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农业大学陈利根:躬耕大地 心怀山海 在时代的洪流中蓄积破土的力量

作者: 发布时间:2020-11-03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乘风破浪的小姐姐们,披荆斩棘的小哥哥们!

  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美丽的钟山脚下、椅子山旁、点将台上,我们如期相遇了!如期相遇,并不容易。今天大家能够坐在这里上“开学第一课”,学校能够全面恢复线下教学,这是我们国家疫情防控成果的最直接、最有力体现。

  过去半年,你们不仅完成了人生中的“高考”,更是战胜了一场人类百年来最严重传染病的“大考”。有人说,这一届学生是生于“非典”、考于“新冠”,这是一个不平凡的青春。

  我们高扬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凝聚起举国同心的团结伟力,取得抗疫重大成果,创造了人类同疾病斗争史上又一个英勇壮举!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对各行各业的生产带来了巨大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越要确保粮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疫情期间,就在同学们紧张备考的时候,南农的专家教授们争分夺秒,抢农时、助春耕、保供应,书写着让人民安心的答卷,在生产技术、社会管理、经贸、金融、流通等各个领域,守护着国家的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人民的生活质量。

  前不久,是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一周年的时刻,也刚刚度过了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明天,又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71周年华诞和中秋佳节交相辉映。我们在这个时间举行开学典礼、讲第一课,有着特殊的意义。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关于国家、关于农业、关于百姓生活、关于大学、关于未来的话题。

  一、俯身大地,探寻农业的“压舱之力”

  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明,农耕文明是中华文化的鲜明标签。农业发展到今天,几千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耕方式正在终结,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的现代农业扑面而来。农业既是满足吃饱穿暖基本需求之业,更承载着人们对幸福美好的追求向往。

  农业和人类生存息息相关。食物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大家有没有关心过你们每天吃的米饭从哪里来?稻米的生产关乎人民温饱。万建民院士团队用20多年的研究,选育出了高产、高抗的优质水稻品种。2006年时,万建民院士、丁艳锋副校长等专家种出的“超级稻”,亩产达到1287公斤。

  农业和生活品质息息相关。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现代农业,就是要把优质“产出来”、把安全“管出来”、让生活“美起来”。沈其荣教授团队研发的生物、微生物有机肥,不仅提高了土壤肥力,还阻止了土壤酸化及污染。周光宏教授团队研发的肉制品质量控制技术,更好地保证了肉的品质和安全,好吃又放心。张绍铃教授团队牵头选育研发的梨新品种和栽培技术,让梨好看、好吃、又好种。

  农业和精神富足息息相关。农业作为人与自然的纽带,在人们精神文化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国人历来对菊花的喜爱和崇拜有加。世界最大的菊花基因库就在南农,我校保存了5000多种菊花资源,其中400多个新品种由南农自主培育。这依托的是校长陈发棣教授团队的科研力量。他们在全国各地建设了20多个菊花基地,一朵菊花、带动一个产业、影响一方文化。

  农业和社会进步息息相关。脱贫攻坚基础在农业,在定点扶贫麻江县的过程中,我校专家以科技的力量振兴产业,帮助麻江实现了“脱贫摘帽”。曹卫星教授团队的作物生长预测与精确管理技术,通过遥感卫星、无人机、田间传感器布下“天眼地网”,深刻改变着农业的生产和管理方式。去年中国第一块“人造肉”上了热搜,这块“人造肉”就是我校国家肉品中心团队使用猪肌肉干细胞培养出来的,今天的科技将在未来带来餐桌上的革命、农产品生产的革命。刘崧生、顾焕章、钟甫宁、朱晶四代农经学科带头人在坚守中交替,对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中的诸多重大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公共管理学科的团队,长期以来致力于土地产权制度、土地用途管理、土地可持续利用、城乡发展等方面研究,对国家有关城乡制度、土地政策制定作出了贡献。

