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类课程 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

作者:吴锡平 发布时间:2020-01-06 来源: 《江苏教育报》

  ■扬州大学 吴锡平

  充分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构建思政课与其他课程协同育人的工作机制,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机统一,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立体化育人转型,正在成为高校重要的实践与探索课题。一般来说,人文社科类课程较容易获得丰富的思想政治资源,理工类课程以科学原理阐释、工程技术应用等自然科学的知识与技能传授为主体内容,可以通过挖掘具有共性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其有机融入教学过程,实现“课程思政”。

  介绍专业发展历史,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人类关怀

  每一门理工类课程,其所讲述的专业知识、涉及的行业和职业都有从无到有发展变化的历史,既隐藏着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艰辛探索与不懈实践,也包含着国家民族盛衰兴亡的奥义和文明传承赓续的密码。学科史的讲授要放在中国史、世界史的大背景下,以“大历史”的史观考察其变迁与发展。“课程思政”要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讲述,回顾这一学科在中国的发展历程,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发展历程的艰辛、民族国家繁荣进步的来之不易、党的领导的英明果敢,古今对比,中外映照,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家国情怀。

  专业任课教师要善于挖掘、利用学科发展历史中有担当、有作为的典型人与事,通过课堂讲授、音影资料播放、实地参观访问等形式,将其有机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要通过对历史的回溯引导大学生认识到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通过今昔对比,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历史使命感和奋发进取心,教育新时代的青年学生要勇担时代使命,学好专业知识,提升综合素养,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新时代大学生除了要有家国情怀,还要有人类关怀。要能拓展国际视野,做好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接力者,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

  结合专业伦理教育,

  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责任意识

  大学生毕业后都将走上社会,从事各类工作,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既是就业竞争力的核心要件,也是人才应具备的内在素质。每门理工类专业课程都有相应的伦理价值规范,将其融入专业学习中,培养学生知晓从事本专业所应遵循的价值观念、伦理原则和行为标准,对专业活动做到心有敬畏、行有所止,成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专业伦理教育,着重培养大学生在专业中应具有的伦理意识、遵循的伦理原则、表现出的伦理态度、做出正确的伦理决策并实施正确的伦理行为的能力。理工类专业伦理教育的内容除了培养学生责任主体意识,尊重生命、尊重自然、遵守社会规范等普遍性内容,还需结合所学专业,将其置于当下所处的现实环境下,在世界视野、现实关切、未来指向等维度中,拓展其所面临的伦理难题、挑战和困境,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形成正确的伦理价值判断。理工类课程的开课第一讲,可将本专业的伦理知识作为主要内容,开宗明义,予以阐发,让学生在专业课程刚开始时,即能接受伦理知识内容的学习。

  加入形势与政策内容,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

  推进“课程思政”,也需要在专业课程中加入形势与政策内容,通过介绍本专业以及国际国内相关产业所处的发展背景、发展形势、发展动向,本专业发展趋势、国内外发展水平对比等,引导学生确立竞争意识,培养创新精神。

  专业课程中的形势与政策教育,要将本专业面临的竞争形势、创新态势,国内外的产业布局、政策、优势比较,学科交叉融合的趋势走向、国家战略布局、行业发展前景等内容纳入其中,既保持世界视野,又强调本土意识,让学生更加明晰专业发展的走向与坐标。除了课堂的知识讲解,还可以融入见习实习、社会调研、专家报告等教学环节和过程,让学生加深对国情、社情、行业境况等的感性认识和了解,培养学生敢于拼搏、敢为人先、敢于超越的竞争意识,提振攻坚克难的斗志与勇气。

  通过对世界情势和当代中国国情的学习和把握,可以让大学生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意识到全球化条件下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对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性,以及自己确立职业方向、做好生涯规划、追求远大志向所应具备的专业素质与创新品质。通过实操训练、试水创业、科创实践等教学形式,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激发其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让“课程思政”过程成为滋养学生创新精神、夯实创新底蕴、塑造创新品格的过程,从而助力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和创新品格养成,以利于创新型人才的成长。

责任编辑:陈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