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科技大学:环境生物技术研究生导师团队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8-20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团队简介】

  20世纪90年代以来,苏州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在学科带头人黄勇教授的领导下,及时调整学科布局和凝练学科方向,聚焦环境工程领域中的核心科学问题,致力服务行业与地方环境保护实际需求,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和实践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显著的影响。2000年被批准建设“省环境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2016年被批准建设“城市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经过人才引进和自身建设,在教学与科研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支“政治站位高、创新能力强、实践效果优”的老中青相结合的导师团队。

  该团队共有成员10人,教授4人(黄勇,李勇,潘杨,李大鹏),副教授3人(袁怡,李学艳,李祥),讲师3人(毕贞,袁砚,顾晓丹)。黄勇教授是各位团队成员博士或硕士期间的导师、引进时的联系人。从2000年,黄勇教授带领李勇、潘杨、袁怡等成员,共同承担科研项目,共同指导学生,共同发表论文,随后陆续有成员加入,逐渐形成规模化团队。拥有博士学位7人,入选江苏省“333工程”4人,“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各3人,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1人。

  基于长期的合作与交叉,团队成员主要围绕在废水处理及资源化和地表水修复等2个方向,逐步形成了一个大方向一致,又有各自特点的网状学生培养结构。团队于2017年成立党支部,践行“把支部建在连上”的伟大创举,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持立德树人,遵循研究生教育规律,创新研究生指导方式,成为研究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团队成员:黄勇、李勇、潘杨、李大鹏、袁怡、李学艳、李祥、毕贞、袁砚、顾晓丹。

  【先进事迹】

  政治正确,立德树人

  2017年,苏州科技大学“环境生物技术”研究生导师团队成立环境生物技术研究所党支部,现有党员8人,进一步强化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是知识体系教育同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与综合,充分认识加强研究生导师团队建设的重要意义,把团队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穿到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全过程,引导团队老师加强与研究生的沟通,每月进行谈心谈话,深入了解和准确掌握研究生思想动态,将思政工作融入并贯穿于团队研究生的全员培养目标、培养质量的全过程管理、科研人文融合的全方位育人。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示范作用,团队注重对团队成员开展科学道德教育,构建学术诚信体系,遏制各种学术不端和科研失信行为。在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强化学术规范训练,做到内容层面的规范,价值方面的规范,技术操作层面的规范。

  团队带头人黄勇教授经常鼓励团队成员要倾注工作热情,增强主人翁意识,树立团队共享的理念,建立彼此支持、相互配合、相互信任的价值观,在团队发展中,实现提升自己、超越自我的目标。自2017年以来,已经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十三五科技部重大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纵向课题十余项,发表研究论文150余篇,出版江苏省重点教材1部(全英文),授权发明专利10项。

  因材施教,规矩严格

  因材施教是让每个学生发挥其潜力特长的必要措施。导师们往往会根据学生的基础、个性等定制不同的培养方式。黄勇教授在这方面很有心得。他的一位学生曹贵华,个性开朗、动手能力强、喜欢挖掘工艺特点。面对这种情况,黄勇教授让他从应用型课题“强化SBR工艺对低浓度城市生活污水脱氮除磷的研究”入手,充分发挥了他的特长。经过三年的学习积累,曹贵华毕业后加入苏州天雨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在工作中充分发挥了他在工艺技术方面的优势,弥补了该公司数十年来在工艺方面的不足;作为技术负责人承担过3项科研项目(两项省部级、一项市级),开创了天雨自主完成省部级项目的先河;负责公司承接的高难度工业废水的设计、建设、运行管理,为公司组建了一支新的总工办团队。

    另一位本科生李祥,黄勇教授针对这位学生喜欢钻研、爱动脑的特点,鼓励他大三就进入实验室,给予他充足的自由完成实验。后来,这位学生考取了硕士研究生,继续留在团队进行厌氧氨氧化研究。经过几年来的研究积累,他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1篇,影响因子75.6,EI论文30余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承接社会服务项目数百万元。他将DN-PN-Anammox高效生物脱氮工艺系统成功应用于中晚期垃圾渗滤液脱氮现场中试,实现了系统稳定高效运行的技术突破。经彭永臻院士领衔的专家团队论证,该项目成果处于国际先进水平,适用于高氨氮有机废水处理。

  在培养过程的把控上,导师们对学生的学习和研究要求非常严格。刚入学时,导师会为学生制定详细的基础课程学习计划,从课程选修、文献阅读、实验操作培训等方面夯实专业方向基础。此后,导师会根据每位学生的基础和特点提供具体的研究方向,并给予学生一段时间自由探索,让他们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感兴趣的课题。在研究课题开展过程中,从每一个实验方案的设计,到实验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分析、可能存在的原因及解决对策,导师都会与学生共同探讨,给予精心的指导。他们汲取知识、熟读文献,经常就文献中的内容和实验思路与研究生们讨论和共享。每周的研究生课题进展报告,每学期的研究生工作总结,每年度的研究生中期考核,他们都会按时参加,汇团队之众智给学生们解疑答惑。