  “农业”二字是一个宏大的概念,它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它关系生态宜居,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它跨越一二三产业、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支撑着整个社会的前行。

  二、守望山海,触摸大学的“铸魂之力”

  支撑社会前行的,还有一个“重器”,那就是大学。大学是知识传承和人才培养的摇篮,是科学和技术发展的支撑力量,是文化和思想最主要的源泉。

  南农是一所有着光辉历程的大学。

  我们与国家和民族共命运,从内忧外患中走出来。20世纪初的中国,在西学东渐、科学救国的潮流下,南农先贤们投身救国图强的历史洪流,谱写了“大学与大地”的壮阔史诗。邹秉文,是中国高等农业教育的主要奠基人,他在中国最先确立了农科教学、科研和推广三结合的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樊庆笙,南农的老校长,中国“青霉素之父”,1943年突破日军层层封锁,飞跃“驼峰航线”回到祖国,研发出了中国人的盘尼西林——青霉素,在战火纷飞的华夏大地上拯救了无数生命。这些南农先辈们救国图强的故事和他们的名字,大多已经尘封在历史的记忆里,他们的事业却在一代代人的手上接力传承。

  我们与新中国共成长,从艰苦奋斗中走出来。南农师生战天荒、建粮仓,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唱响了南农人躬耕大地之歌。新中国建立初期,老校长金善宝院士,培育的小麦让神州大地年年翻滚着金色麦浪,养活了亿万中国人。冯泽芳,是中国现代棉作科学的主要奠基人,让中国“花开天下暖”。他们一位是“棉田守望者”、一位是“小麦之父”,一生为了天下苍生的“温饱”二字奋斗。南农人扛起担子,俯下身子,心系家国,为新生的共和国默默耕耘出一片热土。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步伐,从快速发展中走出来。这个时期,南农在科学研究上不断突破,陆作楣教授正是他提出的“三系七圃法”技术,才攻克了杂交水稻大面积制种的难题,为杂交水稻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个时期,一大批在恢复高考后考入南农的学子,都成为了今天这个时代的中流砥柱。改革开放后的南农,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大潮中,释放出了巨大的活力,写出了精彩篇章。

  我们与新世纪共奋进,从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奋斗探索中走出来。进入21世纪,南农坚持教育与科技双轮驱动,人才培养上,学校牢固确立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人才培养的平台让学生充分发展,人才培养声誉让学生的前景充满潜力。在全球有关科学领域的最前沿,一直都有南农人的身影。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南农人持续贡献着智慧。在“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中,南农也贡献了积极力量。这些年来,学校紧抓新时代机遇,走出了一条迈向世界一流的探索之路,确立了建设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

  一代代南农人接续奋斗,面向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把文章写在了祖国大地上、写在了立德树人课堂里。现在,也将把“大学问”“真本领”传授给你,赋予你贯穿整个人生的力量。

  三、拥抱时代,释放青春的“逐梦之力”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同学们,你们的使命重大、担子不轻啊!在时代的洪流中,作为国家民族的青年一代,作为新一代南农人,该如何蓄积力量、扛起一代人的使命?我们可以从校训“诚朴勤仁”四个字中去寻找答案。

  第一,要有坚持真理、崇尚科学之“诚”。青年学子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支撑,这是一种“诚”。青年学子要有真实诚信的基本修养,这是一种“诚”。青年学子要有科学精神,提升国家实力、造福人民关键要靠科技,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人类战胜大灾大疫关键要靠科技,这也是一种“诚”。希望同学们坚持“诚”为根本,信念坚定,明辨是非,尊重科学,做理想信念的守护者、诚实守信的践行者、科学知识的探索者。

