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文化:提升物我合一的精神品质

作者:马 斌 发布时间:2018-11-21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格物文化,意为探究事物的道理纠正人的行为的文化追求。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一方面指探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智慧与感悟;另一方面指知道事物风格的能力,然后能使人知道如何做人、知道人生百态。格物文化就是要通过物我合一,培养学生的器物精神,具体表现为对物件的钟爱,延伸至对学习注入情操和人生态度,甚至是精神追求。

  敬物坚定信仰,让学校成为学生朝圣的地方。在校园里,如何将党旗、国旗、队旗、校旗、班旗物化为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的载体?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以党旗、国旗坚定信仰。要将党旗、国旗、队旗、校旗、班旗等作为提升孩子理想、情感的载体,从小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近年来,在中小学课程基地建设中,不少学校建有红色教育基地,并进行了成功的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二是以伟人英雄为楷模。古往今来,出现了许多英雄模范,他们的事迹感人、精神照人,不少学校校名班名以英雄名字命名,这不仅是学校德育的新思路,也是学校特色建设的新路径。三是以学科泰斗激发追求,特别是在各行各业有成就的杰出校友,都值得学生崇拜,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

  佩物提振精神,在最美年华烙上最美的情感印记。佩物在提振学生的精神上有着独特的作用。一要重视校服的设计。服饰体现民族风格、职业倾向和个性追求。在佩物上,学校首先要重视学生校服设计。合适的、有美感的校服,能展现学生精神抖擞、活力飞扬的一面,是学生青春时代的专属标志。此外,校服直接影响一所学校的形象。因此,学校应精心设计校服,使其内涵文化和情感,为学生时代留下美好记忆。二是佩戴校徽。校徽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将人文精神艺术化的体现。三是其他佩饰。如红领巾、运动服、社团服等,都是特色性的佩物,有提振精神、形成特色的重要作用。

  使物精致品质,让学生处处感受到一种向好追求。制作物件,不仅仅是为了实用,更重要的是内心所需。怎样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我认为,就是要让学生带着美感做事,时间一长,便会慢慢培养出审美、向美、求美的意识。在学校教育中,师生一切用品都要体现文化生命、情感温度,不管是书本、课桌,还是其他用品,都要能够体现各自的精神品质,细微之处体现精致品质的道理就在于此。

  集物丰富特色,将社会文化资源集聚为学校教育资源。我们应充分利用丰富的社会资源,使其成为校园鲜活的教育资源。一是充分发挥校友的作用,根据学校的优势和需求,请校友为学校出资源、出技术、出信息,这是未来我省基础教育学校资源建设的巨大空间。二是面向社会,特别是请地方收藏家进校园,陈列、展示其收藏品。也可以为收藏家建立专门的收藏馆,通过各种馆藏的呈现,结合学校的办学宗旨和文化建设,既创新学校文化建设的内涵,又增加学生学习的资源。三是通过家长,将孩子用过的物品集聚学校展示。比如,将学生小时候用过而现在不用的乐器收集起来,摆放在校园合适的位置上,打造别样的校园文化风景。在集物中,要力争将课文中的主题物件在校园里能有所呈现,以此增加学生对事物的感性认识,深化理解,提升学习效果,不少学校的课程基地在这方面已经迈出了可喜的步伐。

  创物改变未来,科技激发学生创造美好明天。学校要积极开展科技教育,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小制作、小创造活动,将科技活动与学习内容、生活知识有机结合。一是开展教具学具制作。学校要积极开展以结合演示学科定理、公式以及教学原理、方法的教具、学具的制作、创新,让学生自己动手,更深刻、更具体地理解知识。今年,江苏省开展了教具学具大赛,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一定的锻炼。二是围绕学生身边的生活开展趣味创作。只要善于挖掘、勤于思考、善于动手,瓶子也可以做成一件艺术品。通过趣味创作,增加教育的生活性、趣味性,让孩子喜欢学习。

  感物加深情感,让学生在社会学习中成长。物型课程建设是从四大空间出发的:室内、室外楼内、楼外校内、校外。校外是学生社会实践、修学旅行的好地方,大自然永远是最有创意的原点,是课本知识的升华、拓展和巩固。因此,要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修学旅行活动,引导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学习,拨动学生内心深处的感物之情。

  陶行知说,“要把教育和知识变成空气一样,弥漫于宇宙,洗荡于乾坤,普及众生,人人有得呼吸。”教育是基于物质、超越物质的人的精神与灵魂的再造,这也就是物型课程的实质所在,也是江苏基础教育发展新生态、新常态之所在,是每所学校都要打造的风景之所在。

  (本文发表于《江苏教育报》2016年6月22日第03版。马斌,江苏省教育厅师资处处长,时任基教处处长)

 

责任编辑:周灵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