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医科大学:慢性疼痛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导师团队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8-20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团队简介】

  徐州医科大学“慢性疼痛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导师团队,围绕慢性疼痛和疼痛-抑郁共病的基础科学问题及其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临床问题,探究慢性疼痛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和疼痛-抑郁共病可能存在的相同的环路、细胞和分子机制,具有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相结合、多学科交叉和技术融合相结合的特点。团队带头人曹君利教授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才和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成员,该导师团队现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1人(公示中),江苏省特聘教授4人,江苏省杰出青年人才1人,江苏省“333”工程人才4人,江苏省“双创人才”1人,博士生导师5人,有“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江苏省双创团队”“江苏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4个。近五年,该团队共培养硕士研究生97名,博士研究生16名,研究生获江苏省研究生科技创新计划项目21项、国家级奖学金10人,其他省市级奖励和荣誉20余项。团队在Neuron、Biological Psychiatry、PNAS、J Neurosci、Anesthesiology、Pain等国际著名SCI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得各级各类课题57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7项(含重点国际合作研究项目1项),获省级课题38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发明专利15项,主编和主译包括《现代麻醉学》《米勒麻醉学》等大型专著10余部(套),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2项、江苏省科学技术一、二等奖4项。

  团队成员:曹君利、张励才、张咏梅、申文、肖诚、周春艺、潘志强、张红星。

  【先进事迹】

情系杏坛立德树人 研精覃思守正创新

——徐州医科大学“慢性疼痛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导师团队先进事迹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走上三尺讲台,立德树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为师者,是一种精神渲染、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优秀的文化素养和崇高的人格魅力的典范。以曹君利教授为带头人的徐州医科大学的慢性疼痛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导师团队情系杏坛守初心,研精覃思求创新,执着于教好书、育好人,履行好传道授业解惑、启智明理尚德的职责,培养出的人才既能“顶天”——在国内外顶级医院或科研院所做出重要贡献的医者、学者,又能“立地”——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于最平凡百姓的医务工作者。

  价值引领信念坚定,素质提升铸魂育人

  医学生作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振兴祖国医学事业的重任,应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团队利用每周政治理论学习时间,带领学生共同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等重要原著原文,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坚定师生的理想信念。团队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旗帜铸就共同理想、以旗帜铸就“四个自信”,为培养新时代富有“正知正念正能量”的医学人才提供思想保证、文化支撑和精神力量。

  高尚的道德品质是塑造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基本要求。医学生面对的是鲜活的生命,这就要求学生牢记“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铮铮誓言,永怀慈善悲悯之心。在每年的新生入学教育大会上,导师们都会就爱心、耐心、责任心等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主题作报告,让学生尽早自觉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意识。团队通过不断提升学生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教育引导学生做一名有信念、有温度的医生。

  唯念母校哺育之恩,师徒同心厚植情怀

  团队中有一半成员都是毕业于徐州医科大学,得益于徐医的培养与指导。团队带头人曹君利教授师从麻醉学本科教育的开创者曾因明教授,在他的指导下,曹君利教授从对麻醉与镇痛的兴趣转变成自己一生挚爱的事业。在美国帕克学院研究所、德州大学西南研究中心、科罗拉多大学等著名高校留学深造五年后,曹君利教授毅然放弃国外优厚的工作待遇和科研条件,返回母校任教。“是徐医麻醉学科培养了我,我想回到母校尽绵薄之力,甚是光荣。”朴实的话语表达了他对母校和导师的无限热爱和感恩之情。

  情怀是什么,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解读,而对于在母校工作二十六年的曹君利老师,就是“跪哺之恩、反哺之义”。正是这种教育理念的影响,他的学生张红星教授在美国纽约西奈山医学院深造五年后也毅然决定回国投奔母校,追随曹老师的步伐。张红星老师开组会时经常给学生说:“是老师的教导之恩,母校的培养之情,让我投奔母校,教书育人。”加入团队三年来,张老师教学方法新颖,切合学生实际,得到同事和学生的普遍认可,连续两年被评为“学生最喜欢的班主任”“最有范儿导师”等荣誉称号。师徒同心,感恩的情怀就像心底的那一颗种子,早已在一届又一届学生心底生根发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徐医学子学成归来,为建设徐医更美好的明天添砖加瓦。

