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师亦友 形若晶华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7-02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亦师亦友 形若晶华

——江苏师范大学教师谢晶晶先进事迹

  谢晶晶,女,1980年生,民盟盟员,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英语教师,兼职班主任。先后获得了2011年共青团徐州市委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2015年度、2016年度学院先进工作者,2016年度学院优秀辅导员,2017年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017年度校“巾帼建功个人”,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研究会优秀论文三等奖等荣誉。2017年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徐州市贾汪区第九届委员会委员。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科研论文7篇,主持科研项目2项。

  作为民主党派人士,谢晶晶老师能够积极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和领悟,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影响自己的学生。

  作为教师,谢晶晶老师热爱人民的教育事业,认真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主动加强师德修养,自觉做到为人师表。

  作为贾汪区政治协商委员会委员,谢晶晶老师积极履行自己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责,心系留守儿童的发展和在校大学生权益维护,积极通过提案拓展社会资源,为他们带来福祉。

    教学中善钻会研,科研中教研相长

  自2004年工作以来,谢晶晶老师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便投注了十分的热情,在教育教学中,她积极探索教育规律,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研究教学新模式。

  作为一名英语老师,她积极探索和应用适合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使教学过程从传统的逻辑分析讲授转变为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建构过程。如何使自己的课堂效果更优化?谢老师在教学方法上花起了心思,她采用任务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活动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主动学习、听说英语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无法坚持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每一个专业的学生学习上的 “老大难”问题,那如何使学生继续保持对英语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呢?“我会让学生去做task,然后让学生之间做出peer feedback。”谢老师口中的task主要是演讲和小组活动,peer feedback即同伴互评,每个task结束后,谢老师让学生们互相提出具体可取的建议,再给出自己的总结建议,如让学生注意演讲的主题、内容、语音、语速、肢体语言还有交流互动,慢慢的,学生们也能指出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了。一次,一个学生做完daily report,下课跑去找谢老师解答疑惑,谢老师开心地意识到,学生们真的对英语课上心了。

  《西游记》中的师徒四人居然说起了英语?学生带着树枝进课堂演起了一棵树?这些充满创意的表演出现在了谢晶晶老师的英语课上。原来,这是谢老师探索出的课堂展示教学法。40分钟的一堂课虽短,利用小组活动却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谢老师的小组活动鼓励学生以英文表演的方式展现却不局限于英文的主题,除了白雪公主、灰姑娘等国外童话故事片段被搬上课堂外,学生们的创造力被充分激发了出来,这就有了《西游记》与成语故事改编为小品话剧版的创意,“其实这也达到了我的目的,除了英语之外,我希望他们的特点才能也能展示出来。”谢老师浅笑道。谢老师希望自己的英语课留给学生们的印象是轻松愉快的,给不同的班级上课,她就会引入与学生专业相关的话题。

  通过专业的思考和不懈的钻研,谢老师探索出将专项训练和趣味测试相结合,课后自学、课堂展示和互评互学的英语教学方法,获得了师生的一致好评。

  在承担教学工作的同时,谢晶晶老师特别注重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得到了解决才是做科研的最直接目的。”谢老师这样表达自己对科研目的的理解,她认为做好研究的同时还应积极地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深谙这一理念的谢老师又将刚工作时的热情与专注发挥到十分,继续灌注到了科研任务中,在ESCI期刊《中国应用语言学》发表的成果就是最好的印证。该研究成果首次通过实验的方法把有指导的同伴反馈的方法运用于学生口语的习得,在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研究会2015-2016年度优秀论文评选中获得了三等奖。实践,认识,再实践,再反思,一系列研究的开展对于提高英语教学的实际效果、提高学生成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教学所得用于科研之中,科研成果又复归课堂实践,十四年来,谢老师专业教学与认真科研的初心始终不曾改变。

  答疑解惑的及时雨,口耳相传的“晶晶姐”

