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里的语短情长

作者:陈亚琴 发布时间:2020-03-16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叮咚”手机清脆的铃声响起,两条微信短消息蹦入眼帘:“小亚啦,复印的都写好了。请交出答案。(连续两个龇牙的笑脸)”“顺便看看有没有要复印的。”不用看,也知道是儿子,那桀骜的哪吒动画头像,那简单的姓名首字母昵称,都是这个寒假里经我们同意后他才自己设置的。臭小子,两间卧房,相距不足十步,问我要个作业答案,让我打印作业,都只用微信了。

  说起微信,和QQ,许多孩子都已上网好几年了。在我们家,我和老公都是教师,因为太知道手机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我们一直不让儿子独立拥有自己的手机。儿子也很识趣,每天只放学后,在回家的路上,拿起我手机读我在朋友圈里写的文章,或是翻翻他们班级群的信息。晚上作业遇到难题,儿子大多自己解决,思考的时间久了,也会借我手机,搜索一番,打开思路后,便再还我。所以,儿子既不沉溺网络游戏,也无QQ、微信许多烦扰的交往,一颗心都用在学习上。

  然而,随着疫情形势越来越严峻,全国大中小学响应“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开始了线下学习。起初,我和老公一面要作为班主任,每天在班级群里发布通知、统计结果、填报数据,进行疫情摸排;一面又要作为孩子家长,儿子的班级里也有许多消息要接收,一些作业要打印,以及还有网课学习。时间久了,便有些应付不来,家里还有部手机闲着,便帮儿子装了卡,加入微信用户。

  儿子也很自律。有了微信将近一个月,只添加了我们以及几位长辈的微信,进了家庭群和班级群。同学呢,也只是后来加了两个,聊天并不多。儿子每天及时收看班级群里的消息,完成作业后自己及时上传作业,省去我们很多麻烦。

  儿子平时也并没有多少时间和我们交流,每天我们在家里,也互不打扰,儿子做作业,我看书写文章,老公喜欢看电视,一家三口除了各自学习和工作,其余聚在一起的时间也多。初二的大男孩平时话不多,偶尔喜欢和我拌拌嘴,口里叫着“呆瓜陈”与我皮上几回,儿子没有这个年龄里许多孩子明显表现的叛逆,也并不黏我们。一天天长大的儿子,只管忙碌着学习,我们也只管忙碌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很少去认真读他的内心世界。

  不过有了微信后,发现儿子似乎还有平时我们不熟悉的东西。是的,有点小暖心。儿子在我的微信里,将一张在华山旅游时他和我的照片作为聊天背景。照片上,儿子高我半头,背着手,微笑着昂起头眺望远处;而我,注视着镜头,一只手拽住儿子的臂弯,另一只手搂过儿子的腰,幸福的笑容漾满脸庞。爸爸的微信呢,儿子也选了一张照片,十岁时,那个雨天,在他爸和他趟过那个低洼的水地,他爸背着他,他替他爸撑着雨伞,那时我在他们的身后,拍下了这暖心的瞬间。我记得,我还取了个名字叫《背影》。儿子原来如此喜欢。更让我感动的是,儿子后来把他的头像还换做了那张我们一家三口去西安旅游时在飞机上拍的照片。这些日子,这些琐屑,我终于懂得了儿子有多爱我们,有多爱我们这个家。

  我们微信里聊天并不多。有时我会转发一些公众号里的文章给儿子,儿子也很明白我的心意,读完后,总是在文章后点个“在看”;儿子也总是晚上睡觉前,看看我的朋友圈,给我点赞,然后再入睡。

  那次,儿子突然问我,“上次借我的钱你能微信里还给我吗?”我有些愕然,打算玩游戏,还是想网购?“告诉我,为什么要微信转账而不要现金呢?”儿子说:“我想用来捐款。”“捐到哪里?”“捐给武汉啊!”我又一愣,这事我们从没给他说过,也更没要求过他。不久,我在朋友圈里帮助转发了一个“水滴筹”活动,是我们学校的一个孩子身患重病,家人向社会发起的一场求助。儿子看见了,一下子捐出一百元,那是姨奶奶发给他的红包,也是他用出去的第一笔钱。那晚,我又把他小姨的一份公益爱心证书转给了他。不久,儿子发来微信问我:“什么东东?”“武汉捐款,尽点心意即可。”儿子回了一个简单的“OK”,然后一份署名“中国人sy”的公益爱心证书便轻轻地跳进了我的微信。

  儿子很少叫我“妈”,也不喊我“呆瓜陈”了。不知什么时候,竟随着我的那些长辈叫我“小亚”,真是没大没小。拿他没辙,倒也不恼,我们沟通交流的方式换了,但似乎又读懂了儿子许多。片言只字的微信聊天里,我们感受着儿子一天天在长大,感受着儿子那满心的关爱与体贴,感受着儿子在我们面前依然很本真地保持着他的纯朴,心里便浓浓地溢满了幸福。

  这个寒假,我们一起宅在家里;微信聊天,读儿子更是语短情长!

