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青春和热血点燃志愿服务之光

——太湖创意职业技术学院教师陆智敏先进事迹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6-29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用青春和热血点燃志愿服务之光

——太湖创意职业技术学院教师陆智敏先进事迹


    陆智敏,男,中共党员,江苏如皋人。太湖创意职业技术学院青年志愿者指导老师、党政办公室秘书。2014年担任南京青奥会宁外志愿者大队大队长;2015年、2016年担任无锡市太湖音乐节志愿者总队长;2016担任巴西里约奥运会、残奥会中国志愿者服务队队长;2017担任江苏发展大会(无锡)志愿者指导老师;2017担任第二届江苏志交会志愿者负责人。

    陆智敏老师热爱公益,早在2010年,陆智敏老师就开始了他的志愿之路。当提及志愿者服务的辛苦与繁忙,陆智敏说:“辛苦是难免的,如果畏惧就不会参与了,志愿忙碌的意义远大于那些‘苦’。” 经常参加社会各大公益活动的陆老师常常带领学生参加各项大型志愿者活动,做出了不少贡献,受到从中央到地方的领导的赞扬。

  青春永不散场,放飞志愿梦想

  南京青奥会,2014816日在中国南京拉开帷幕。青年们为青春高歌,畅想未来,中国梦、世界梦、青春梦,交织出绚丽多彩的梦想之光。 

  从精心准备到真正开始,从点滴小事到万众瞩目,青奥会凝聚了众多中华儿女的心血。这场在南京举办的庞大盛会,自然离不开众多默默支持青奥会的“小青柠”们。他们以真诚的微笑和周到的服务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用青春热情塑造南京和江苏美好形象,为青奥会成功举办作出了积极贡献。 

  2014年,陆智敏老师向第二届世界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南京青奥会)递交了志愿者申请,通过一次次严格选拔,陆智敏老师从万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顺利成为一名南京青奥会志愿者,由于其出色的表现最终被选拔为宁外志愿者大队大队长,负责管理、协调、考核200多名来自除南京外江苏省内的12地级市以及北京、上海、成都、西安、广州、合肥、武汉、上海地区的青奥会志愿者。 

  当提及准备青奥会各项事宜的辛苦与繁忙,陆智敏老师说:“辛苦是在所难免的,如果畏惧就不会来宁了,这份使命的意义远大于了那些‘苦’。”做为大队长,陆智敏要负责宁外20个地区志愿者的管理与协调工作。每天早上六点多就要起床,去不同的安检口接待外宾与运动员,经常几个安检口来回跑,最累的时候,每天服务近20个小时。曾经有段时间,接待团队特别多,连续好几天睡眠不足5个小时。就是在这样的工作强度下,陆智敏老师仍坚持微笑着接待每一位参加青奥会的成员。那一刻的微笑,被誉为“中国第一抹微笑”。虽然辛苦、繁忙,但是却没有磨灭他一颗热情奉献的心。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哪里需要我们,就去哪里,不怕辛苦,不畏劳累。” 

  在开闭幕式期间,陆智敏老师作为志愿者代表,受到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以及原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秦宜智的接见,总理对其志愿者精神给予了高度赞赏。开幕式期间,陆智敏还作为志愿者代表向秦宜智书记赠送了南京青奥会纪念邮册。2014年被评为第二届世界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优秀志愿者、第二届世界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明星志愿者。 

  一份使命,一份责任,一份文化的传递 

  人生应该不断的拼搏进取,一次哪够,只有不断努力,才会活得更精彩,每次的努力收获的都不一样。”或许他并不需要别人的回答,这个问题原本就是问他自己的,正如他所说,不断的拼搏进取和真情的付出,是他的使命和责任。 

  北京时间201686日上午7时,第31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马拉卡纳体育场盛大开幕。在世界聚焦巴西的时刻,陆智敏老师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志愿者用自己的微笑服务和辛勤汗水默默奉献,向全世界展示最美的中国志愿服务名片。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陆智敏老师是承载着一份责任、一份使命的,带领着数百名志愿者踏上了飞往巴西的征程。这次他作为巴西里约奥运会、残奥会中国志愿服务队队长,意味着会比以往付出更多的汗水,担起更多的责任。这次的征程不仅代表着他个人,代表着学校,代表着教师,更代表着中国教育事业里志愿精神。 

  奥运会期间陆智敏老师还代表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北京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中国志愿者向日本东京奥运会组委会官员赠送北京奥运会志愿服务纪念画册。这不仅仅是一本画册更是一份文化的交流。 

  2017年,陆智敏老师又带领着无锡高校大学生志愿者协助无锡市宣传部、文明办出色的完成了江苏发展大会(无锡站)、江苏省第二届志交会的志愿服务工作。 

  教育事业不仅仅是课堂书本式的灌输,课后理论的实践,当代大学生更缺乏的的是一种奉献精神,他们需要积极参与到各项志愿活动中来。作为高校教师,我们更有这份责任和义务,以身作则,积极引导更多的大学生尤其是大学生党员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在志愿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学到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还能促进自身的德智美体更全面的发展,更能使得人生价值进一步升华。 

  陆智敏老师说:“分享青春,共筑未来”,志愿服务是一个放飞青春梦的舞台,但它不只属于年轻人,更属于每一颗年轻的心,青春永不散场。在教育的舞台上,将志愿精神与教育事业相结合,青春的梦想将飞得更高、更远。 

责任编辑:李月昭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