  “只要学生有需要,我随时都在。”谢老师认为,只要学生有疑惑,随时都可以向自己提问。为了配合学生的时间,谢老师有时会利用假期到学校里为学生解答问题,她十分注重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经常为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提供义务的课后辅导,这也使她所带班级的英语四级通过率名列同年级前列。在四六级复习期间,学生使用的练习资料比较多,为了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谢晶晶老师多次自己出钱给学生复印打印资料。她知道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家庭经济情况并不富裕,自己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让学生能省一分是一分,又何乐而不为呢?谢老师的细心付出都被学生们看在眼里,久而久之,学生们便习惯了亲切地叫她一声“晶晶姐”。

  第一次得到“晶晶姐”的称呼,还是谢老师带第一届学生的时候,那时的谢老师刚参加工作,与学生们只相差2岁,温暖细心、落落大方、共同话题,给学生留下这些印象的谢老师自然深受学生喜爱。从教十四年来,不知是一种魔力还是一份默契,这个称呼竟一直在不同班级、不同年级学生的口中相传,未曾断过。

  一个音乐专业的学生出于对英语的兴趣向谢老师咨询二学历的事宜,诉说了自己的担忧,谢老师结合她自身的实际帮助她分析了二学历和考级对她的学业发展的不同帮助,及时给予了中肯的建议。见女生稍微有了些方向,谢老师叮嘱她尽早准备英语四六级考试,点滴积累,不能考前突击。在教书辅导的同时,“晶晶姐”还经常给学生进行考研鼓励,多次义务给以往所教的学生进行考研英语辅导和帮助。15级有两位学生立志考研,在没有英语课的情况下,他们不约而同的想起了曾给自己上过课的谢老师,联系成功后,谢老师多次通过面授和QQ等方式对他们进行作文辅导和语法讲解;一位已经毕业的学生为了专心考研,放弃工作留在学校复习,谢晶晶老师知道后多次对他进行鼓励,并在学习生活上给予他帮助,最后使其成功实现了考研的梦想。面对学生在学习上的种种需求,谢老师总是这样留下一句“有问题随时联系。”

  学习中的引路人,留言册上的大主角

  “读书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这是谢晶晶老师的微信签名,经常用这句话自勉的谢老师也时常鼓励学生抓住人生中最宝贵的时光,在大学四年中充分挖掘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谢老师的眼中,学生没有好坏之分,只有是否努力,常人眼中,成绩好的学生学习主动性强,喜欢问问题,可她却偏爱成绩弱一点的学生,只因基础弱一点的学生更需要有人拉一把。那到底该怎么拉?对基础弱的学生指导一下学习方法可能就会有很大进步,学习动力不强的学生多些关怀与激励也许就能“浪子回头”,当基础差的学生做出了哪怕很小的进步都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这些就是谢老师的“拉法”。

  谢老师带的第一届学生中,有一个男生上课不带作业,一直处于不听不会的状态,老师通过课后与他的交流,发现他找不到学习的动力,便开始了步步引导:你有没有想做的事?或者对你有影响的任何人事物?只要能够让你对它产生一种学习的动力,哪怕一点点热情也是好的?男生没想到谢老师会和颜悦色地问自己,一时无从回答,于是师生二人便一直采用书信的方式交流,一个个细小的问题,一次次耐心的回复,谢老师于纸上答疑解惑,安抚了一颗年轻迷茫的心。

  课堂上,当发现学生们学习倦怠或不在状态时,谢老师就用她的亲身经历鼓励学生,她总是把每一位学生都看作自己的弟弟妹妹,从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给予指导,希望“弟弟妹妹们”在学习上少走弯路,成为具有朝气和活力的新时代大学生。热爱、关心、尊重、理解,这是谢老师对待学生的八字箴言,而这八字背后,我们看到了师生间互相信赖、尊重的和谐关系。正因如此,学生们眼中的谢老师没有一点架子,宛如一个邻家姐姐。