  勤学坚毅求是致远,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博学为人才素质之基,唯有坚韧不拔之志,方可有得;求是乃科研之道,凡事追求真理,方可远行天下。团队在每次新生见面会上都会要求师生做到学习不能停、求是不能丢。张励才教授从医从教四十多年,虽已退休,但他仍然每天坚持来实验室工作,每天坚持伏案研读。学生去张老师的家里做客,古色古香的客厅就是书的海洋,各类图书不下千册整齐地摆放在一排排书架上,说是小型的图书馆也丝毫不夸张。张老师说,这都是他珍贵的宝贝,很多书都是年轻时跑遍国内的各大城市,甚至从国外辛辛苦苦背回来的,这些书籍成就了现在的他。张老师是中国解剖学会神经解剖专业委员、江苏省解剖学会副理事长,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徐州医科大学麻醉学国家级教学团队和国家级特色专业首席带头人,全国高校麻醉学专业教材《麻醉解剖学》1—4版主编,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鸟欲高飞先展翅,人求上进先读书”,张老师的读书立学精神感染和激励着每一位师生。

  严谨治学精益求精,潜心问道开拓创新

  医学科研的目的是揭示人类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医学科研的结果需要直接对人的健康和生命负责。因此,科研人员必须具有严谨治学、精益求精的科研态度。作为主管学院教学和科研的副院长,张咏梅教授工作十分繁忙,但她从不会耽误实验室的工作,尤其是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她会认真审阅每个学生设计的每一个实验环节,提出具体的整改建议,然后督促学生认真做好每一次实验,并强调实验的可重复性、指导学生做好实验记录和数据分析,强调实验的溯源工作。这种严谨的态度无处不在,对待学生的论文更是如此。很多同学都收到过张老师深夜甚至凌晨发来的邮件,修改意见细致到每个标点、每个符号、每张插图。严谨治学、精益求精,张咏梅老师以身为范。

  团队进步离不开创新。慢性疼痛及其相关疾病的研究领域仍有许多关于生命和疾病的奥秘尚待揭晓和阐明,这就要求师生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了提高科研创新水平,团队加强科研的过程管理,对研究的选题、立项、实施等各阶段加强督导和管理。例如在选题上,要确保其准确性和创新性,应着眼于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的结合,以优化临床治疗方案、提高临床治疗技术和水平为科研目的。团队也鼓励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要勇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并善于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例如团队指导学生基于目前慢性疼痛治疗药物阿片类药物引发的阿片危机,另辟蹊径发现了一个不依赖阿片肽受体的内源性镇痛环路,为开发基于该研究机制的镇痛和抗抑郁药物提供有益新靶点。医学科研创新能够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和能力的拔尖人才,而拔尖人才的创新成果又能进一步推动科研创新和临床诊疗水平的提升。

  言传身教事必躬亲,学习生活全面指导

  作为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疼痛科主任,申文老师的工作任务十分繁重,但她对每一位患者事无巨细,从一项检查结果到一点病情变化她都会亲自过问,力求为患者做出最科学、最全面、最经济的治疗方案。申老师始终秉承医者仁心的高尚医德,将对生命的尊重与珍爱化作对患者尽心尽责,履行着一个医生的神圣职责。她言传身教,对学生和蔼可亲,对工作兢兢业业。

  古语云:良医者皆为良相,良相者皆为良师。申老师温文尔雅、谦逊平和,平时话语不多,但每天早会后的病例讨论是她跟学生交流沟通最多的时候。在汇报中发现学生的不足之处,她会毫不吝啬言语予以纠正,并在早会上分享给学生处理问题的经验与技巧。生活中,申老师喜欢和学生们分享她学生时代的经历,讲述她曾经吃过的苦。她的三言两语总是给学生深深的触动,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只有用真诚、热情和汗水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和梦想。

  结语:

  徐州医科大学麻醉学科,作为江苏省品牌学科、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始终倡导“做人诚、办实事、为学真”的育人理念,坚持以“用心做人、做事、做学问”为学训,打造国际化和书院式的学科特色文化,让优秀人才从中“浸”出来、“养”出来、“熏”出来、“育”出来。

  曹君利教授带领的慢性疼痛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导师团队,致力于解决围绕慢性疼痛和疼痛—抑郁共病的基础科学问题及其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临床问题,最终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创新性的麻醉与镇痛及相关神经系统疾病机制的理论和监测、治疗方法,将徐医麻醉学科打造成为国内麻醉学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高地,突破我国麻醉学科发展的瓶颈,缩小与国际前沿学科差距,建设国际一流麻醉学科。

责任编辑:陈路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