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满流苏幄,相迎问醉无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7-02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香满流苏幄,相迎问醉无

——徐州医科大学教师刘苏先进事迹

  有一双手,查体问诊,麻醉穿刺,手法温柔娴熟。

  有一双手,日复一日,挥动教棒,永不言疲惫。

  有一双手,翻阅书籍,孜孜以求,医学路上披荆斩棘。

  这双手,医治了无数患者的病痛,帮助了无数年轻人成长进步,培养了无数优秀麻醉医生。它无声地写就岁月的荣光,刻下骄人的业绩。

  这双手,属于“苏姐”——徐州医科大学麻醉学院刘苏老师。

  医者:“让手术更舒适,让生命更安全”

  刘苏老师说:“能让病人感到无痛,是学麻醉的人感到特别幸福的事情。”身为一名麻醉医生,她时刻以“让手术更舒适,让生命更安全”这句话来砥砺自己。麻醉是一项高风险的临床工作,刘苏老师面对病人,全程呵护,事无巨细。术前亲自访视,通过问诊和查体,结合病历详细摸清楚病人身体状况,努力将麻醉风险降到最低;麻醉诱导时操作温柔,患者浑然不觉间便沉沉睡去;术中时刻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分秒不曾懈怠;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认真解答病人疑惑。正因为刘苏老师的全面护航,许多危重病人平稳安全地度过手术乃至整个围术期。

  2017年5月,徐医附院新生儿科接到一名刚出生10天的早产弃婴,因脑积水要做脑室腹腔分流术。因是早产儿,各脏器功能都未发育完全,体重才2公斤,这对麻醉医生的挑战是巨大的。刘苏老师术前多次去访视患儿,与儿科以及神经外科医生讨论治疗方案,术中她精确计算每种药物的用量和液体的输注速率。为了防止患儿低体温,她不仅给患儿使用了电热毯,还将手术室温度调高,她说:“我们热点不要紧,不能把小可怜(患儿)给冻着啦。”术中,因为没有合适的呼吸机,刘苏老师手术全程手动控制患儿呼吸,一个多小时坚持下来。此外,因为该患儿是个弃婴,没有家人,刘苏老师把儿子的几罐奶粉送给了这个患儿,她说:“所有的孩子都是天使,都应该得到相同的关怀与照顾。”

  师者:不求回报的三年,赢得学生集体深鞠躬

  除了是临床一线的麻醉医生,刘苏老师还有一个重要的身份,徐州医科大学麻醉学院教师,硕士生导师。她深知:“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但教师如果没有扎实的教学技能,空有一腔热情是没法完成教书育人这一使命的”。她潜心研究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采用病例分析教学、互联网+教学以及小组协助教学等不同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和综合运用能力。她经常在家模拟课堂教学,她的亲戚、朋友、儿子都曾当过她的“学生”。学生徐超说道:“刘老师的课新颖独特,与实践结合度特别高,上她的课每次都能学到新东西。记得有一次刘老师把课程内容写成病例,供同学们分组讨论。待大家回答后,她再揭晓答案。因为上课的内容特别有趣大家都不愿意下课,所以我连厕所都忍住没去就怕错过被揭晓的答案。”

  在学生的记忆中,刘苏老师时常会为了一场满意的授课翻遍文献,备课到凌晨;会因为被学生认真听讲座的热情所感染,而忘了时间与学生交谈至深夜;也甘愿患着感冒拖着鼻音为学生作一个讲座,只为第一时间分享自己在专业方面的学习心得。刘苏老师在教育事业上的无私奉献,赢得了学生们的信赖与感恩,在学生中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实验难题先别愁,刘苏老师帮你修”。同学们遇到实验方面难题,总会想到求助于刘苏老师。“刘老师细心地修改方案,给予方法指导,妙手一修、一点,我们的症结就解了。”学生王秀丽笑着说。

  “在医院和学校没有硬性要求的情况下,刘老师牺牲个人时间每周二召开研究生座谈会,及时分析和解答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分享自己在临床工作中的经验和做法,我们不仅收获了知识,更收获了感动。”王秀丽回忆,“2017年年底的一次座谈会,我们进行年终总结,同学们谈起实习与收获,一种感激涌上心头。突然大家集体起立,向刘苏老师深深鞠了一躬,我至今还能回忆起刘老师错愕但充满温暖的带着点点泪光的眼角。”正因为深受爱戴,刘苏老师被学生评为“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长者:暖心“苏姐”,学生的及时雨

  在学生们的口中,课堂外的刘苏老师更像是一位平易近人的家长。“在我心里,刘老师就像一个暖心的大姐姐。”学生季云晶说道,“去年我突发阑尾炎,手术前我都没告诉刘老师,进手术室后可紧张了,这时刘老师来了。记得当时我紧紧拉着她的手,意识里她俯下身子一直在安慰我说不怕不怕。”

  据一位不愿透明姓名的同学口述:“2017年我因学业和工作压力大,精神抑郁,一度去看过精神医生。正在失落难过的时候我拨通了刘老师的电话,当时老师在外地出差,她在电话里和我聊了两个多小时,悉心地开导鼓励我,当时我就觉得释然很多。她回来后多次找我谈心,对我关心备至,在她的帮助下我最终摆脱了抑郁。”

  “当同学们生活上有所状况时,老师总如及时雨般提供一些帮助,这时她就是一位温暖的长者;当同学们心里有所症结时,大家也会主动找老师征求意见,这时她会变成温柔的倾听者。” 这似乎是学生们对于刘苏老师的一致看法。她会自己掏腰包帮助学生申请专利、发表论文;会给值夜班的学生准备生日惊喜;会为研究生争取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政策待遇,与领导据理力争……“美丽”、“温柔”、“博爱”,学生们亲切地称她为“苏姐”。

  学者:“学习其实并不值得去歌颂,本应该是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

  除却学生的赞誉和认可,刘苏老师在教学、学术、科研等方面都取得了过硬的成绩:全国首届《麻醉学》独立开课讲课比赛二等奖,第六届全国医药卫生专业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三等奖,江苏省病例演讲比赛一等奖,华东六省一市病例演讲比赛一等奖,全国“我与围术期医学”演讲比赛二等奖;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课题数项,发表SCI论文20余篇,累积影响因子超过100分;先后担任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麻醉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麻醉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江苏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为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333工程第三层次人才,江苏省科教强卫工程青年医学人才。

  尽管荣誉加身,刘苏老师却更加严格规定自我学习时间。不管多忙,她都坚持每周翻阅至少10篇文献;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疑难问题,随时查阅书籍,当天做下记录。学生们表示:“刘苏老师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活到老,学到老’,在她的感染下,同学间也形成了竞相学习、奋发向上的浓郁氛围。”而对此,刘苏老师却表示:“学习其实并不值得去歌颂,本应该是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

  香满流(刘)苏幄,相迎问醉无。这一句谐音的诗行,恰印证了刘苏老师在学生心间的地位。就像灯下的夜祷,就像叠韵的诗辞,就像花开的春日,就像沐雨的清明,无论为医者、师者、长者、学者,她都用双手辛勤耕耘,从而收获了学生心目中最美的模样。

责任编辑:李朋飞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