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国林:观云测天问气象 匠心独运育英才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8-18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导师简介: 

  扬州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会评专家。担任中国气象学会气候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气象学会热带气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干旱气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中国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学会复杂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入选中国气象局首届科技领军人才,荣获邹竞蒙气象科技人才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 

  主要从事统计物理、复杂系统与大气科学等学科交叉领域的学术研究。牵头研制了“动力—统计集成的季节气候预测业务系统”,在全国32个省气候中心推广和应用,连续11年PS评分超70分,有效提高预测准确率,成为中国气象局现代化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十三五”期间最重要的成果之一。2015年—2017年期间,牵头完成了该系统在全球26个国家(地区)的学员培训和推广应用工作,开创了关键技术由国外引进向自主创新并向国外输出的新局面。 

  先后主持国家重大研发计划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面上项目8项,“973”课题2项和行业专项2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Climate Dynamics》等气象领域顶级期刊发表SCI学术论文130余篇,被引用6181次,出版专著3部。 

  先进事迹: 

  从两三个人的研究小组逐步壮大为近百人的研究团队,从教32年来,封国林始终秉持科研报国的志向,深耕精研、开拓创新,在统计物理、复杂系统与大气科学交叉领域取得卓越成果,让中国智慧闪耀在世界气候预测的舞台。

  担任研究生导师18年,封国林教授把三尺讲台当作人生舞台,先后培养研究生78人、博士后3人,其中4人入选中国气象局“青年英才”,2人荣获“省333”高层次人才,1人入选吉林省第七批拔尖创新人才,可谓“桃李缤纷,英才满门”。

  坐观天象测风云,三尺讲台育英才。封国林教授坚守科研报国初心,书写对气候预测领域的热爱,用匠心、痴心和爱心浇灌着学生对气象事业的崇敬与信仰。

  以身立学:在世界舞台彰显“中国智慧”

  “认准一件事,就要做到极致。”这是封国林教授一直保持的学者“匠心”。正是凭借着攻坚克难、钻深研微的非凡品质,和对科研的满腔热爱、对报效祖国的不变初心,封国林取得了累累硕果。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占中国自然灾害70%的气象灾害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了巨大损失,做好气候预测是防灾减灾的有效手段。但是短期气候预测尤其是“月—季节尺度的降水预测”已成为世界性难题。

  凭着迎难而上的韧性、坚忍不拔的匠心,封国林教授带领团队在短期气候预测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团队紧扣“理论创新—技术突破—应用服务”这一主线,基于深厚的非线性理论功底,构建了大气运动的自记忆方程和谱模式,从方法论角度提出回溯时间差分格式;突破传统气候数值预测提为一个初值问题的基本框架,利用历史相似数据生成模式误差项,发展了基于动力相似预报策略和方法的季节预测新技术,提出了适合中国汛期季节预测的新理论,研发了“动力—统计集成的季节气候预测系统”(FODAS),有效提升了我国短期气候预测水平。团队每年所做的预测结果评分连续11年高于国家气候中心模式预测水平,均分由64分提高到74分,有效满足了国家防灾减灾需求。

  封国林团队开发的“FODAS系统”成为当今中国气象局现代化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气象局“十三五”期间最重要的成果之一。作为全球气候服务框架(GFCS)培训的预测系统之一,2015年—2017年,该系统完成了对全球26个国家(地区)的学员培训和推广应用,得到了WMO及相关国家的充分肯定,在国际“月—季气候业务预测系统”的舞台上展现了“中国智慧”。  

  严而有法:以“良苦用心”浇灌桃李芬芳

  既充分鼓励创新,允许犯错,又严格学习制度,赏罚分明。封国林作为课题组负责人,一直秉承求真求实的治学态度,涵育平等互助的治学风气,以这样赏罚分明的治学模式,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学术团队管理办法。从他这里毕业的学生,普遍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求实创新的态度。

  “只要你想做,没有做不成的事情。”这是封教授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他的课题组,从硕士一年级到博士三年级,从文献阅读、工作汇报、论文写作、会议报告、基金申请书,每个年级都有对应的能力训练要求和培养目标。

  在封国林教授看来,“硕士阶段学写论文,博士阶段学写项目申请”,这既是对学生的严苛要求,也是为学生树立的奋斗目标。在论文和项目的背后,是封国林“逼迫”学生在写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创新的良苦用心。经过多年的打磨和历练,他的学生都收获了丰硕的科研成果。截至目前,已毕业的学生共获得32项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和36项国家自然科学面上项目资助。

  在封国林的团队中,学生不仅能够练就写文章、写项目申请书的基本功,而且普遍形成了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良好的科研习惯。为了培养学生及时总结自省的习惯,封国林针对在读研究生实行周五例行汇报制度,虽然看似机械教条,但是收效甚佳。不少学生毕业多年后还感叹,每到周五就会自觉写总结,反思一周以来的工作,对自己的工作帮助颇多。为了培养学生总结提炼和把控会场的能力,封国林要求学生在进行课题组学术交流时严格控制时间,事先进行演练,做好充分准备。正因为日常的良好训练,从封国林团队走出去的学生,无论参加何种级别的学术报告会,都能气定神闲、收放自如。

  封国林常常教导学生,要敢于创新,敢想敢试,在试错中提升,在遐想中超越。正是在他的启发和鼓励下,不少原本底子薄弱的学生成功考取了博士,纷纷成长为国内各级气象部门的技术骨干。

  “渔”人育人:不问出身、有教无类的大爱情怀

  在学术研究上,封国林教授对学生十分严格,甚至苛刻,但在工作之外,他更像是一位慈父,对学生关爱有加,教导学生做人做事的准则,帮助学生学会克服困难、渡过难关。他的身上,不仅闪耀着一位教者“授之以渔”的智慧,更加彰显出一位导师“以德育人”的品质。

  封教授要求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多读书、读好书,读完后要定期与他交流所思所得。他时常向学生推荐一些自己喜爱的读物,或是有助于培养批判性思维的书籍。

  “就像打高尔夫球或者篮球一样,如果只是自己一个人打球,无法认清自己的真实水平,但如果多看高手打球,自然就会看到自己的不足,帮助你领略更广阔的世界。”喜爱读书的封国林深谙此道。

  “学生求学不容易,我不管他的过去,只看他的现在和未来。”封国林对待学生,向来是不问出身。在他的课题组里,不少学生入学时专业方向不对口、学术基础不扎实、科研方法不熟练,有的学生还是其他老师眼里的“困难户”。即便如此,封教授还是将这些学生一一收入门下。

  然而,底子薄、基础差的现实难免会成为学生科研中的绊脚石。论文屡屡被拒、项目申请不上……此类问题不胜枚举。面对学生们的气馁和失落,封国林用他无微不至的关爱和量身定制的“秘籍”,帮助学生渡过难关,有的在毕业时写出了“优秀博士论文”,有的成功申请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这些成绩正是封教授育人有方的最好佐证。

  在学生们眼里,封国林有一个“摄人心魄”的“武功秘籍”——高超的厨艺。天天吃食堂的日子里,学生难免胃口不佳。闲暇时,封教授还热心地组织学生们到他家里聚餐。“能吃是福,吃好了才能干好活。”这是他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久而久之,封国林的家俨然变成了学生们的“第二食堂”,清蒸鱼、香菇炖鸡、东坡肉、猫耳朵、封氏水饺……都成了学生们记忆中难忘的美食。

责任编辑:范文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