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手艺”新生记

作者:陈宇豪 程倍倍 发布时间:2018-12-26 来源: 《江苏教育报》

“老手艺”新生记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创新传承非遗文化纪略

  近日,全国职业院校传统技艺传承与发展研讨会在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召开,来自全国近百所职业院校的专家、非遗大师等400余人,聚焦传统技艺,共商传承良策。据无锡商院院长朱琴华介绍,之所以选择在该校举办该研讨会,得益于近年来该校将工匠精神培育、非遗传承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走出了一条职业院校创新传承非遗文化的特色之路。

  开办学徒制班 探索非遗传承新模式

  “惠山泥人兼具艺术观赏价值和文化传承功能,学习手捏泥人不仅可以习得一门手艺,更能传承文化。”今年4月,在该校非遗传承与创新班开班典礼上,惠山泥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传承人、亚太工艺美术大师喻湘涟向学生们介绍道。“国字号”大咖在课堂上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手把手授课,是该校在非遗师资引进和教学模式上的探索和创新。

  2012年至今,该校先后获批无锡市非遗示范传承基地、省非遗研究基地,成立传统文化技艺协同创新中心,依托平台优势,该校以非遗传承人校园讲座、非遗社团、公选课等形式,为学生搭建起了解非遗文化、学习非遗技艺的平台。

  “但非遗传承人断层问题迫在眉睫,要真正实现传承人培养,仅有选修、讲座是不够的。”喻湘涟坦言。为解决这一问题,2016年4月,该校非遗传承与创新班应运而生。

  为惠山泥人单独设班、培养接班人无前例可循。为此,该校召开专门会议,研讨设立非遗班的可行性,系统谋划,针对非遗大师驻校的人才引进机制大胆创新、特事特办,破除制约因素,在非遗传承人培养上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目前,该校非遗传承与创新班已开办4期,累计培养学生220余名,其中20余人次在全国、省、市获奖。今年5月,该校又新开设了惠山泥人工艺班、紫砂陶艺工艺班,40余名学生跟随大师学艺。在开展系统教育的同时,创新班保留“学徒制”技艺传承方式,让学生练就纯熟手艺的同时,学习匠人匠心。

  打造特色工坊 注入文化创新新动能

  在今年4月举行的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上,该校“锡韵创意工作坊”学生融合惠山泥人、十二生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元素,设计的摆件、布袋和钥匙扣等文创作品,吸引了不少访客驻足,该工作坊也因此荣获展演一等奖。和传统泥塑不同,此次展出的作品,传承、借鉴惠山泥人的表现手法,又兼具现代感和实用性。

  在该校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薛野看来,成立非遗传承班重在传承,成立“锡韵创意工作坊”着眼创新,目的就是为学生打造创新设计和实践转化的平台,让学生学好传统技艺,并将其与市场需求接轨,走“保护、传承、创新、延伸”之路,让非遗“活”起来,为文化传承注入创新动能。

  采访中,记者得知,该校工作坊不止“锡韵”一个,还有包括染碧坊、吴文化服饰工作坊、陶艺工作坊、皮具工作坊在内的4个非遗文化工作坊。该校学生在非遗大师的指导下,将传统技艺应用到产品设计中,衍生出一批批具有文化内涵的创新产品。

  截至目前,该校学生设计制作的文创作品,累计获省各类大赛奖项16项。师生共参与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传统文化类)6项。

  发展跨境电商 实现成果转化新突破

  服装设计专业大三学生钱迈在该校大学生创业园里有一间仓库,走进该仓库,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批批设计精良、印有精美非遗文化图案的服装。这些产品将由钱迈的无锡迈越服饰有限公司通过互联网销售到世界各地。

  “有中华传统文化特色的衣服,很受国际市场欢迎,销售成绩很不错。”说起公司的业务,钱迈自信满满,而他的公司仅仅是该校创业园中,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从事文创产品跨境销售的众多公司之一。

  非遗项目不仅要引进来,更要走出去。如何将传统文化育人成果推广出去便是该校考虑的重点。“我校创新创业教育成绩突出,又有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园这一优质平台,是否可以将其与非遗传承结合起来?”谈及让非遗“走出去”的计划,朱琴华说道。

  经过充分调研和讨论,该校结合创新创业教育特色,将传统文化与互联网经济、跨境电商相结合,鼓励引导学生创新思路,把泥人、扎染等非遗文创产品销往俄罗斯、美国,东欧、南美等国家和地区。

  目前,该校大学生创业园共有5家跨境电商公司进行相关文创产品的设计和销售,创意产品不仅打开了国际市场,也将传统文化传播至海外,实现了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的双丰收。

  “我校植根传统文化,准确定位地方特色,不断完善传统文化特别是非遗项目的开发、弘扬,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更加生动的教育实践。”该校党委书记杨建新说。

责任编辑:周灵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