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祝元:岐黄妙术,立德树人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8-18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导师简介: 

  方祝元,博士,教授,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专业技术二级岗,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党委书记。国家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工程)岐黄学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血压育阴潜阳重点研究室主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项目的首席科学家、江苏省委“333高层人才(第一层次)培养工程”中青年首席科学家、江苏高校优势学科(中医学)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心血管科)学术带头人、江苏省名中医,江苏省中医药学术经验师承指导老师,潜心医教研工作32年,立德树人、守正创新。作为课程负责人,主讲研究生课程《中医学研究思路》和《国医大师、名医临证经验》。牵头国家重大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项目1项,主持国家及省部级课题10余项。先后获江苏省首届创新争先奖章、江苏中医药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华中医药科学技术奖等三等奖。作为主要发明人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江苏省食药监局药品制剂证书3项,主编“十二五”“十三五”全国高等教育中医药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及其他著作10余部,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等150篇。 

  先进事迹: 

  “厚仁德而树人、精岐黄则济世”,方祝元教授以这样的赤心真情,在教书育人和治病救人的道路上勤思践悟、上下求索,师先贤、启后学。他深刻地认识到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对于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至关重要,一直在思考与探索如何更好地引领学生。他深知导师不仅是学生学识上的路标,更是思想上的灯塔、生活中的暖炉。方教授多年来坚守仁心不变,严管厚爱,诲人不倦,善于医中育人,常在微处显大爱,为生谋道,授人以渔,深受学生敬爱。  

  立德明德,守正育人

  “立德明德、德术并重”,这是方祝元教授在培养研究生过程中所坚守的理念。他积极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引导学生端正学医动机,坚定中医信念,锻炼中医思维,强化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高尚的医德医风,达到知行合一。“誓愿普救含灵之苦”,方祝元教授身先垂范,将仁心仁术体现在临床实践的每一个环节,教导学生将医德认识内化为医德修养,引导学生不忘初心,将“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救死扶伤,悬壶济世”的正确理念贯穿职业生涯。

  方祝元教授还特别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时常抓住空隙跟学生“聊一些、问一些、答一些”,闲暇时经常以生动的事例和事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虽工作繁忙,他却不忘收集和挑选各种中西医学习资料及优秀的演讲视频,与学生们分享探讨,言传身教,教会学生良好的接诊方式及医患沟通的技巧,注重将知识传授与医德教育相结合。不忘初心使命,引导学生认识个人成长与中华民族复兴发展紧密相连,赶上新时代、抓住大机遇,鼓励踏实学习、求真破妄,树家国情怀,把对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作为自己毕生的奋斗目标。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在面对此次疫情中,方教授的学生们始终牢记老师的谆谆教诲,踊跃报名参与发热门诊的救治和援鄂医疗任务,共有两人驰援湖北一抗疫前线,多位学生参与本单位发热门诊救治工作。学生们无惧艰险,与时间赛跑,挽救生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方教授始终所提倡的“医者仁心”。  

  因材施教,文化育人

  方祝元教授作为一名中医内科学专业的研究生导师,始终明确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而中医人才培养是中医文化传承的重要环节,中医思维的建立又是中医人才培养的基石。为了更好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及素养,方祝元教授坚持通过现代中医教学模式与传统“师带徒”方式相结合,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传承中医知识和技能,重视学生对包括四大经典在内的中医经典和医案学习和研究,鼓励学生总结并梳理名医及导师诊治疾病的经验,系统分析、逐步消化,慢慢建立自己的中医思维。与此同时,方教授还注重深入研究总结当代中医药高校学生特点,积极探索中医人才成长规律,在每位学生的研究生初期因时、因地、因人地制定形式多样的培养计划,制定相应的研究方向。在知识结构上强调中医经典医籍与名家经验进行交叉、融合、渗透,重视学生中医思维能力与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创新性地提出了“中医临床人才”全生命周期的六个关键环节——“辨证施治、量效关系、守方变方、临床经验、学术思想和理论创新”。

  “方老师基本没有假期的,一周七天基本都在医院里,每晚工作到十点多是家常便饭。”这是方教授的给学生们最深刻的印象。作为一名国内三甲医院党委书记,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不忘亲力亲为培养学生,对学生的指导丝毫没有松懈。“对学生要严管厚爱”,他每次门诊结束后会专门开1个多小时的“小课堂”,结合所见案例布置学习任务,敦促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的温习,并选取门诊当天的典型病例,将基础理论与临床相结合,深入浅出地为学生分析病因病机及用药思路。每周二晚上的例行组会更是热闹非凡,方教授和课题组老师经常和同学们“打成一片”,讨论学术前沿问题,解答同学们研究过程中的困惑,为同学们指明前行方向。同时,方教授不断教导学生要学术严明,律己修身,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大胆的科学设想和小心的实验验证,培养学生学术自由与自律的诚信的科学研究精神。

  “严师方能出高徒”,方祝元教授担任研究生导师以来共指导博士后2名,博士研究生21名,硕士研究生32名,指导江苏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学员3名。所指导毕业生以第一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青年项目2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面上及重点3项,江苏省博士后科研1项,市级课题4项,获得全国中医药创新骨干人才项目培养对象1人、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1人、江苏省中医临床优秀人才1人。共指导学生发表SCI及中文、科技核心期刊论文126篇。  

  筑台联璧,创新育人

  “科研是一名优秀医师走向伟大医师的必由之路”,方祝元教授作为国家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岐黄学者在学术上不断推陈出新,始终坚持对中医药传统理论的继承与创新,积极推动着中医药的现代化建设。对于新时期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模式,方祝元教授向来重视培养和提高学生科研创新思维。他按不同阶段,着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查阅文献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实验设计能力、组织实施能力以及科研表达能力,积极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申报研究生创新课题,参与汇报演讲等学术活动,努力提高外语水平,出国进修交流等,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及前沿进展融入日常教学内容,明确教学与科研的互相推动作用,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努力打造创新型人才,建立中医学医疗人才梯队。

  此外,方祝元教授领衔的团队一直致力于与国外知名高校及研究机构建立中医药科研合作交流平台,培养学生科研思维以及科研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快国际化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在中医药国际化进程中具有全球视野,较强国际竞争力、创造力,跨文化交流能力,先进的国际合作意识和国际化理念,并精通掌握中医药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中医药专业人才。目前,该团队已与国外一流的学术机构联合培养访问学者1名、博士后1名、博士3名,这些年轻学者回国后都成为所在医院、研究所的业务骨干。他们勤于探索,善于发现和选取临床工作中有价值的问题,制定完善科研计划,并开展深入研究,更好地为中医药科学研究事业添砖加瓦,为广大病患谋福利。

  方祝元教授不断总结自身临床和教学经验,带领学生主动学习中医,实践中医,使学生的中医知识体系趋于系统化和更加完备,能将所学知识更好地运用到日常诊疗之中。真正实现教学相长,使中医药的现代化“医、教、研”水平更上一层楼。

  三十载医人,三十载育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方祝元教授深知优秀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任重而道远。作为教育者和接力人,他深知为师当尽传道受业解惑之能,为医当尽救死扶伤之责,指引一批又一批学子沿着正确的方向勇攀高峰,躬行求索、甘为灯梯。

责任编辑:范文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