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恒久比天长

——淮安市纪家楼实验学校教师张慧先进事迹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6-05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自己捐的一点骨髓能救一条人命,觉得值得。这时候跟她一起感受人间的温情,一起感受生命的延续,心里非常开心,也很激动。”

  1996年9月,凭着对教育事业执着的热爱,她来到了淮安市纪家楼小学。23年过去了,在清浦教育这片沃土上,她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用爱心和汗水谱写了一段人生最美的乐章。白云奉献给蓝天,长路奉献给远方。她说自己是一名人民教师,就要把自己奉献给党的教育事业。23年来,她始终坚持着当初的诺言,无怨无悔。

  她就是“淮安市博爱使者”“淮安市三八红旗手”“淮安市优秀辅导员”——淮安市纪家楼小学音乐教师张慧。

  “我从没想到这种事会落到我身上,是光荣,是幸运,也是一次奇遇”

  2007 年5月9日,对于张慧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天。上午,她连续上了两节音乐课,累得真想做下来好好休息一会儿,就在这她接到了省红十字会的电话,告诉她与一名外地白血病患者血样初配成功。这个消息一下子让她惊讶得兴奋得说不出话来。原以为采集造血干细胞这样的事,不过是一次平常的献爱心罢了,怎么也想不到竟与这名外地素昧平生的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太巧了!短暂的惊讶之后,她冷静了,是啊,自己能与另一个人在茫茫人海中相遇,既是巧合也算是一种缘分吧!特别是自己能捐献一些骨髓延续他人的生命,这对善良而美丽的张慧来说,又是人生中一件多么光荣而有意义的事啊!

  回家后,张慧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爸爸妈妈、公公婆婆、还有老公和儿子。开始,亲人们担心捐献会给她的身体造成伤害,坚决不同意。妈妈摸着她的头说:“孩子,捐献是好事,可我不能看到你受伤害啊!”老公拉着她的手说:“我不能让你离开淮安半步!”七岁的儿子依偎在她的怀里,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这一切让张慧犹豫了,可她想到自己能挽救另一个人的生命,这又是多么高尚而难得的善举!自己平时一直都乐于助人,乐于奉献吗?为灾区捐款捐物时,走在最前面;学生患了重病,带头前去看望;对家庭困难的学生,想方设法申请支助,提供一切帮助。这一幕幕像电影一样浮现在她的脑海里,而这次是一次多么难得的机遇,它关系到一个人生命的延续啊,想到这里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救人一命,义无反顾!于是她便把从单位里学到的有关捐献骨髓的知识讲给亲人听,又清学校领导和区红十字会的领导一起做工作,终于把亲人们的思想做通了,消除了他们的疑虑,获得了亲人们的理解与支持。所以当5月24日,省红十字会再次打电话来时,张慧作出了人生中最难忘而自豪的一次抉择:去南京!去捐献!

  “我做的一切真的不算什么,再多的苦与痛都是暂时的,能挽救他人,真的很值得!”

  2007年9月8日,张慧在父亲、市区红十字会相关领导的陪同下踏上了爱心之旅。在南京的那些日日夜夜也成了她终生难忘的日子。亲朋好友无数的电话和短信给了她莫大的鼓励和信心。其实这时候张慧最想念的还是在淮安的儿子。9月10日,儿子打来电话,刚听到儿子的声音,泪水就不断地往下掉。儿子在电话里读才写的有关教师节的作文,听到一半,她就哽咽不止,儿子最后用响亮的声音说:“妈妈,祝你教师节快乐!”

  9月12日,上午就要手术了,张慧早早就醒了,此时特别想妈妈,忍了几天的泪水不由自主地又淌了下来。7:30医生为她做好了手术前的准备,8:50手术正式开始。这次手术一共经历了5个小时,虽然等待是漫长的,但是各项指标都很正常,而且良好,因此捐献非常成功。下午手术结束后,她终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既为患者感到庆幸,也为自己感到骄傲和自豪。苏霍姆林斯基说:“爱,首先意味着奉献,意味着把自己心灵的力量献给所爱的人,为所爱的人创造幸福。”张慧,这位平凡的女性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教师的人格力量。9月13日,张慧一行从南京启程回家乡,她的学生举着鲜花,拉着横幅,列队欢迎她的归来,就连她家院子里的邻居也都自发地加入到欢迎的队伍里,那场面让她感动得热泪盈眶。她在当天的日记里曾这样写到:“这是我人生中最高尚、最有意义的事,不求任何的回报,我相信,好人会一生平安、幸福的!”

