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一直在路上

——著名作家袁鹰与淮安市关天培小学11名“特殊学生”的故事

作者:咸高军 发布时间:2018-11-08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今年1028日,是著名作家袁鹰95岁生日。为了把满满的敬意献给这位一直奋战在文学战线上的身体罹疾、高龄的著名淮安籍作家,淮安市周恩来红军小学教育集团关天培小学高涵雅、陈俊杰两位同学代表集团1万多名学生与集团总校长王其明专门赴京为袁老祝寿,把浓浓的亲情、乡情送到了老人心坎上。 
  祝寿:特殊学生千里传祝福 
  在袁老家里,高涵雅、陈俊杰向袁鹰老人献上鲜花和生日蛋糕,他们为老人戴上寿星帽子,点燃生日蜡烛。与以往祝寿不同的是,关天培小学还有11名“特殊学生”在淮安通过平板千里连线视频,与赴京的高涵雅、陈俊杰一起为袁老唱起了《生日歌》。说这11名学生“特殊”,是因为他们全是淮安区福利院的孩子。当天,这群“特殊的孩子”还通过视频为袁老唱生日歌、献上自己精心画的画……他们的代表福小雅还专门给袁老写了一封信。信中,她说,“您的生日快到了,我们福利院的孩子都很兴奋!多么想和您一起过生日啊!可是北京太遥远了,我们只能把祝福写在这封信中。”她还表示,“要像爷爷笔下的艄公那样,做生活的主人,做一个真正的强者。” 

  欣赏了这群“特殊的孩子”表演的节目后,袁老感到很欣慰,他对着平板与孩子们视频说:“希望在你们身上!希望在你们身上!希望你们一定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长大后为社会服务,为祖国工作。”他还说关天培小学用民族英雄关天培名字作为校名好。校名就是一面旗帜。习总书记曾指出“我们要在全社会树立崇尚英雄、缅怀先烈的良好风尚。对为国牺牲、为民牺牲的英雄烈士,我们要永远怀念他们。”习总书记还说:“精忠报国是我一生的目标”,用关天培命名校名,其深意应该就是响应习总书记讲话精神,期勉学生能够像民族英雄关天培一样能够为国竭尽忠诚。这样,既可以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又可以利用家乡的民族英雄在少年儿童的心坎上种植爱国情怀的种子。他还拿起笔,欣然为关天培小学题词:“一切为了民族”。为该校“元音童唱”文学社题写了社名(“元音”谐音袁老姓名)。为学校启动的“杏坛播爱”行动题词:“爱一直在路上”。 

  祝寿过程中,袁老为专门赴京的第三届袁鹰作文奖金奖获得者高涵雅、陈俊杰颁发了获奖证书。 

  缘起:家乡来客回忆表心愿 

  说起能在淮安市关天培小学就读的11名淮安区福利院的孩子,他们的就读还与袁老一桩心愿有关。 

  那是20091010日,为了创办淮安市楚州实验小学新校区(现为淮安市周恩来红军小学),原楚州实验小学校长,现周恩来红军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王其明派笔者与宋伟等前往北京朝阳区金台西路拜访袁老。袁老是从淮安城区百姓巷走出的大家。他的祖父田鲁渔曾经参与创办了楚州实验小学的前身江北慈幼院。拜访期间,袁老向笔者深情回忆了当年江北慈幼院创办时的情况。他说,江北慈幼院是由淮安三位在全国著名的银行家谈丹崖、周作民和朱虞生等发起创办的。创办之初,聘请了北京师范大学毕业的李宏增任第一任院长。同时邀请了自己的祖父田鲁渔等为主事。当时的江北慈幼院招生对象是12—15岁的贫苦、孤苦家庭出身的男性儿童。袁老说,他多年来一直有个愿望,希望家乡办一所,至少办一个班,让孤苦儿童感受爱的学校或班级,就像当年江北慈幼院那样,让他们免费接受教育。为了这个心愿,袁老还欣然为学校题词:“发扬江北慈幼院精神,办好新时代教育”。 

  一晃十年了。十年来,我们在建设淮安市周恩来红军小学教育集团的过程中,一直把袁老的心愿铭记在心。20119月,周恩来红军小学建成后,我们的招生对象超过七成是淮安的农民工子弟,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学校所在地农村的“留守儿童”。为了让更多的老百姓享受优质、公平的教育资源,2013年、2014年,我们先后新建了淮安市山阳小学(周恩来红军小学教育集团西校区)、淮安市开发区实验小学(周恩来红军小学教育集团东校区),让乡村的孩子进了 “城里的学校”。20189月,新建的淮安市周恩来红军小学教育集团关天培小学正式投入使用后,我们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11名淮安区福利院的孩子从原来就读的城东乡南窑小学转进关天培小学,真正意义上实现袁老的心愿。 