  第二,要有扎根大地、服务人民之“朴”。青年人要面对社会、面对基层、面对我们脚下所站立的这片土地。1957年,南京农学院的34名毕业生主动请缨到北大荒拓荒,最后有7人获批奔赴东北,他们克服极端的自然环境,将万亩荒地开垦成千里沃野。他们被称为“北大荒七君子”,这是一种对大地最朴素的情怀。希望同学们坚持“朴”为底色,紧紧扎根在中国大地上学知识、做研究、强本领,在服务“三农”、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事业中接受历练和成长。

  第三,要有不畏艰难、奋发有为之“勤”。2013届博士王海滨,他多次前往青藏高原,攀登了许多高峰,在海拔5013米的米拉山口找到宝贵的紫花亚菊资源,填补了《中国植物志》的记载空白,这是研学之勤。2005级西藏籍本科生小索顿,毕业后放弃安稳舒适的工作,带领乡亲们在青藏高原生产青稞产品,他要做“青稞使者”守护青稞产业,他被评为“全国十佳农民”,这是实干之勤。希望同学们坚持“勤”为品格,无论是走在坦途大道、还是遇到困难险阻,都有一往无前、急流勇进的勇气和坚持,把勤奋固化为人生的习惯。

  第四,要有心怀家国、兼济天下之“仁”。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也是一个人成长中最深厚、最恒久的动力。盖钧镒院士说,“只要中国人的碗里装的是自己的豆腐,杯子里盛的是自己的豆浆,我的坚持就有意义。”希望同学们坚持“仁”为己任,把家国情怀熔铸成自己的精神坐标,把爱国、奉献、担当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追求,把“青春梦”融入“中国梦”。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涉农高校的回信中指出,“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这个科技、这个人才,既在现在的我们,更在明天的你们。

  过去未去,未来已来。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刚刚播种在百年南农土壤里的种子,你们将在这里扎根生长,在这里求诚、求朴、求勤、求仁,从这里发现、发奋、发热、发光。同学们,你准备好了吗?

  期待你们在属于你们的时代中,蓄积力量,破土而生,向阳绽放!谢谢!

责任编辑:李月昭

相关新闻

南京农业大学陈利根:躬耕大地 心怀山海 在时代的洪流中蓄积破土的力量
发布时间:2020-11-03   
来       源:江苏教育新闻网  

乘风破浪的小姐姐们,披荆斩棘的小哥哥们!

  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美丽的钟山脚下、椅子山旁、点将台上,我们如期相遇了!如期相遇,并不容易。今天大家能够坐在这里上“开学第一课”,学校能够全面恢复线下教学,这是我们国家疫情防控成果的最直接、最有力体现。

  过去半年,你们不仅完成了人生中的“高考”,更是战胜了一场人类百年来最严重传染病的“大考”。有人说,这一届学生是生于“非典”、考于“新冠”,这是一个不平凡的青春。

  我们高扬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凝聚起举国同心的团结伟力,取得抗疫重大成果,创造了人类同疾病斗争史上又一个英勇壮举!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对各行各业的生产带来了巨大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越要确保粮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疫情期间,就在同学们紧张备考的时候,南农的专家教授们争分夺秒,抢农时、助春耕、保供应,书写着让人民安心的答卷,在生产技术、社会管理、经贸、金融、流通等各个领域,守护着国家的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人民的生活质量。

  前不久,是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一周年的时刻,也刚刚度过了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明天,又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71周年华诞和中秋佳节交相辉映。我们在这个时间举行开学典礼、讲第一课,有着特殊的意义。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关于国家、关于农业、关于百姓生活、关于大学、关于未来的话题。

  一、俯身大地,探寻农业的“压舱之力”

  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明,农耕文明是中华文化的鲜明标签。农业发展到今天,几千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耕方式正在终结,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的现代农业扑面而来。农业既是满足吃饱穿暖基本需求之业,更承载着人们对幸福美好的追求向往。

  农业和人类生存息息相关。食物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大家有没有关心过你们每天吃的米饭从哪里来?稻米的生产关乎人民温饱。万建民院士团队用20多年的研究,选育出了高产、高抗的优质水稻品种。2006年时,万建民院士、丁艳锋副校长等专家种出的“超级稻”,亩产达到1287公斤。

