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云:仰望星空 脚踏实地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8-18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导师简介: 

  张建云,中国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现任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主任,水利部应对气候变化研究中心主任,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国际水文科学协会(IAHS)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席,中国水利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江苏省水利学会理事长等职。他长期从事水文水资源、防汛抗旱、气候变化影响、水利信息化等方面的科研工作。研究并主持开发了“全国洪水预报系统”、“国家防汛抗旱会商系统”、“防汛抗旱水文气象综合信息系统”等一系列业务系统,为国家防洪抗旱调度决策和指挥提供科学依据。 

  他所培养的研究生中,在读硕博士研究生26名,博士后9名;已毕业硕博士研究生15名,出站博士后16名。在读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论文30余篇,申报国家专利20余项,获国家奖学金、优秀研究生、水利青年科技论文英文竞赛奖、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科学技术进步奖等多项荣誉。 

  毕业生中,获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4人次,以毕业学生为负责人和核心骨干的研究团队入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人次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次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次获国家优秀青年基金,8人次获其他国家级称号,多人次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工程计划以及其他省部级人才称号,24人次获国家或省部级以上奖励,为我国水利行业培养和输送了一批优秀的科研、设计、管理与教育人才。

  先进事迹: 

  志存高远,情系科研 

  张建云老师家乡在江苏省北部,易旱易涝。因从小对频繁的旱涝灾害有着深切感受,大学期间,张老师就开始了水文专业的研究。他说:“我们国家是世界上水问题最为复杂的国家,学水利很有施展空间,有很多事情需要去做。”秉持着这种为国奉献的家国情怀,1996年6月,张老师辞去UCD的博士后工作,毅然回国,出任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主任助理、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副总设计师,1998年担任总设计师,2001年任一期工程项目办副主任,负责整个工程的设计和建设。该工程由信息采集、通信、计算网络、预报调度和决策支持等系统组成,建设任务非常繁重。在张老师组织领导下,工程如期完成。建成后的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实现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330多个地级市全覆盖的防汛抗旱信息采集、传输、处理、预报、调度和决策指挥等全过程,全面提升了国家防汛抗旱减灾的能力,为我国水利信息化和现代化打下重要基础。

  受季风气候影响,我国暴雨集中,洪涝灾害频发,经常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003年淮河发生流域性大洪水时,预报已超过分洪法定水位,分洪不承担任何责任,但如果分洪,下游将有40多万人需要转移,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张老师带领值班人员,与流域机构和省级水文部门沟通协商,深入研究天气情势后,作出虽超过防洪水位,但后续降雨不多,洪水基本可以控制的预判,因此果断建议不分洪,从而避免国家和人民的巨大损失。回国后第一年,张老师还参加了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我国短期气候预测”中“气候变化对我国水文水资源影响”研究,探寻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和水循环的影响。2007年,在他的建议下,水利部依托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成立了应对气候变化研究中心,张建云任主任。目前中心承担了几乎所有国家级重大项目和规划的制定,成为行业研究的领跑者。2015年,该团队获得国家级创新团队。  

  作为学者,张建云长期从事水文水资源、防汛抗旱、气候变化影响、水利信息化等方面的科研工作,在水文预报理论与模型、洪水调度与决策、设计暴雨与设计洪水、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影响评估与适应对策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共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省部级特等奖4项、一等奖4项,出版专著6部、译著1部、发表论文200余篇,先后获评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留学优秀回国人员、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先进工作者、江苏省首批中青年首席科学家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选择了某种职业,也就选择了某种生活方式。选择科研工作,就要能耐得住寂寞,要能静下心来做科研。任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院长期间,张老师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下班后不在办公室里谈工作。他这是为了把整个晚上的时间留给自己做科研用。周末和节假日,他一般都在办公室度过,看书学习、与学生进行学术讨论。当被问到整日埋头科研是否感到太枯燥时,张老师说:“我从不觉得枯燥,因为我非常享受这个过程。”一项项荣誉和奖励的背后,凝聚的是张老师孜孜不倦、忘我工作的勤劳汗水,也正是这种科研精神,激励着他的学生更加奋发向上,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言传身教,立德树人  

