进而为冲击优秀学位论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三制”在实践中取得了突出的实绩,多年来,他执教专业的博士论文答辩一次通过率始终保持在100%,在历年论文“回头看”抽检中不合格率为零。2007届博士生陈军的博士论文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这是江苏高校中文专业获得的首篇“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20093位博士生参加他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审美文化学的定位与理论》的研究工作,该项目成果专著《审美文化学导论》,2012年获江苏省第十二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获奖证书上,3位博士生的大名赫然在列。20063篇博士论文也是参加姚文放主持的江苏省重点建设高校项目《泰州学派美学思想史》的研究工作而完成的,同名专著于2008年获江苏省第十一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15年,姚文放主持的“文科博士生教育‘三三制’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和构建”获江苏省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成果二等奖。

  坚守者:甘当“磨刀石”与“铺路石” 

  师者,既是学术标杆,也是德行模范。近年来,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影响大学校园,学术不端行为有所滋长,对研究生教育形成严重侵蚀。姚文放认为,必须加强研究生的学术规范教育,培养诚信至上、严谨笃实的优良学风。为此,他言传身教,倾注大量精力,逐步建立了一套学术规范教育的工作模式:在研究生的入学教育中必谈学术规范问题,从开头就端正方向;举办专题讨论和研究生学术论坛讲授学术规范问题,结合实际做到常讲常新;在专业课学习中穿插有关内容;在研究生学习各个阶段和环节提出明确要求,不失时机地提高研究生的学术规范意识。

  姚文放还经常借助电视、报纸、网络、校园广播台、研究生专刊等校内外媒体对研究生进行学术规范方面的宣传教育,近年来,他发表了《研究生教育的规范化问题》《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如何打造优秀博士论文?——以学术规范为例》《略谈研究生教育的内涵》等文章,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他常常将自己的著作赠送给学生,以此给予学生一种无形的言传身教,其中既有方法层面的引导,又有学风层面的示范。多年来,这些形式丰富、不拘一格的宣传教育,在配合研究生的学术规范教育方面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因为年龄、工作和学术科研等方面的原因,研究生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姚文放利用学生对老师的信赖感和遵从感,因势利导,做好疏解。有一位硕士研究生因情感波折出现心理问题,他及时给予引导劝解,帮他调适心理、平定情绪,后来该生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博士生。

  学术上严格要求,生活上悉心关怀。姚文放经常接济经济困难的学生,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他指导的一位研究生身患严重残疾,临毕业时找工作遇到困难,姚文放多方奔波,找到扬州市和该生家乡当地的残联,帮助他顺利就业。

  姚文放热爱教学和研究工作,有一次,他年过九旬的老父因病住院,得知消息后,他仍坚持上完课才赶往医院,当时父亲已经昏迷,不久后就去世了。长年高强度的教学科研工作,中年以后姚文放的眼睛患上了白内障,随着年龄增长日趋严重,2012年,他作了双眼白内障摘除手术,术后稍有好转便又投入繁重的教学科研工作。2012年,他被授予扬州市五一劳动奖章,2014年,又被评为扬州市劳动模范。

  近年,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人才大战”持续升温。面对国内多所著名高校的延请,姚文放始终不为所动,一概婉言谢绝。40年来,一直扎根在栽培了他、成长成就了他的母校,用扎实的教学实践和学术业绩诠释着执着坚守、忠诚敬业和无私奉献。他常常说:“从一而终,不离不弃。”他始终坚信,学术事业的发展需要长期的承继和累积、不断的拓新与进取,而他自己,甘于为自己钟爱的育人事业和学科建设,做一块“磨刀石”和“铺路石”。

责任编辑:李朋飞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