  十年来,袁老身体每况逾下,尽管身衰体病,但他一直在关心着周恩来红军小学教育集团的发展。十年中,他坚持将他的著作和一些名家的著作陆陆续续数十次亲自打包赠予周恩来红军小学教育集团。其中,除袁老自己不同时期出版的著作外,不乏有巴金、冰心、曹靖华等名家珍贵的签名书,而且每本书的扉页上都有他亲手盖的“袁鹰敬赠”这样一枚朱文方印。为了培养孩子们的作文兴趣,他还捐赠了二十万人民币,设立袁鹰作文奖基金。而且尤为感人的是颁发袁鹰作文奖时,每一张证书,袁老都一一在证书上亲自签上自己的名字。为此,学校不仅两次出版了《元音童唱》,还专门建了袁鹰书屋,陈列图书。 

  圆梦:“杏坛播爱”行动在路上 

  20189月,淮安市周恩来红军小学教育集团关天培小学正式投入使用。为了将著名作家袁鹰老人“发扬江北慈幼院精神,办好新时代教育”的题词精神和“办一所,至少办一个班,让孤苦儿童感受爱的学校或班级”的心愿落实到办学的具体行动上,新建的关天培小学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决意以“爱满人间,德行天下”为己任,传承“慈幼精神”,坚持“爱一直在路上”。我们充分利用靠近淮安区福利院得天独厚的“人”的优势,与淮安区福利院开展共建活动,决定吸纳福利院适龄的十一名孤苦儿童到学校就读并启动“杏坛播爱”行动,为十一名孤苦儿童提供更多的心灵上的关爱、生活上的帮助、学习上的辅导,让他们感受“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同时,号召全体教职工必须坚持“每天都是爱的始点”,通过办有温度的教育,把关爱留守儿童与孤苦儿童融入学校文化建设,教育引导学生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形成爱的教育的“淮安样板”。 

  “杏坛播爱”行动拟开展三大行动,给孤苦儿童带来家的温暖、学习的帮助、成长的引领。一是“以爱育爱·给爱一个温馨的家”。我们召募教师志愿者,担任爱心爸爸或妈妈。定期将孤苦儿童接回家,让孤苦儿童享受家庭生活;承诺重大节日(春节、国庆、元旦、中秋、端午等)必接;寒暑假必接;孤苦儿童生日必接;为孤苦儿童购买学习用品和衣服;带孤苦儿童一起踏青、秋游、参观等。二是“以爱播爱·给爱一个智慧的课堂”。我们在学校专门设立了一间爱心教室,放学后,孤苦儿童到爱心教室学习,学校提供茶水、点心等;召募优秀教师志愿者,每天13名教师为孤苦儿童无偿提供学习辅导;放假期间,爱心教室对孤苦儿童开放。学校提供各类图书供孤苦孩子阅读。三是“以爱植爱·给爱一个生长的土壤”。我们在学校建一方爱心种植园,提供音、体、美、劳技、计算机等爱心活动场所;在同一年级召募家长志愿者、教师志愿者,利用放学后或双休日,统一时间由志愿者带领孤苦儿童与自己的孩子一起体验种植,开展音、体、美、劳技、计算机等爱心活动。在活动中,学习技能,培养感情,种植爱心,走向社会。 

  为了完成袁老的心愿,将“杏坛播爱”行动落实好。学校在行动中还要求全体教职工立足“爱”字,活动中要以人为本,要尊重孤苦儿童,要走进孤苦儿童内心世界。要蹲下身子,以儿童的视角,与他们缘于亲情、师情、友情进行真情交往与交流,手牵手,心连心;要立足“创新”。活动中,多思考,多记录,多留感人瞬间,多记亲情日记、多写爱心文章;要立足“安全”。无论是在校园内,还是家庭里、社会上开展活动,要始终以安全为准绳。永远把孩子身心健康与安全放在第一位;要旗帜鲜明反对“作秀”。与孤苦儿童在一起学习、生活、活动要出自真心、真情,反对自愿者利用孤苦儿童“摆拍”“作秀”。 

责任编辑:周灵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