  对于科学工作者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张老师提出了几点要求:科学精神、人文情怀;科学追求、勤奋努力;科学道德、严谨学风;求实创新、脚踏实地;谦虚好学、团队精神。这五个要求展现了他治学做人的基本思想,也为同学们指明了人生追求方向。张老师作为研究生导师,他不仅在学术科研、学科建设做出了突出成绩,而且能耐心细致地做好研究生的培养工作,严格把关学生培养的各个环节。他坚持“以人为本、以身作则”的教育理念,言传身教,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对于学生的研究方向选择,他总会根据学生的学术兴趣因材施教,使他们学有所成,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人才。

  由著名美国水文学者David Maidment领衔、众多学界泰斗合力编著的《水文学手册》,是水文学发展史上的鸿篇巨制,书中在系统梳理水文学发展史上关于蒸散发、产汇流等经典理论知识的同时,又有对前沿技术在水文学领域交叉应用的详细论述和独到见解,可谓是承前启后,理论性和实用性并举。“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如果这本书的中文版得以面世,无疑会促进我国的水文科学及相关学科的工作者从更加系统、多学科融会贯通的角度重新审视水文学。怀揣着这样的初心,张老师义无反顾地投身这部著作的翻译工作。从1999年开始,他花了3年多时间,翻译出版了这部总字数达157万字的巨著。正如他在译序中写道:“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每当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之时,坐在计算机前译稿、校稿、统稿……”张老师始终认为,科学没有捷径好走,做科研工作不勤奋不行,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正是如此。三番寒暑如一日,“挤海绵”般地付出精力,呕心沥血,字字斟酌,终磨一剑。

  当厚达1000多页的《水文学手册》中文译著摆放在案头,对话的是读者与书本,无言的是创作过程中的寂寞与坚持。张老师总是说:“我不是什么大家,仅是一名普通的科技工作者。”在科研工作中,张老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秉持谦虚谨慎的优良学风、求实创新的科研精神;带领团队潜心钻研求索,不断开拓创新;坚持踏实做事、踏实做人的准则,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一件事情,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做出新的贡献,肩负起时代所赋予的历史责任。  

  坚守创新,启迪未来  

  张老师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切实提升研究生的创新水平。在课题组两周一次的学术讨论中,张老师仔细聆听同学们的工作进展,亲自指导学生们后续的研究方向,掌握研究进程。

  张老师对待学术问题非常严谨,不管是学术文章还是学位论文,他都会挤出时间详细修改,大到研究背景和框架体系的提出,小到图表格式,每篇论文均逐字逐句地批改,多次讨论修改后才正式提交。凌晨以后,学生收到张老师修改过的论文邮件已成为常态。一名张老师的博士研究生说:“我的每一篇论文,张老师都会帮我反复修改,在论文的修改稿上,满篇都是修改意见。”他一再强调,作为学生一定要具备三种基础能力:一是快速计算的能力,二是对问题科学分析的能力,三是语言能力。张老师鼓励大家学术思想要活跃开放,学习态度要认真勤奋,撰写的论文要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创新性。在对待博士论文写作问题上,张老师不厌其烦地强调:“人的一生只有一篇博士论文,一定要珍惜这篇论文,无论如何都要尽最大努力写好这篇论文。”张老师的言传身教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其精深的学术造诣、严谨的治学风格、开阔的科研思路、孜孜不倦的敬业精神都对学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张老师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科研平台和高瞻远瞩的科研视野,时刻关心着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以平实的语言以及蕴藏其中的科学真谛启迪着每个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对水文学科的深度思考。

  有一种人,如茫茫大海上的灯塔,使每一位亲近他的人都能感觉到他的人格魅力,汲取前进的动力和热情。张建云就是这样的人,严谨的学术态度、独到的研究视角、开拓创新的科研精神,时时刻刻都在激励着他的学生,也促使学生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脚踏实地、勇攀高峰。在张老师的引领下,同学们享受着科研带来的快乐,也收获着科研成果带来的自信,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责任编辑:范文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