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心为特殊教育护航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教师李晓庆先进事迹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6-29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用爱心为特殊教育护航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教师李晓庆先进事迹


  李晓庆,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教师,主要从事特殊儿童诊断与评估的教学、研究和实践工作。从教十二年,李老师深深地感受到,特殊教育不仅是教书育人的工作,更是一份需要坚持无私奉献的良心事业。本着对特殊教育事业的热爱,李老师在教学中教书育人,为特殊教育培养师资;在社会服务中,无偿帮助特殊儿童和特殊教育机构,她用自己的全部爱心为特殊教育护航。  

  关爱每一位学生 

  特殊教育师资是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石。作为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的一名大学教师,首要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有爱心、有专业技能的特教人才。李老师说:“没有爱,就没有特殊教育”。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学生感受到“爱心”是特殊教育教师的首要品格。 

  课堂上,李老师会关注到每一位学生。在一节课上,同学们都在积极、认真地进行专题讨论,一阵“咳咳,咳咳”的咳嗽声传来,李老师抬眼望去,看见一名学生咳的满脸通红。发现这个学生没有带水杯,李老师悄悄走到后门,轻轻地走出去接了一杯水回来,把手中的水杯递给学生。学生接过水杯,红着眼眶朝李老师点了点头。李老师担任班主任期间,班上有一名回族的女生,感冒发烧躺在宿舍休息,什么都不想吃,李老师就买了一个小型电饭锅煮粥给她吃。李老师的一名学生应聘到广东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工作,因家庭贫困,去广州的路费、生活费都没有着落,李老师听说后,毫不犹豫地给了学生5000元钱。一杯水、一碗粥、一笔钱传递的是一份爱心,流露的是一片真情。李老师是用心和学生沟通,用去感化学生,用去感染学生,让他们体验到身在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的温暖和幸福。李老师说,她希望她的学生将来可以把这份爱传递给他们的学生,传递给更多的特殊儿童。 

  上好每一节课 

  李老师相信,心中有学生,教学才有目标。这份信念使李老师在教学中,格外关注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和个别化教学。她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运用将“个案引进来”和把“学生带出去”的案例教学法,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为了让学生更直观了解特殊儿童诊断与评估,在征得家长的同意后,李老师请了一位特殊儿童和家长来到班级。李老师对该儿童进行了现场评估,学生们在单项观察室外面围成一圈,认真地观看评估的整个过程,近距离学习评估的方法。为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将所学技术运用于实践操作,李老师帮助学生联系特殊学校、开展融合教育的普通小学,在特殊儿童家长和教师允许的情况下,进行教育评估的实践练习。 

  李老师所教授的班级里有不少的藏族学生,他们的汉语表达和书写能力不是特别好。针对这种情况,李老师把每节课讲授的重点知识进行梳理,让藏族学生提前预习,课堂上,李老师则会给他们更多的机会参与讨论和实践,布置不同形式的课后思考题,让他们进行足够的练习。通过课堂和课后的严格督促,李老师班上的藏族学生成绩都有了大幅提高。2015届的藏族同学龚宝云丹由于成绩优秀,顺利地考进了西藏昌都市特殊教育学校。 

  珠扎是一名来自藏族的视障学生,只能借助听和触摸的方式学习,李老师在班级组建了学习互助小组,提前整理好教学重点制作成盲文版本,她还将评估工具“瑞文标准推理测验”制成盲文版本,以方便珠扎触摸学习。有些专业术语珠扎不能理解,李老师就不断地举例子给他听,在他的手上写画让他有直观感受。 

  李老师用心关注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她的课堂深受学生喜爱,曾在学生评教中排名全校第一,每学期教学考核均名列前茅。担任班主任期间,她所带领班级获得学校优秀班风建设竞赛一等奖。   