  “我从没想过那些荣誉,只想做自己应该做的事“

  由于她是淮安市首位女性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她的善举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省、市、区很多媒体都相继作了专访和报道。各种荣誉也纷至沓来。省红十字会授予她“博爱奖章”,淮安市红十字会和妇联分别授予她“博爱使者”和“三八红旗手”称号。面对这些荣誉,张慧总是谦虚而低调地说:“我做了这么点小事,没想到国家却给了我这么多的荣誉,今后一定要好好工作,回报祖国和人民的厚爱。”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平常的工作中,她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为了排练节目,经常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加班加点,为学校获得很多荣誉。在担任校辅导员后,更是兢兢业业,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少先队员。

  2012年,张慧作为清浦区第一批下乡支教的骨干教师,来到了清浦区最南端的和平电站小学,一待就是两年。两年来,她不辞辛苦,每天早出晚归,从未教过语文的她,第一学期没考好,她就虚心向老教师请教,利用午休的时间钻研教材、给孩子补习,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二学期她一举夺得乡第一的好成绩。除了教语文,平日里她也带孩子们唱歌、画画、学做操,一个星期要上近20节课,从不叫苦叫累。她不仅引领孩子们走进美妙的艺术殿堂,更是在课后给予孩子们无数的关爱:发动院子里的邻居为困难的孩子捐衣捐物、过年过节给孩子们发放小礼物、和孩子们一起包饺子、上渔船看望渔家的孩子……

  2015年学校转来了一个叫李晓银的孩子,她懂事乖巧,成绩优异,各方面表现突出,但家庭的变故却早早的降落到这个孩子的身上,父亲去世,母亲改嫁,姐姐偏偏又是弱智,所有的不幸又怎是一个幼小的肩膀所能担负的?

  张慧看在眼,痛在心中,为了帮助这个孩子,让她坚定生活学习的信念,张慧每周都要去李晓银家去看望她,询问她的生活,解决她遇到的各种困难。平时只要工作不忙,她总隔三差五将李晓银姐妹俩带到家里,就当作自己的孩子般照顾她们,给她们做饭,看她们学习。为了能更好地帮助这个孩子,张慧向学校汇报了李晓银的情况,并提议在全校开展一个爱心捐助活动,这个提议得到了学校的认可。为了组织好这项活动,张慧认真做好活动方案,从前期的策划到过程的组织,从人员的安排到场地的布置她都亲力亲为,那次活动了取得了圆满的成果。虽然整个活动下来人很累,但她很满足,能帮助一个需要帮助的孩子是她最大的心愿。

  “张主任!二(1)班班主任贾老师家有变故,需要请长假,可她们班的班主任没人可代替,你看你能不能把这个工作担起来?” “行,没问题!”回答好像没有经过思考一般。她都没有考虑自己每周十几节课,还有德育处一大摊的工作该怎么办?她想到的就是工作总要有人去做,既然领导找到我了,就是对我最大的信任,我没有什么可推卸的理由。虽然工作增加了,任务加重了,但她每天依然用笑脸拥抱每一个清晨,用笑脸迎接每一个孩子。2018年就这么在每天不断的忙忙碌碌中过去了,虽然很累,但她的心是轻松的,是快乐的。

  每年单位组织献血,张慧总是早早就报名参加,她说能为别人做一点点力所能及的事是最大的幸福。每年组织学生去敬老院做义工,成了她的固定工作,多年来从未变动过。她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心里装着别人、装着学生、装着学校的普通老师,但她所走的是一条铺满爱心的彩虹桥。

  “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单中坚强,每一次就算很受伤也不闪泪光……”这是张慧最喜欢唱的歌。她曾说过要带着她那双“隐形的翅膀”,永远翱翔在教育园地的上空,演绎自己美丽的人生!

(淮安市教育局选送)

责任编辑:周灵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