  农业和生活品质息息相关。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现代农业,就是要把优质“产出来”、把安全“管出来”、让生活“美起来”。沈其荣教授团队研发的生物、微生物有机肥,不仅提高了土壤肥力,还阻止了土壤酸化及污染。周光宏教授团队研发的肉制品质量控制技术,更好地保证了肉的品质和安全,好吃又放心。张绍铃教授团队牵头选育研发的梨新品种和栽培技术,让梨好看、好吃、又好种。

  农业和精神富足息息相关。农业作为人与自然的纽带,在人们精神文化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国人历来对菊花的喜爱和崇拜有加。世界最大的菊花基因库就在南农,我校保存了5000多种菊花资源,其中400多个新品种由南农自主培育。这依托的是校长陈发棣教授团队的科研力量。他们在全国各地建设了20多个菊花基地,一朵菊花、带动一个产业、影响一方文化。

  农业和社会进步息息相关。脱贫攻坚基础在农业,在定点扶贫麻江县的过程中,我校专家以科技的力量振兴产业,帮助麻江实现了“脱贫摘帽”。曹卫星教授团队的作物生长预测与精确管理技术,通过遥感卫星、无人机、田间传感器布下“天眼地网”,深刻改变着农业的生产和管理方式。去年中国第一块“人造肉”上了热搜,这块“人造肉”就是我校国家肉品中心团队使用猪肌肉干细胞培养出来的,今天的科技将在未来带来餐桌上的革命、农产品生产的革命。刘崧生、顾焕章、钟甫宁、朱晶四代农经学科带头人在坚守中交替,对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中的诸多重大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公共管理学科的团队,长期以来致力于土地产权制度、土地用途管理、土地可持续利用、城乡发展等方面研究,对国家有关城乡制度、土地政策制定作出了贡献。

  “农业”二字是一个宏大的概念,它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它关系生态宜居,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它跨越一二三产业、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支撑着整个社会的前行。

  二、守望山海,触摸大学的“铸魂之力”

  支撑社会前行的,还有一个“重器”,那就是大学。大学是知识传承和人才培养的摇篮,是科学和技术发展的支撑力量,是文化和思想最主要的源泉。

  南农是一所有着光辉历程的大学。

  我们与国家和民族共命运,从内忧外患中走出来。20世纪初的中国,在西学东渐、科学救国的潮流下,南农先贤们投身救国图强的历史洪流,谱写了“大学与大地”的壮阔史诗。邹秉文,是中国高等农业教育的主要奠基人,他在中国最先确立了农科教学、科研和推广三结合的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樊庆笙,南农的老校长,中国“青霉素之父”,1943年突破日军层层封锁,飞跃“驼峰航线”回到祖国,研发出了中国人的盘尼西林——青霉素,在战火纷飞的华夏大地上拯救了无数生命。这些南农先辈们救国图强的故事和他们的名字,大多已经尘封在历史的记忆里,他们的事业却在一代代人的手上接力传承。

  我们与新中国共成长,从艰苦奋斗中走出来。南农师生战天荒、建粮仓,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唱响了南农人躬耕大地之歌。新中国建立初期,老校长金善宝院士,培育的小麦让神州大地年年翻滚着金色麦浪,养活了亿万中国人。冯泽芳,是中国现代棉作科学的主要奠基人,让中国“花开天下暖”。他们一位是“棉田守望者”、一位是“小麦之父”,一生为了天下苍生的“温饱”二字奋斗。南农人扛起担子,俯下身子,心系家国,为新生的共和国默默耕耘出一片热土。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步伐,从快速发展中走出来。这个时期,南农在科学研究上不断突破,陆作楣教授正是他提出的“三系七圃法”技术,才攻克了杂交水稻大面积制种的难题,为杂交水稻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个时期,一大批在恢复高考后考入南农的学子,都成为了今天这个时代的中流砥柱。改革开放后的南农,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大潮中,释放出了巨大的活力,写出了精彩篇章。

