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志伟:三尺讲台初心不改润物无声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8-18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导师简介:

  童志伟,男,1962年10月生,江苏宜兴人,日本名古屋大学结晶材料博士研究生毕业,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江苏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技术”重点培育学科带头人、江苏省重点实验室负责人、中国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同行评审专家以及连云港市化学化工学会理事长。

  童志伟曾获得“全国优秀教师”、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江苏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江苏省侨界“十大杰出人物”等多项荣誉称号。

 

  先进事迹: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教师应该培养崇高的职业道德。“要人敬的必先自敬,重师重在自重。”教师要自敬自重,必先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童志伟教授做到了诚信立教,淡泊名利,敬业爱生;在为人处事上少一点名利之心,在教书育人方面多一点博爱之心;在创新施教上,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他受到广大师生喜爱,先后获得“市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低起点入学,高质量升学

  童志伟从2013年起开始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至今已有5届学生毕业。2013年学校和中国矿业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但由于学校研究生教育刚刚起步,生源并不理想,考过来的基本都是调剂生。为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学校实行一对一的研究生培养方案,每位导师每年只招收一名研究生。

  潘斌斌便是当年童教授唯一一名研究生,在校三年期间,在童志伟的指导下,他发表学术论文11篇,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9篇论文,SCI论文6篇,在与中国矿业大学的众多优秀学生一起评选奖学金的过程中,潘斌斌以优异的成绩最终获得了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优秀创新硕士、优秀毕业研究生、优秀硕士学位论文。今年潘斌斌博士毕业进入苏大博士后工作站。

  2014年学校开始独立招收研究生,目前童志伟带的研究生已经毕业的有五人,他的学生入学起点虽然不高,但在他的指导下,研究生们在学术论文发表的成绩令所有人刮目相看。2013级潘斌斌发表学术论文11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的9篇,其中6篇发表在国际期刊SCI上;2014级李金鹏发表学术论文11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的3篇,其中2篇发表在国际期刊SCI上;2015级许佳晟发表学术论文18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的7篇,其中3篇发表在国际期刊SCI上……5个毕业生以第一作者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SCI收录,人均高达4篇。

  从调剂生到最后考取了国内名校的博士,低起点入学,高质量升学,这样的培养质量与童志伟导师投入的时间、感情和精力是分不开。

  “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他一直都是言传身教,总是设身处地地为同学着想。”2017级研究生范子纯在研究生毕业论文的致谢中写道。范子纯在童志伟教授的悉心指导下,经过自身的刻苦钻研,勤奋努力,共计发表学术论文23篇,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9篇,包括在国际期刊《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Materials Letters》、《Functional Materials Letters》上发表SCI论文4篇。此外,还有2篇SCI论文在审稿中,他在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数量和质量均达到博士毕业论文的标准。,三年来,他的课程平均成绩为89分,连续两年以综合素质排名第一的成绩,获得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硕士研究生一等奖学金、优秀研究生等荣誉。

  在2016级王梦君的印象中,童教授是对待科学研究十分严谨,有时候论文格式中一个小小的标点符号的错误都会发现并指正。每当她写论文遇到疑惑或困难时,童志伟教授会及时开导并鼓励她,她在毕业论文的致谢中提到“童志伟教授会在我遇事优柔寡断的时候及时开导,并为我指明方向;在我做实验太累的时候给予关心和鼓励;在我文章被拒时耐心与我分析与修改。”

  童志伟带的5位毕业生全部获评当年优秀毕业研究生,全部考上了国内名校的博士研究生,其中4人毕业论文获得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4人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19年毕业生王梦君获江苏省年度大学生人物提名奖(科研类),2020年毕业生范子纯获得江苏省省级三好学生。2016-2020五届五人硕士毕业生,学生第一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21篇。

  看到每位研究生的毕业收获,童志伟的内心是十分骄傲的,在他看来,把学生培养出来,是最幸福的事。

  强化合作意识,好习惯受益终身

  在童志伟的学生培养方案中,特别注重思想引导,注重成果导向,他希望学生能在思想上认识到师生在这三年应该怎样配合,才可以使得学生高质量完成学业。同时他引导学生及早确定学习目标、人生未来发展方向,并根据每位学生不同性格特征、不同目标定位实行“独生子”式的培养。不定期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系统引导、监督、检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科研习惯,从被动的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从而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为了使每个人更加明确自己的目标,新的学期开始时,童教授会先了解一下我们的未来规划,根据我们自己的规划加以引导”范子纯回忆道,刚上研究生的他,因为是调剂生,对未来是否读博充满迷茫,童教授得知他的想法时并没有立刻告诉他应该读博或是工作,童教授先是让范子纯跟着师哥师姐学习掌握所有仪器设备的操作及分析,锻炼他的动手能力,童教授还会经常与他讨论实验方案和实验数据,开发他的思维。

  在童志伟的培养和鼓励下,范子纯慢慢变得自信起来,也变得很有成就感,慢慢发现读博也可以作为一种人生的选择。但他明白,想要读博,首先要有一定的科研成果,于是他就给自己制定了目标,在申请读博的时候至少发表3篇SCI文章,并一步一步的去实现。正如范子纯在研究生毕业论文的致谢中写道的一样“没有童教授,现如今,我可能不会取得如此多的成果,更不一定会踏上读博的道路”。

  “高水平的研究成果都是合作的结果。”童教授常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童教授常常给同学传递这一想法,“做科研要学会合作,我们的团队要在合作中感受和谐的力量。”

  每周都会组织他带的所有研究生们开学术分享会,在分享会上,每个人把自己正在做的项目,从项目中的收获,以及遇到的困难分享出来,由其他人来提意见。

  学生们每每遇到研究瓶颈,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一个人死磕”,而是找师兄弟们一起探讨,共同解决

  “所有的重大科研项目成果全都是团队合作完成的,每个人在团队中只需承担一项工作,把自己承担的这项工作做到极致就可以了”,童志伟说,“学生会主动互相帮助,在科研项目中根据个人特长分工,再根据成果贡献量排名。”

  为了让学术开阔眼界,拓宽思维,童教授每年都会从自己的研究经费中拿出一部分钱,资助同学们参加中国化学会学术年会、全国矿物材料学术与技术交流会等国内外学术研讨活动,童教授认为,出去参加学术会议,去了解和学习他人在这一领域的学术研究,有利于启发自己的科研实验。

  在学生眼中,童教授特别热心、开朗,善于看到他人的长处,同时无论是本学院的还是其他学院的学生,无论是学生还是同事,只要找到他,他总是竭尽全力地给予指导和帮助。平均每年教学工作量380小时的童志伟每天仍坚持锻炼,几十年如一日。年近60岁他在单双杠上,让20几岁的学生都望尘莫及。“没有健康的体魄,何谈为祖国工作50年?”

  三十余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三尺讲台初心不改润物无声。童志伟说,要培养经世致用之才,意味着我们培养的学生要会做人、会做学问——做有家国情怀的人、有社会担当的人、有创新精神的人,做有益于社会进步的学问、有益于国家强盛的学问、有益于民族复兴大业的学问。

责任编辑:范文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