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塑匠心,“陶”冶人生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6-05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泥塑匠心,“陶”冶人生

——常州市博爱教育集团龙锦小学教师王海岩先进事迹

  走进博爱、龙锦校园,你就能看到陶艺长廊,一股文化气息、生活痕迹夹杂着个性创意围绕着你,或流光溢彩、或土色可沁,肃穆而立的作品透露出孩子们与人类文明碰撞的火花,那是他们美好的校园生活、快乐的童年趣事,异想天开的憧憬,这就是出自我校王海岩老师和他孩子之手的陶艺作品。

  他说:玩泥是孩子的天性,陶艺活动最能激发他们的个性和创造力。
  他说:孩子的率真不是不轨,每一件作品都有它特有的土壤,只有探其因,才能结其果。他总是去寻找他们的亮点,把它吹亮,变得光芒四射!
  他有一双“幸运皮鞋”
  思想的行走、忙碌的脚步、不拘小节的撸起袖子……,他有双“幸运皮鞋”
  为了上好一堂课,他当起清洁工。学校在市中心,每次泥料进校只能是晚上七点以后。陶艺教室在五楼,没有电梯,一块20斤重的塑料袋装软泥巴搬得人死去活来,搬到准备室后,要小心装入塑料袋密封保存。每堂课下来,使用过的泥要洒水保湿,每天下来,教室水磨石地面上总会有泥灰要洒水拖地。淘汰的干坯作品不舍得扔,在塑料桶里浸泡成烂泥,再扒出来,翻翻练练至不粘手后循环使用……。他的皮鞋上、衣服上、指甲里也经常带泥,春秋两季干燥,手上皮肤就像农民那样皴得毛乎乎的,算算近二十年来几千堂陶艺课的课前准备、课后整理工作,他总是亲历而为,源于责任、勇于担当,不容易!
  为烧制一窑作品,他成了烧窑工。为了有效利用窑内空间,要反复凑高度调整。釉烧作品要二次烧成,釉料准备、施釉过程极是麻烦。最头疼的是烧制气窑,因为几个小时下来两瓶煤气气压不够,需要从百米外的热水烧制间不停的拎水升压、晃动。更可怕的是有次煤气中毒,当时加大进气阀和出气阀就是不见升温,反复熄火,人头痛得晕乎乎站不起来,最后终于艰难地挪到门口才转危为安,事后请宜兴师傅来一看,原来是烟囱转弯处被塞,清理出一大筐铁锈。为了获得烟熏效果,还在窑里烧香樟树、塑料瓶等。气窑烧制虽然劳累,但是经不住窑变诱惑,一切的艰辛都被作品出窑的瞬间驱散了。王老师烧了100多窑作品,烧制记录本上对不同温度的呈色效果都有详细记录,不断试验、不断掌握,不容易!
  他有个外号叫“王老吉”
  知识丰富,幽默激情,创意无限……,同学们都喜欢上陶艺课,都喜欢“王老吉”
  1.为建立本色课堂,他是魔术师。王老师的课堂轻松幽默,做个汉堡叫“八宝常州王老师汉堡”,大家堆叠成塔,切割成柱,可好玩了。他三下两下就能捏个鹅、恐龙、大象等动物,弯弯脖子和腿就活灵活现了。捏个泥人摔一下就变样了,拿块破抹布包裹住泥巴挖呀抠呀就成了太湖石,王老师的花样可多啦。他能与怕动手、怕脏手的孩子通过泥巴造型游戏随心所欲地交流,激发他们动手创造的乐趣,能让“瞎玩泥、捣蛋鬼” 发现自己的闪光点,转身投入创作。孩子们可能不知道,其实那只鹅他至少做过上百遍,那向下弯曲前伸的脖子是从孩子那里学来的,教学相长,日积月累,智慧之心,不容易!
