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型课程:环境育人的新维度

作者:马 斌 发布时间:2018-11-21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世界是物质的。教育中的课程依据物化载体层面也可以分为纸质课程、网络课程和物型课程等。物型课程以物为载体,指构成教育目的实施要素的一切物质条件的总和。这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物型课程是对环境课程的聚焦和提升,是环境育人的新维度、新探索。苏霍姆林斯基说,“校园环境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但传统的“环境课程”仅仅被当做“学科课程”“知识课程”的背景,只是调节和补充。物型课程旨在创新环境的课程意识,指向在物,关键在型,突破在课程,目的在育人,重在“物”的文化塑型及课程意象,致力于从环境—文化—教育—课程的不断探求和生成。

  物型课程建设包括四重空间:一是室内空间。长期以来我们重课堂轻教室。殊不知,教室是课堂的舞台,物型课程是舞台“背景”。二是室外楼内。现实中学校的走廊墙壁往往被磁砖“封口”,若要“使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说话”,须以物型课程彰显走廊文化。三是楼外校内。校园要有山水气象,无山不美,无水不利。以生态化环境促进学生乐山乐水,增仁增智。要格调大方、色彩大气、装饰大雅,增强学校建筑的生命感和教育意蕴。绿化要有人格寓意。以贯注品性涵养等人文精神,引发学生托物言情,咏物言志,以物感心,格物穷理。布局上以线状块状求气求势,并顺四季时序有绿有花有果有鸟。文化景观要有“故事”。让课程学习的内容在校园成“象”成“型”,成为课文掌故、历史经典的再现、延续和创生,成为人文意象的载体。从一支笔到一扇窗,处处都体现学校文化标识,闪烁学校精神。四是校园之外。面对纷繁的大千世界,事即是物,触物兴怀、待人接物、博物多闻,是学生研究性学习取之不尽的课程资源。

  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之道在于生万物,人之道在于成万物。以环境美学构建物型课程,营造师法自然的诗香情境,成风景,成艺术,成情怀。在自然、生活、课程的有机生发中,开拓环境育人的新境界。天有风云物有神。物型课程要走的路还很远。

  (本文发表于《江苏教育报》2013年12月4日第02版。马斌,江苏省教育厅师资处处长,时任基教处处长)

 

责任编辑:周灵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