  “谢老师,我们特别喜欢你上课,虽然我们的成绩不太好,但是我们都很喜欢你。”“谢老师,当我给你写这个留言册的时候,宿舍的灯已经熄了,一想到不再有英语课了,心里十分难过。”“老师,感谢这2年的教导。”这些纯真的话语出自一本毕业留言册。谢老师带过的一届05级学生在毕业时每个人都自发给她写了信,谢老师清楚地记得那一页一页纸合在一起,被装订成了一本留言册。大学英语这门课一般上四个学期,谢老师经常会用自己的经历提醒学生好好学习,有时连自己都觉得太过唠叨了,但学生们其实是有所触动的,用心对待学生,就能够感受到心与心之间的交流,就能收获真实与温暖,正如这一本质朴却可爱的留言册。实际上,在这本毕业留言册背后还有一个小小的故事。给05级的学生上课时,谢老师提问了一位男生,那位男生正开着小差,便没有答出来。当毕业册交到谢老师手中时,谢老师发现那个男生在里面写了这件小事:“我当时在课上睡觉,我没想到老师会关注我们这些英语成绩不好的学生,并且还提问我,连我自己都放弃了,可是老师您却没有放弃。”时间已经过去了2年,谢老师早已忘记了课堂上的提问,但也就是这一件小事,这经久而成的习惯,使学生有了不一样的感悟。一次小小的提问,充分体现出了教育二字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

  谢老师说:“每带一届学生,最后一节课总是让我难忘。”每当最后一节课结束时,学生们总是对这一位邻家姐姐般的老师依依不舍,有的女生甚至满含眼泪,虽然这些学生们知道可以在校园里见到谢老师,但终究是再没有她的课能上了,怎能不难过呢?谢老师翻看着学生们自发写给她的留言册,在那字里行间仿佛看到了每一位学生的笑脸,这一刻,她的嘴角露出了浅浅的微笑,心里是满满的充实。

   学生的“女神”班主任,秘密花园的守护者

  教书必须育人,在教学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学生德育的培养,把春风化雨的力量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中去。担任班主任工作期间,于大处,谢晶晶老师结合大学生在学校生活的常见问题进行活动设计,让远离家乡的孩子们感受到了大集体的温暖。于小处,谢老师则细致入微地呵护着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守护着每一位学生心灵深处的秘密花园。

  谢晶晶老师在课堂上最爱看到学生探索求知、闪闪发亮的目光,那使她知道学生在跟着她的思路走,而习惯观察学生的她也正是通过一个眼神发现了一位学生的问题。谢老师所带班上的一位女生在大一时学习积极性很高,课上积极参与,主动回答问题,给自己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但到了大二,这位女生的学习状态却发生了很大改变,课上的目光十分空洞,不仅学习不积极,情绪也显得很低落。谢晶晶老师感觉不对劲,就在课后将她带到教休室谈心,一谈便发现她由于感情上的波折,对学习和生活的热情都受到了打击,开始消极厌世。面对既不愿意和同学倾诉,也不愿意和都是中学教师的父母说的女生,谢老师决定先让她对自己敞开心扉。她多次对这位女生进行开导,规划未来,鼓励她找回真正的自我。为了更好地帮助她走出困境,谢老师还专门联系了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对她进行纾解,私下里又和她们当时的系主任老师沟通了情况,让辅导员值班的时候密切关注,在长达一个月与谢老师的反复沟通和多方帮助之下,这个女生渐渐重拾了自信。谢老师不知道如果没有自己与女生的谈心,这个女生会怎么样,也许她会通过其他力量渐渐走出困境,但既然自己看到了知道了,就应该尽可能地帮助她早日走出困境。

  有一天,班上一位女生的父母晚上九点半打来电话,说孩子最近情绪反复无常,不愿意与家长交流,打电话不接,发信息也不回。家长心里万分焦急,可又远在外地,万般无奈之下打来电话向谢晶晶老师求助。谢老师知道后,立即通过该女生的室友和班上其他学生的反馈了解情况。原来,这位女生在学习上因为挂科而心情烦躁,临近毕业感到困惑迷茫,而父母因为工作忙不够关心自己,就对他们产生了抵触情绪,不愿与他们沟通。原因一理清,谢晶晶老师便多次去到宿舍找她谈心,同时还通过电话和她的父母沟通,通过对双方悉心真切的开导,谢老师最终让这位女生解开了对父母多年的心结。