  扶助每一位特殊儿童及其家庭 

  李老师坚信:帮助一个特殊儿童,就是挽救一个家庭。教学工作之余,李老师主动为特殊教育机构提供帮助和指导,免费为特殊儿童进行评估诊断和训练指导。 

  20164月,辰辰的爸爸妈妈带着14岁的辰辰来到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进行评估。辰辰已经是连云港市某初中一年级的学生了,但他的认知能力却只相当于5岁半的儿童。辰辰的家庭经济条件有限,爸爸是一名矿工,妈妈没有工作,他们经常因为孩子的残障原因生活在自责中。李老师经过观察和评估,对辰辰的优势能力进行了重点分析。她告诉辰辰的父母:对于14的智障少年而言,能够生活独立是他未来发展的重点。目前,辰辰动作模仿能力和理解指令的能力较好,能够完成简单的动作,爱整洁而且很有礼貌。今后需要提高主动参与日常生活事务的意愿,加强对手指动作和语言表达的训练。整整一天的时间,李老师都在细致地指导辰辰父母如何在家进行训练。她做评估指导不仅不收费,还请辰辰一家吃饭。临别时,辰辰的妈妈感动得泪流满面。在李老师的鼓励和指导下,辰辰的父母坚持带着辰辰做训练。如今,即将毕业的辰辰已经拿到了中专的录取通知书。 

  李老师认为,只有真正地从特殊儿童的视角去看世界,才会真正的理解特殊儿童,走进特殊儿童。她以充满智慧的教育、无比的爱心和耐心,帮助了一位又一位特殊儿童和他们的家庭。 

  20126月,爸爸带6岁的圆圆来做评估。圆圆很少说话,语言表达能力严重不足,自理能力较弱,评估中圆圆时不时地用手摸自己的屁股,李老师断定她需要去厕所,就带她到厕所。圆圆用自己的手接住一块大便,看了看,笑着拉住李老师的手,把大便放在李老师的手掌。李老师对她说:你今天的便便是什么颜色的?她无法用语言回答,李老师告诉她:黄色的,很漂亮哦!她满足地笑了笑,李老师接着告诉她:“今天的便便是圆形的呀李老师指着手里的大便引导她:手不是便便的家,便便的家是便池,我们让便便回自己的家吧!李老师把大便放进便池,并帮助圆圆把屁股擦干净、把手洗干净,出了厕所。经过评估,李老师认为圆圆是个典型的发育迟缓的儿童,提出“教育结合康复训练”的建议。圆圆每天上午在幼儿园学习和活动,下午到康复机构进行语言训练和认知训练,还到舞蹈班练习跳舞。一年后,圆圆的变化明显,各项能力都有了显著提高,顺利地上了小学。 

  20095月,一位长相清秀、名叫科科的2岁半男孩,来到了评估室。当时,医院的诊断结果是疑似自闭症。为了做出客观准确的评估结果,李老师对科科进行了7天的家庭追踪,经观察,李老师分析出科科最需要提升的是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后来李老师进行了为期2个月的教学。两个月后科科的进步非常明显,李老师让班上的一位大学生继续对科科进行辅导。科科的语言越来越丰富,后来顺利地上了小学,成绩很好,是班级的上等生。面对儿子的进步与变化,科科的妈妈又惊又喜,问李老师:李老师,自闭症儿童的干预效果居然可以这么好!李老师告诉她:“科科不是自闭症,只是语言发育迟缓,当初对科科的评分太过于主观。要站在儿童的立场解读这个世界,才是真实的、客观的。” 

  2006年工作至今,李老师深入到南京、南通、青岛、郑州、中山、乌鲁木齐、那曲等地的50多所特殊教育学校进行调研和无偿指导,教会了90多名特殊学校教师评估儿童和制定个别化的教育方案,先后为130多名来自不同地区的特殊儿童提供过无偿的教育评估服务,撰写了130多份评估报告,提出了1500多条教育建议及策略,用特殊教育的专业知识服务特殊儿童及其家庭。 

  是什么力量让李老师坚守在特教路上?李老师说,是共产党员绝不放弃的精神,是特教人的博爱情怀。 

  在教书育人的平凡工作中、在无私奉献的默默耕耘中,李晓庆老师也取得了一些成绩。近三年李老师发表科研论文7篇,教学研究论文3篇,副主编论著1部,参与编写论著3部,主持教改课题1项,主持省哲社科课题1项,指导大学生创新实践课题2项。2017年获得江苏省高校微课教学大赛(本科组)二等奖,2016年获得江苏省高校教学改革研究论文三等奖,2015年获得学院中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一等奖,2014年获得校青年教学大赛优胜奖, 2013年评为校优秀共产党员,两次被评为校优秀教师。 

责任编辑:耿美琳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