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师范大学:神经语言学研究生导师团队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8-20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团队简介】 

  由我国首位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领域“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杨亦鸣领衔的江苏师范大学神经语言学研究生导师团队,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坚持学科交叉的研究特色和方向,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创立了我国首个神经语言学学科方向,培养了我国首批神经语言学硕士、博士及博士后,对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融合起到示范作用。原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文哲学部主任江蓝生学部委员指出,“江苏师范大学语言学团队改变了中国语言学的格局”。  

  学科平台建设成效显著。在团队带头人杨亦鸣教授的带领下,江苏师范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自“十五”起即为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和江苏省一二三期优势学科,共获得各类经费支持共1.879亿元。2019年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入选语言学领域国内唯一的省部共建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2016年“语言科学综合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获批国内唯一的语言学跨学科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语言能力高等研究院入选国家语委首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语言与认知神经科学重点实验室获批省内唯一的语言学领域江苏省重点实验室。  

  高水平拔尖师资培育成效突出。团队拥有自己培养与申报的教育部长江学者2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人,江苏省社科名家1人,江苏省333一层次人才(江苏省中青年首席科学家)1人,语言学领域唯一的江苏特聘教授1人,其他江苏省“333工程”“青蓝工程”人才7人,团队还入选了江苏省首批“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优秀教学团队和优秀学科梯队,江苏省工人先锋号等。今年本团队培养的人才中,进入会评的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有2人、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有1人,团队还曾培养出青年长江学者1人,国家社科基金语言学组评审专家2人、江苏省优博1人。  

  高水平教学建设成绩斐然。团队创建和推广了“立体协同,前沿复合”的神经语言学人才培养模式,获2014年首届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二等奖,并获得2014年高等教育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8年高等教育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重大科研创新成果卓越。团队成员多次获得教育部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最高奖2006)、二等奖(2009、2013、2020)等,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最高级别项目)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5项、重点项目6项和973计划课题1项;在《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国际阿尔茨海默病研究会会刊》(SCI一区,IF:12.764)、《脑》(SCI一区,IF:10.103)、《认知》(SSCI一区,国际认知科学顶级期刊)、《中国社会科学》《新华文摘》等国际国内重要学术期刊发表和转载论文数百篇。  

  团队成员:杨亦鸣、李平、胡伟、耿立波、刘俊飞、刘涛、张珊珊、朱祖德、张强、顾介鑫、王祥鹏、胡学平、于亮等。  

  【先进事迹】 

做育人者 当实干家 

——江苏师范大学“神经语言学”研究生导师团队先进事迹 

     

  他们是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江苏社科名家、江苏特聘教授,也是我国神经语言学研究的开拓者。团队导师们最珍视的身份还是大学教师,巍巍科研志,拳拳育人心,三尺讲台培育芬芳桃李,九州方圆成就灿烂星光。

  塑“金课”,培育卓越人才  

  39年来,团队带头人杨亦鸣教授长期坚守在教书育人第一线,连续33年坚持为学生讲授专业核心课程“语言学概论”,无论科研和管理工作多么繁重,寒来暑往,雷打不动,有时遇到在外地开会,杨教授也经常连夜赶回学校,待第二天上完课后再返回会场。“教师的本职工作就是上好课,对我而言,课比天大,上课比其他任何工作都重要。”他如是说,也一以贯之。

  一门“金课”,一堂好课,讲授的专业知识一定要系统、前沿。杨亦鸣教授所率领的神经语言学导师团队经常把国际最新的语言机制研究发现引入课堂教学,并带领学生进行开放式探讨,鼓励他们时刻保持对学术前沿的敏感和关注。同学们说,“这些基于导师学术研究的知识补充让这门课更有激情,也更有生命力。”

  凭借着这种精神和态度,杨亦鸣教授团队打造了一门又一门优质课程,在教学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入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获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首届“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二等奖,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改革成果一等奖等,以及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十二五”“十三五”重点教材,课程育人水平不断提升。

  随着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深入推进,对高校文科学生创新能力提出了新要求。2018年,杨亦鸣教授团队率先提出“新时代、新文科”的教学改革理论,培养文科学生具备交叉学科的视野,具备创新、创业的意识和能力,一些观念被教育部高教司写入相关文件。创建的“语言科学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入选国内唯一的语言学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探索出层次分明、衔接合理、目标明确的文科创新实验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开辟文科实验教学的新路径。