  大四上学期,临近毕业和考研,班上一位学习非常刻苦的女生想请假坐夜车回家,却怎么也不肯说出理由。出于对学生安危的考虑,谢老师拨通电话向女生的家长进行确认,几经询问得知,这位女生家里忽然遭遇变故,母亲由于做过手术,身体十分虚弱,正在上初中的弟弟又不幸离世,对于一个农村家庭来说,一切犹如晴天霹雳。这位女生悲痛欲绝,无心学习,既心痛弟弟的离去又担心母亲的身体,心理承受着极大的压力和苦楚。谢晶晶老师默默听她倾诉发泄,一时也忍不住陪她一起掉下眼泪,但很快,谢老师冷静下来,用慈母般的语气对女生进行鼓励,安慰的言语在巨大的伤痛前也许显得苍白,但至少能使人在绝望中找寻到一丝希望。在谢老师的陪伴和鼓励下,这位女生变得坚强起来,不再消极度日,并顺利毕业。

  行业中的鼓励型,平淡中的匠人心

  无论是带大学英语还是班主任,谢晶晶老师都只有一个出发点,就是鼓励学生多找自己的亮点,从不同的方面挖掘一个不同的自己,俨然一位“鼓励型”的老师,当然,这鼓励也要拿捏有度。在谢老师带过的诸多学生中,一个学生虽然挂过科,但在动手能力方面特别强,做的模型在全国都拿到了奖项,谢老师对他发展自身兴趣十分支持。可一次查宿舍时,谢老师发现这个学生凌晨一两点还不在宿舍,原来他要代表他所在的社团参加一次全国性的比赛,时间比较紧就在社团办公室连夜赶做小车模型。谢老师虽然鼓励学生发展兴趣爱好,但仍然批评了这个学生,一来不睡觉做小车模型对身体是一种伤害,二来夜不归宿违反了宿舍规定,正是这严宽结合的鼓励,方给予了学生正确的指导。这样稀疏平常的小事还有许多,它们无一不透出了一名教师对学生点点滴滴的关怀。

  谢晶晶老师总是谦虚的认为自己作为班主任不是很专业,但她在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上却用足了心思。学生离开家到外地上学,面对陌生的环境,有很多方面需要适应,她希望自己能够像学生的朋友一样,帮助学生从原来的依赖性走向真正的独立性。谈及自己的职业理想,谢老师并不追求成为多么伟大高尚的教育家,只求在平淡中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既然选择了师范为职业,就要把它做好,就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这些看似平凡的大道理中,蕴藏着一颗锻造人类灵魂的匠人心。

  2017年,谢晶晶老师当选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徐州市贾汪区第九届委员会委员。作为政协委员,每年都要提出提案,谢晶晶老师的提案仍从关心学生的角度出发,立足为在校大学生争取权益,这也成了谢老师工作中的一个亮点。

  谢老师第一次提出的提案是给在贾汪校区附近的学生建立一个医疗机构,虽然经考察,由于提案实施难度较大而没有立案,但谢老师得到了回馈并从中汲取了经验。今年1月份,谢老师再度在与学生相关的利益上展开思索。苏师大科文学院即将在潘安湖建立新校区,成为目前潘安湖附近的第一所大学,因此许多方面都待开发。对于学生来说,潘安湖景区就像新校区的后花园,但潘安湖持收费制度,持学生证可行半价,对大部分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来说,如果未来生活在新校区,去潘安湖的次数肯定比较频繁,半价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是否能够帮助他们在半价的基础上再争取更大的优惠呢?如此一来,学校艺术专业的学生可以经常进入景区写生,其他专业的学生还能自由取景或寻找素材,潘安湖可以在景区的基础上发挥更大的功能,成为一项学习资源。总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再结合教育工作者的特点,谢晶晶老师收获的不仅是一项成功的立案,更是一份认可。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就上下而求索”,谢老师说:“工作就是我的生活,学生就是我的朋友,我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我只是用心对待我的工作和学生,并且将尽最大努力继续这样做下去。”

 

责任编辑:李朋飞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