  2.为培养核心素养,他是孩子王。玩泥是孩子的天性,他和孩子们一起进行泥浆浇筑、拉坯施釉等创作活动,开展陶艺节、博爱奖杯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多次带领学生参加景德镇陶艺夏令营,去上海、苏州、无锡、宜兴等地参加陶艺教育成果展。他和孩子们一起炼泥、搬泥、装窑、打扫教室,绞尽脑汁因地制宜布置校园,在劳动中体验生活、培养意志。他和孩子们一起利用十多天暑假到延陵路上写生家乡建筑、风情,在写生中走进社会、积累素材。他说:我小时候在农村长大,那真是一个适合儿童成长的环境!泥巴是一种自由表达个性思想的玩具,是小学阶段推进劳动技术教育、创新教育、科学启蒙、美育与文化艺术传承教育等综合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我有责任让孩子们回归自然,快乐地学习,哪怕自己苦点累点,此心此情,不容易!
  他是同事眼中的“王大师”
  个性、钻研、低调、男神……我们的“王大师”
  为做好一件作品,他成了匠心人。王老师靠自己不断地实践摸索,努力完成了从一个普通美术教师到全国优秀陶艺辅导教师的华丽转身。个人作品获得全国“迎世博”“迎奥运”“崧泽杯”“周庄杯”陶艺大赛一等奖,被吸纳为常州市雕塑家协会会员。他多次自费利用节假日去宜兴、杭州等地参观名师工作室和博物馆,聆听常博大讲堂等相关艺术讲座,由此追寻到与大师面对面的学习机会。陶艺工具的创新也是他的关注点,家里的牙刷、木梳、碗垫、鸡蛋盒等废旧材料,树叶、麻绳、编织袋等路边垃圾也会让他驻足。艺术来源于生活,时刻关注创新,费尽心思、耗尽心血,业余选手做出专业作品,不容易!
 为出好一本教材,他成了摄影师。创意无时不在,好多作品也许不够稳固,也不见得每件作品都能烧制,因此他用相机及时记录。有时一件泥坯作品要从不同角度拍摄,得小心翼翼地搬来搬去组合,有时为了拍摄制作步骤范例,有时为了拍摄教学活动场面,拍坏了家里两台佳能相机。他尝试编写校本教材,学会了使用Photoshop软件进行图片处理和排版设计,以便随时进行修改。通过学习提高,他还自行设计师生陶艺作品台历、陶艺笔筒礼品包装盒给印刷厂印制,学校陶艺版面设计等也由此自力更生,激励他的是孩子们对陶艺的喜欢,激发他的是追求尽善尽美的办事风格,由此他也成为了区摄影协会会员,不容易!
  为传承陶艺文化,他成了拓荒者。2001年开始我校创建陶艺特色,因为学生作品的生活化,受到省教研员徐淳的关注,参与省美术教材编写,书中大量运用了我校学生作品。2006年深化课程改革以来,他带领三位美术教师一起参与师生作品比赛、课堂教学比赛、论文和课题的研究,成为全国陶艺课题实验学校。他编著的陶艺校本教材、录像课荣获全国一等奖,在各项陶艺比赛中有600多位同学获奖,其中全国一等奖的有24人次。2018年被评为第二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这是江苏唯一的陶艺学校,由此学校也被授予全国“人美美育学堂”、市小学美术学科基地。2009年起王老师担任省中小学陶艺教育中心副秘书长,组织“十一五”全国陶艺课题江苏片16个子课题课堂教学比赛、师生作品比赛及研讨会,应邀参加在景德镇举办的全国陶艺工作研讨会,参与多所学校的陶艺创建工作,被常州市青少年宫聘为校外辅导员。硕果累累,辐射周围,不容易!
  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陶埏》记载:制瓷“共计一坯之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其中微细节目,尚不能尽也。”古人一道工序一拨人,分工精进,他独揽冒进,发现了陶艺作品的魅力和陶艺教育的价值,通过建立本色课堂,传承紫砂陶艺。王老师身体力行,独守匠心,努力诠释“博爱教育”真谛,带着孩子们一起沉醉在美的天地,在那一份热土与水火交融中让每一朵蓓蕾迎着朝阳,用沁人心脾的馨香温暖着、绽放着他们的幸福与梦想。
(常州市教育局选送)

责任编辑:孙佳明

上一篇:大美随形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