  多年来,团队已形成月度报告会制度,每半年由一位团队成员负责组织,制定每月的讨论主题。每次报告会上,通常由6位同学报告(研一报告文献阅读,研二、研三报告实验进展),老师学生自由发言,阐述观点,时常出现围绕学术观点而发生的激烈争执,也会因为一个小问题而引出一个创新思路。2007级研究生沈雨至今仍记得,在一次文献报告会上,他介绍“农村污水治理之乱象”时,李勇教授提出,乱象的根源是什么?讨论后,觉得后期运维是关键。黄勇教授指出是否能研发一套无人值守装置,省略或者简化后期运维。沿着这条思路,经过1年多的努力,团队开发出“气升回流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获批2项发明专利。该装置只需一台污水泵、一台曝气机、一块很小的占地,即可实现无人值守、无须排泥、运维费用低的稳定达标处理。目前该装置已开发至2.0版本,在苏州地区获得十余处应用,运行效果良好。“十三五”期间在苏州金庭镇建设了一套20t/d的处理装置,与同地其他技术相比,占地节省了20%,运行费用更省,处理效果更稳定。

  服务社会,教研相促

  培养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层次人才,必须建设一支高层次、高质量,体现核心竞争力的导师团队。近年来,团队把提升自身学术素养、强化创新成果产出作为一项重要前置性工作抓紧抓实,取得的丰硕成果令人瞩目。团队通过引入PI组织管理模式,下设由李勇、潘杨、李大鹏教授领导的项目组,在城市污水资源化技术,废水生物脱氮除磷理论与技术,城市水体污染控制与修复等方面具备了雄厚的科研实力,先后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硕士研究生百余名,其中绝大部分成长为水污染防治领域的骨干和中坚力量,为实现“水更清、天更蓝”的目标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黄勇教授经常对研究生说:“你们要有风险精神,要急国家之所急。不能光在课堂上搞研究,要深入基层,成果不能只写在论文里,要装进人民的口袋里。”上善若水,人们天然喜欢亲近水。然而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城市水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感官愉悦度和亲水的愿望。黄勇教授敏锐地发现了地表水表观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SPI指数”这一评价方法。并以此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团队研发的快速感官指标判别方法入编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指导全国黑臭水体的判别。目前,潘杨教授围绕这一评价方法开发了原位监测系统,已经进入实地验证阶段。该项目培养了数十名研究生,其中李鹏章、马垚分别考入北京工业大学、重庆大学攻读博士研究生。

  团队承担了科技部“十五”“十一五”“十三五”水专项和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地表水治理也投入了研发力量,先后治理了苏州园林拙政园和沧浪亭的水体,通过“体外循环—原位修复技术”,使江南园林重现水石相映的灵秀神韵。该项目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又一典型案例则是治理苏州昆山同心河,同心河原先是地百姓口中的“臭水沟”,团队带领研究生排查沿岸污染源,走访当地居民和河道管理人员,现场蹲守河道水位起伏等核算同心河黑臭的主要成:外源没有完全截留,导致水体的自净能力弱于外源输入。团队提出的有针对性的截污、挖除底泥、引入清洁水源——污水厂尾水、利用宽面河道自然沉降、适当曝气等措施,使同心河重新变成居民能观赏的清水河,获得显著社会效益。而河道治理的2.0版则是苏州太湖内岛金庭镇污水厂尾水受纳河道的治理,通过植物浮岛、河岸景观整治等措施,使该河道不仅能达到地表水Ⅲ级标准,还能实现供人们休闲观赏的亲水公园。该研究方向培养了30余名研究生,为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大学输送了6名博士研究生。

  苏南地区的地表水富营养化程度较高,截污后的污水脱氮除磷至关重要。团队研发了一体化双向两循环生物除磷工艺,能高效去除生活污水中的污染物,通过此二级生物处理装置就能达到常规污水处理厂需要三级处理才能达到的出水标准,在苏州101医院和苏州同里镇应用良好。该技术获得了江苏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培养了40余名研究生,向江南大学输送了1名博士生。

  高浓度含氨废水的治理,由于碳源不足而导致处理达标困难、运转费用巨大,一直困扰着业界。黄勇教授从2000年就带领团队致力于厌氧氨氧化自养脱氮的研究,指导青年教师提升学历和获得3项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资助。该技术与传统生物脱氮技术相比,可节省60%的能耗而无需有机碳源,污泥产量低而经济价值高。该技术得到4次国家自然基金和2次省级项目的资助,已在卫生填埋场老龄渗滤液、味精废水、光伏废水等应用,培养了30余名硕士和一名博士,向哈尔滨工业大学输送了2名博士生,发表了百余篇核心论文和10余篇SCI论文。

  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团队老师正以各自的人格魅力和辛勤工作,在教书育人、教学科研的道路上孜孜前行,用实际行动阐释着“师者”的内涵。

责任编辑:陈路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