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文化:追求天人合一的自然境界

作者:马 斌 发布时间:2018-11-21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编者按:经过多年的思考,江苏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马斌创造性地提出了物型课程的基本概念,其内含地表文化、空间文化、学科文化、格物文化四大校园文化,将中小学校园建设与教育价值、课程开发、学科文化、专业创造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拓展了传统的学校建设、校园文化、学生学习的新视野、新空间。本报将连续刊载,敬请关注。

  地表文化主要指校园地面表层所呈现的赋予课程意义、教育文化的物型资源。地表文化追求的是天人合一的境界,天人合一强调宇宙自然与人同根相似、物我一体。如何将这种人意自然化、自然人意化的哲学思维融入校园地表文化建设,是一篇新文章、大文章。地表文化倡导的是建设教育依四时而生长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置身于自然中认识和探究自然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哲学。地表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校园规划,突出自然山水的生态布局。在校园建设中,无论是老校改造还是新建学校,往往缺“山”缺“水”,或是人工“山”“水”雕琢痕迹明显。微山微水的校园是让人心灵放松的港湾。挖地成河,河土堆山,是解决校园大面积硬化的有效途径。“山”要有立体感,高低错落有致;“水”要有灵动美,河塘水映天。无论是“山”还是“水”,都要强调原生态的建设。可以说,山水设置是学校文化品位的重要基础和重要内容。

  植被配置,让每一种植物都成为知识源。树木是最具人文意象的植物。植被配置应做到丰富而有意境,使教育能触及学生灵魂深处。在寓意上,校园内要栽种深具人格意象的树木,如柳梅松竹等,形成室外植物与室内教学内容相通相接的情境。在质态上,要有大树、老树、高树、奇树、名树、枯树,隐现的高远、沧桑和质感,将人的思维引向苍穹,走向高远。在色气上,要以“树色”激荡意气风发,强调校园按树色及其生长时令有机搭配。在意境上,或以带状突出林荫大道的“线感”,如樱花大道、银杏大道等等,或以面状寻求林木簇拥的“块境”,如桃园、杏花村、梅花圃、红枫林……学生徜徉其中,并有机会在梅花圃里咏梅、在桃园中赏桃花,那是怎样唯美的一种教育意境。学校草坪既可以是一年四季常绿的,也要有四季分明、高低起伏的“草原”,这样更能促进学生亲近自然,激起忘我的情怀。教育就是设法让孩子动心,这是教育的根本大法。动心是做好一切事情的源泉。

  铺装技巧,校园景观道路设计的知情意行。广场是校园最大的圣地。不少学校广场缺少应有的审美感、亲近感、情趣感。为改变这一面貌,可以采取以下办法:一是改变广场材料,少用花岗岩、大理石、水泥路面,选用增强地面柔和度的铺设材料。二是广场不一定是一马平川、一览无余,可以有局部的“跃层”,形成不同的层次。三是改变场面风格,增加绘画、雕刻、组装的图案,如地图、书法及学科知识等。运动场的格调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是学校地表文化的重要“画面”。运动场从原先的黄土地变为煤沙地,到现在的塑胶场地,条件、质量、色彩不断变好,越来越适应学生的身心特点,成为学校地表文化的重要标识。运动场的文化建设、周边环境的文化装饰要展现体育精神,设施要有现代感,要配备学生喜欢的体育器材、设施和项目,激发其锻炼的热情,认识体育的文化内涵,养成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健身习惯,并迁移到学习、做人中。路桥也要有不同的风景故事。水泥路、石板路、泥土路、木质路等都要呈现多样化的组织,让学生从不同的校园之路感受不一样的人生之路。路名重立意,以励志命名,以名人命名,以大学命名,以规劝命名,按需所取,尽管发挥,重在创意。路林结合,相得益彰,形成画意,更有诗情,师生徜徉其中,感受校园生活的温馨。

  景观小品,演绎历史文化的经典故事。景观小品,可以彰显学校的内涵建设和文化深度。雕塑要有书卷气、力量感,成为书香校园和思想内涵的代表作。学校的天然古迹,要能够体现历史、传统的文化感。仿制的古迹,要做到自然、和谐,仿旧如旧。石具要有厚重感、和谐感。家无石不安,水无石不清,园无石不秀。一块好的石头切合地置于校内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篷物要有现代感、喜悦感,遮阳篷下阅读、谈心、歌会,环境美妙,情怀宽广,情趣盎然。廊亭要有人文气、实在感。不少校园书亭缺少情趣,廊架空空是普遍现象。为此,要加强学校图书馆、楼内图书室、校园图书亭、班级图书角、过道图书点的建设,校园要有学生自助式书亭廊架,让学生随时随地能读书,校园到处是三五成群的阅读者,这是学校内涵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

  (本文发表于《江苏教育报》2016年4月20日第04版。马斌,江苏省教育厅师资处处长,时任基教处处长)

 

责任编辑:周灵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