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家才:学以致用结硕果,深耕教学育人才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8-18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导师简介:

  黄家才,男,工学博士,教授,研究生导师。南京工程学院工业中心主任、创新创业学院院长。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带头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现为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员、中国自动化学会分数阶系统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机器人专业工作委员会委员、IEEE Transactions on Control Systems Technology等期刊审稿专家。

  长期从事交流伺服控制、机器人控制与系统集成、图像处理、运动控制等方面科技研究及工程实践工作,于2014年上半年赴美国加州大学Merced分校交流访学。在运动控制、信号检测方面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4项,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及产学研项目20余项。主持省教育厅教研课题2项、校级教研教改课题6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以第一发明人身份获授权发明专利 12 件、实用新型专利 20件。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等多项。指导研究生学科竞赛多次获奖。

 

  先进事迹:

  黄家才教授坚持将研究生课题与国家和社会的需求相结合,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作为己任,指导研究生开展深度学习在并联机器人系统中的应用研究、基于眼部特征的疲劳驾驶综合监测系统、水下机器人先进驱动技术与装置、电力电子及电机拖动硬件在环实时控制等项目研究,指导的学生获奖15项,发表论文10余篇,申请专利11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8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5项,研究成果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江苏省自动化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江苏省轻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多项,这些研究成果均来源于研究生的研究课题,获奖成果的大部分完成人都是所指导的研究生。

  所培养的研究生中,一位研究生获得2015年度、2016年度两次国家奖学金,这在南京工程学院尚属首次,10位研究生获得学校各类奖学金。

  黄家才教授的研究生团队建有一个名为“关爱一家”的微信群,这是他的研究生们建立的联系平台。研究生们在黄老师课题组学习期间感受到黄老师如同父母对自己孩子的关爱,感受到同学之间兄弟姐妹般的情谊,因而他们给课题组起了一个温馨的名字“关爱一家”,是这样的导师和团队给学生们“家”的温暖,让在外求学的莘莘学子有了“家”的感觉。

  教学精益求精,科研严谨求实

  “严己宽人”是黄家才教授培养研究生的理念。“学生,其实就是老师的一面镜子,老师不要总去抱怨学生能力不足,做得不好,而是要经常反思自己,还有哪儿指导得不到位,做得不够好。”黄家才教授将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的要求融入到研究生的培养当中。

  黄家才教授在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能根据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指导学生对本领域国际前沿的重大科学问题进行探索和攻关。黄家才教授的研究生吴旭清对此感受良多,谈到黄家才教授的殷切教诲,吴旭清仍然觉得历历在目,研究生入学时他对机器人系统集成具有浓厚的兴趣,黄家才教授便根据其兴趣和特长,安排到六号楼罗克韦尔项目实验室,从事并联机器人的研究工作,经过三年的学习,吴旭清从开始的一无所知到后来对机器人结构、运动学等方面的熟悉,期间对Delta并联机器人运动轨迹规划、运动控制研究、视觉相机标定研究、目标工件的识别与定位以及系统用户界面的设计与系统调试等方面有了深刻的研究,最终实现在开放式的平台上,通过机器人控制实现对传送带上目标工件的快速精准的抓取,并把成果总结发表中文核心论文一篇,申请发明专利3项。

  开展项目教学,获得广泛认可

  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呈现的“跨界、交叉、融合、快速、多变”的新态势,对工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新需求。在此背景下进一步推进工科专业之间的交叉复合和与其他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已经成为培养新时代具有跨界整合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必由之路。在学校“四大融合”改革思路的引导下,黄家才教授组织工业中心/创新创业学院和自动化学院骨干力量,打破传统的以学科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开展以项目化教学为突破口的教学改革,立足专业内综合能力培养、跨专业复合能力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三个维度,从课程、课程群、专业、工程四个层次,依据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能力进阶式培养的原则,构建了项目化教学体系并深入实践,探索了一条新时代一流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新途径。通过项目化教学改革与深入实践,有效达成了对研究生在专业综合能力、跨专业复合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三个维度的的高质量培养。在“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等国际国内竞赛中多次取得优异成绩,为社会培养出了一大批工程技术能力强、发展后劲足的优秀研究生,其中不乏“南京市五四青年奖章”、“全国优秀共青团员”、“航空工业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获得者。黄家才教授团队完成的“构建“三维度、四层次、进阶式”项目化教学体系,培养新时代一流应用型本科人才”成果获得我校2019年教学成果特等奖。

  培养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也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当前,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主要面临以下几方面问题:大规模的扩招,导致创新实践教学平台资源不够;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尚不完善;学生创新能力不足,工程实践能力欠缺;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黄家才教授结合学校工程型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实际,在国家、省部级等相关创新创业政策的支持下,工业中心/创新学院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与环境,搭建了以院(系)为基础、以创新创业学院为主干的双创平台,建立了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双创人才的新机制,构建了多层次、立体化、多学科支撑的双创教育课程体系,采用分层次项目教学模式,强化工程实践,将创意、创新、创业思想贯穿于项目教学全过程,并不断完善双创教育评价体系,最终构建了“多维度融合、多学科交叉、全过程贯穿”的工程型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科研教学相融,深受学生赞誉

  多年来,黄家才教授一直致力于机器人系统相关教学与研究,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由目前市场上的机器人核心算法都是进行了封装,无法进行二次开发,设备价格高昂,购买后只能做顶层应用,难以满足研究生对机器人核心算法的研究与学习需求。针对这种普遍存在的教学研究难题,黄家才教授在充分进行技术调研基础上,指导研究生开始进行机器人自主设计研究工作,提出一种基于模型的六自由度机器人的设计方案,经过多年技术积累,黄家才教授指导研究生团队,突破多项技术难关,研发了全开放、模块化的机器人控制系统系列化样机,实现了机器人核心算法全开源,为研究生研究和学习机器人控制提供了实验平台,打破了机器人控制算法的开发壁垒。

  研究生研究过程中经常听到黄家才教授经常教导学生的一句话,“科学要大胆探索,不要迷信权威,不要仅仅总结别人的结论,更应该分析其中的不足与局限,找到研究的切入点”,正是基于求真的信念和执着的追求,黄家才教授先后获国内外发明专利授权20余项,成长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带头人,江苏省青蓝工程培养对象(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青蓝工程培养对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南京工程学院学术拔尖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学术骨干)。

责任编辑:范文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