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任校长带出六任“郭建光”

作者:唐守伦 发布时间:2018-11-29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镇江市桃园中心小学连续26年开展京剧教育

  六任校长带出六任“郭建光”

  “祖国的好山河寸土不让,岂容日寇逞凶狂!战斗负伤离战场,养伤来在沙家浜!”11月28日,高亢有力的现代京剧《沙家浜.奔袭》唱段,从镇江市桃园中心小学“小杜鹃京剧艺术宛”传出,校长王勤不停地为郭建光的扮演者五(4)班的吴易喝彩。这是他们正在排练学校的保留节目《沙家浜》,为几天后的一场社区广场演出精心排练。

  “国粹浸润金色童年,品质点亮幸福人生。”说起最早京剧进校园的渊源,还得从1992年说起,老校长杭培根邀请程派传人陈吟秋进校开设京剧课,让学生们接触和了解优秀传统文化。从创建镇江市区第一个“京剧兴趣小组”,到今年成功申报省小学特色文化建设课程基地,历经26年不改初心。其间,经历了杭培根、张德元、潘建元、徐春英、苗俊、王勤等六任校长的接力传承,培养出了朱磊、黄超、韩磊、孙思琦、柏文鹏、吴易等六任“郭建光”的扮演者,京剧教育特色得以传承。

  值得一提的是,第四任郭建光扮演者孙思琦,虽说是女扮男装饰演,但演技十分了得,一举夺得江苏省首届少儿戏曲“小梅花”大赛“金花状元奖”;第五任郭建光的扮演者柏文鹏,参加2015年江苏省戏曲小票友邀请赛获“最佳演唱奖”。一个个国粹艺术的幼苗在学校唱京剧、听名段、画脸谱、学身段,在舞台上一展身手。“京剧教育还走进语文、音乐、美术课堂,走进学生的综合实践课程。”市桃园小学原校长潘建元回忆说。

  今年8月,校长王勤到任后,接过了传承京剧教育的接力棒。学校将京剧的唱、念、做、打、舞的基本功,融入并转化为学生综合素养,彰显国粹育人功能。从物化环境的打造、学科教学的渗透、两级社团的建设、综合课程的实施、社会团体的共建、搭建舞台的展示,推进京剧艺术教育在学校的开展,也塑造着京剧底蕴更加深厚的第六任郭建光,吴易扮演的郭建光演技更加成熟,也得到了师生们的点赞。

  国粹之花盛开,京腔京韵流芳。历经六任的坚持与传承,学校京剧教育声名远扬,成为“镇江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吸引了加拿大等外国师生前来感受中国京剧的艺术魅力。小杜鹃京剧社团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红领巾社团”“江苏省特色文化团队”“江苏省少先队文化建设品牌项目”,《野猪林》获得全国CCTV京剧大赛银奖、省少儿艺术节戏剧曲艺表演一等奖。《小放牛》《锁麟囊》《智斗》《红色娘子军》等一些京剧节目也在各类比赛中获奖,不仅唱响古城镇江,还唱到了大江南北。

责任编辑:周灵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