  我们与新世纪共奋进,从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奋斗探索中走出来。进入21世纪,南农坚持教育与科技双轮驱动,人才培养上,学校牢固确立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人才培养的平台让学生充分发展,人才培养声誉让学生的前景充满潜力。在全球有关科学领域的最前沿,一直都有南农人的身影。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南农人持续贡献着智慧。在“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中,南农也贡献了积极力量。这些年来,学校紧抓新时代机遇,走出了一条迈向世界一流的探索之路,确立了建设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

  一代代南农人接续奋斗,面向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把文章写在了祖国大地上、写在了立德树人课堂里。现在,也将把“大学问”“真本领”传授给你,赋予你贯穿整个人生的力量。

  三、拥抱时代,释放青春的“逐梦之力”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同学们,你们的使命重大、担子不轻啊!在时代的洪流中,作为国家民族的青年一代,作为新一代南农人,该如何蓄积力量、扛起一代人的使命?我们可以从校训“诚朴勤仁”四个字中去寻找答案。

  第一,要有坚持真理、崇尚科学之“诚”。青年学子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支撑,这是一种“诚”。青年学子要有真实诚信的基本修养,这是一种“诚”。青年学子要有科学精神,提升国家实力、造福人民关键要靠科技,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人类战胜大灾大疫关键要靠科技,这也是一种“诚”。希望同学们坚持“诚”为根本,信念坚定,明辨是非,尊重科学,做理想信念的守护者、诚实守信的践行者、科学知识的探索者。

  第二,要有扎根大地、服务人民之“朴”。青年人要面对社会、面对基层、面对我们脚下所站立的这片土地。1957年,南京农学院的34名毕业生主动请缨到北大荒拓荒,最后有7人获批奔赴东北,他们克服极端的自然环境,将万亩荒地开垦成千里沃野。他们被称为“北大荒七君子”,这是一种对大地最朴素的情怀。希望同学们坚持“朴”为底色,紧紧扎根在中国大地上学知识、做研究、强本领,在服务“三农”、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事业中接受历练和成长。

  第三,要有不畏艰难、奋发有为之“勤”。2013届博士王海滨,他多次前往青藏高原,攀登了许多高峰,在海拔5013米的米拉山口找到宝贵的紫花亚菊资源,填补了《中国植物志》的记载空白,这是研学之勤。2005级西藏籍本科生小索顿,毕业后放弃安稳舒适的工作,带领乡亲们在青藏高原生产青稞产品,他要做“青稞使者”守护青稞产业,他被评为“全国十佳农民”,这是实干之勤。希望同学们坚持“勤”为品格,无论是走在坦途大道、还是遇到困难险阻,都有一往无前、急流勇进的勇气和坚持,把勤奋固化为人生的习惯。

  第四,要有心怀家国、兼济天下之“仁”。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也是一个人成长中最深厚、最恒久的动力。盖钧镒院士说,“只要中国人的碗里装的是自己的豆腐,杯子里盛的是自己的豆浆,我的坚持就有意义。”希望同学们坚持“仁”为己任,把家国情怀熔铸成自己的精神坐标,把爱国、奉献、担当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追求,把“青春梦”融入“中国梦”。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涉农高校的回信中指出,“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这个科技、这个人才,既在现在的我们,更在明天的你们。

  过去未去,未来已来。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刚刚播种在百年南农土壤里的种子,你们将在这里扎根生长,在这里求诚、求朴、求勤、求仁,从这里发现、发奋、发热、发光。同学们,你准备好了吗?

  期待你们在属于你们的时代中,蓄积力量,破土而生,向阳绽放!谢谢!

责任编辑:李月昭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