  (东台市实验中学)

责任编辑:周灵

相关新闻

微信里的语短情长
发布时间:2020-03-16   
来       源:江苏教育新闻网  

  “叮咚”手机清脆的铃声响起,两条微信短消息蹦入眼帘:“小亚啦,复印的都写好了。请交出答案。(连续两个龇牙的笑脸)”“顺便看看有没有要复印的。”不用看,也知道是儿子,那桀骜的哪吒动画头像,那简单的姓名首字母昵称,都是这个寒假里经我们同意后他才自己设置的。臭小子,两间卧房,相距不足十步,问我要个作业答案,让我打印作业,都只用微信了。

  说起微信,和QQ,许多孩子都已上网好几年了。在我们家,我和老公都是教师,因为太知道手机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我们一直不让儿子独立拥有自己的手机。儿子也很识趣,每天只放学后,在回家的路上,拿起我手机读我在朋友圈里写的文章,或是翻翻他们班级群的信息。晚上作业遇到难题,儿子大多自己解决,思考的时间久了,也会借我手机,搜索一番,打开思路后,便再还我。所以,儿子既不沉溺网络游戏,也无QQ、微信许多烦扰的交往,一颗心都用在学习上。

  然而,随着疫情形势越来越严峻,全国大中小学响应“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开始了线下学习。起初,我和老公一面要作为班主任,每天在班级群里发布通知、统计结果、填报数据,进行疫情摸排;一面又要作为孩子家长,儿子的班级里也有许多消息要接收,一些作业要打印,以及还有网课学习。时间久了,便有些应付不来,家里还有部手机闲着,便帮儿子装了卡,加入微信用户。

  儿子也很自律。有了微信将近一个月,只添加了我们以及几位长辈的微信,进了家庭群和班级群。同学呢,也只是后来加了两个,聊天并不多。儿子每天及时收看班级群里的消息,完成作业后自己及时上传作业,省去我们很多麻烦。

  儿子平时也并没有多少时间和我们交流,每天我们在家里,也互不打扰,儿子做作业,我看书写文章,老公喜欢看电视,一家三口除了各自学习和工作,其余聚在一起的时间也多。初二的大男孩平时话不多,偶尔喜欢和我拌拌嘴,口里叫着“呆瓜陈”与我皮上几回,儿子没有这个年龄里许多孩子明显表现的叛逆,也并不黏我们。一天天长大的儿子,只管忙碌着学习,我们也只管忙碌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很少去认真读他的内心世界。

  不过有了微信后,发现儿子似乎还有平时我们不熟悉的东西。是的,有点小暖心。儿子在我的微信里,将一张在华山旅游时他和我的照片作为聊天背景。照片上,儿子高我半头,背着手,微笑着昂起头眺望远处;而我,注视着镜头,一只手拽住儿子的臂弯,另一只手搂过儿子的腰,幸福的笑容漾满脸庞。爸爸的微信呢,儿子也选了一张照片,十岁时,那个雨天,在他爸和他趟过那个低洼的水地,他爸背着他,他替他爸撑着雨伞,那时我在他们的身后,拍下了这暖心的瞬间。我记得,我还取了个名字叫《背影》。儿子原来如此喜欢。更让我感动的是,儿子后来把他的头像还换做了那张我们一家三口去西安旅游时在飞机上拍的照片。这些日子,这些琐屑,我终于懂得了儿子有多爱我们,有多爱我们这个家。

  我们微信里聊天并不多。有时我会转发一些公众号里的文章给儿子,儿子也很明白我的心意,读完后,总是在文章后点个“在看”;儿子也总是晚上睡觉前,看看我的朋友圈,给我点赞,然后再入睡。

  那次,儿子突然问我,“上次借我的钱你能微信里还给我吗?”我有些愕然,打算玩游戏,还是想网购?“告诉我,为什么要微信转账而不要现金呢?”儿子说:“我想用来捐款。”“捐到哪里?”“捐给武汉啊!”我又一愣,这事我们从没给他说过,也更没要求过他。不久,我在朋友圈里帮助转发了一个“水滴筹”活动,是我们学校的一个孩子身患重病,家人向社会发起的一场求助。儿子看见了,一下子捐出一百元,那是姨奶奶发给他的红包,也是他用出去的第一笔钱。那晚,我又把他小姨的一份公益爱心证书转给了他。不久,儿子发来微信问我:“什么东东?”“武汉捐款,尽点心意即可。”儿子回了一个简单的“OK”,然后一份署名“中国人sy”的公益爱心证书便轻轻地跳进了我的微信。

  儿子很少叫我“妈”,也不喊我“呆瓜陈”了。不知什么时候,竟随着我的那些长辈叫我“小亚”,真是没大没小。拿他没辙,倒也不恼,我们沟通交流的方式换了,但似乎又读懂了儿子许多。片言只字的微信聊天里,我们感受着儿子一天天在长大,感受着儿子那满心的关爱与体贴,感受着儿子在我们面前依然很本真地保持着他的纯朴,心里便浓浓地溢满了幸福。

  这个寒假,我们一起宅在家里;微信聊天,读儿子更是语短情长!

  (东台市实验中学)

责任编辑:周灵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