  在学生论文指导上,从选题到实验设计、论文修改及写作,团队老师经常指导学生修改论文到凌晨三四点。胡伟作为杨亦鸣教授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想继续留在实验室进行“儿童阅读障碍”领域的研究,为了使胡伟能够专心研究,杨亦鸣教授每月都资助他。毕业后的2年里,近千次的论文修改意见,最终硕士生胡伟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脑科学领域顶极学术期刊《脑》发表论文,这也是该杂志自创刊以来国内大陆语言学领域发表的首篇研究论文,迄今已被包括Cell(《细胞》)、Lancet(《柳叶刀》)等顶级期刊在内的SCI期刊引用近百次。该成果获得教育部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作为第一完成人的胡伟也成为该奖项设立以来语言学领域最年轻的获奖者。此外,本团队培养了我国首批神经语言学硕士、博士及博士后,培养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各1人、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1人、国家社科基金语言学组评审专家2人、江苏省优博1人,今年进入会评的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人、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1人。  

  求真谛,攀登科研高峰

  时光退回到30年前,杨亦鸣已经是全国最年轻的语言学教授、知名音韵学家,他在《李氏音鉴音系研究》中提出的“透视分离法”被中国社会科学院杨耐思研究员认为是“近代音研究的一项新方法”。台湾地区学界也认为20世纪90年代大陆的近代音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则更趋科学化,最具代表性的即是杨亦鸣于研究《李氏音鉴》所使用的‘透视分离法’”。然而,他的科研道路并未沿着传统语言学的方向继续发展。20世纪90年代,杨亦鸣敏锐捕捉到了国际学界的新变革,开始将目光聚焦到语言的神经机制这一国际学术前沿领域。

  “神经语言学是一门全新的学科,有较多尚待挖掘的领域,但可供借鉴的经验却较少,需要做大量探索性的工作。”凭借着钻研精神,杨亦鸣带领团队接连斩获教育部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最高奖2006)、二等奖(2009、2013、2020)、三等奖(2002、2015),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3、2007、2010、2014、2018),2010年获批了国家社科基金基础研究类首批重大项目,此后团队相继承担了科技部973课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十余项,在《中国社会科学》、《新华文摘》《中国语文》和《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国际阿尔茨海默病研究会会刊》(Alzheimer’s & Dementia ,IF:12.764)、《脑》(Brain,IF:10.103)、《认知》(Cognition,SSCI一区杂志,国际认知科学顶级期刊)等国际国内重要学术期刊发表和转载论文数百篇。

  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时,明确指出在深度贫困民族地区很多人由于“不学汉语、不识汉字、不懂普通话”而难以通过外出就业来脱贫。2018年1月,教育部、国务院扶贫办、国家语委印发了《推普脱贫攻坚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为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精准脱贫的重要指示精神,助力国家打赢脱贫攻坚战,杨亦鸣教授立即带领团队师生在全国率先开展“推普脱贫攻坚”理论和实践研究,厘定了“推普脱贫攻坚”的对象和任务,设计了“建档—教学—验收”三位一体的“推普脱贫攻坚”工作方案,确定了分层递进的“推普脱贫攻坚”后续工作思路,设计出了适用的教材和教法。杨亦鸣教授团队的工作得到了教育部肯定,委托他们负责2020年全国高校学生志愿者“推普脱贫”社会实践的培训和组织。此项工作也受到党中央和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推普脱贫攻坚”理论研究和数据库建设(20@ZH007)》。这一实践活动培养了一批既有家国情怀,又懂得在民族地区利用二语教学原理推广普通话的青年人才,多批学生获全国“推普脱贫攻坚”优秀团队、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国赛二等奖等教育部和团中央的各项奖励。实践活动还获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朝闻天下》《新闻30分》《新闻直播间》等新闻媒体的多次报道。

  以实际行动服务国家社会,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一直是这支团队所坚持的。2014年,杨亦鸣教授作为技术组组长率领团队参与筹备举办由中国政府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主办的“世界语言大会”,承担了大会的策划方案撰写、概念性文件和成果文件等的草拟等工作,起草的成果文件《苏州共识》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与会的400多位来自100多个国家的政府官员、学术团体代表和语言学家的高度认同,并在世界各国推广,向世界传递了中国声音,提出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获教育部和国家语委专函嘉奖。同年6月,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以《“多言多语”促进沟通》为题对本团队筹备的会议进行了专题报道。

  党的十九大开启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征程,作为中国贡献的智慧和方案,“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也更加凸显语言沟通这个最基础的工作。“中国要从语言大国向语言强国迈进,语言能力的提升十分关键,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努力方向。”杨亦鸣教授团队在国内率先构建实施“一带一路”语言服务战略工程,撰写的咨政报告获中央政治局常委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批示;团队历时七个月完成了我国首部“一带一路”语言服务工具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国情手册》,入选《人民日报》评选的“27本书带你了解‘一带一路’”系列图书,排名第二。获首届中国智库优秀成果奖和江苏省智库十佳案例成果奖。

  “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杨亦鸣教授所率领的导师团队用他们三十余年对三尺讲台的坚守、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科研报国的赤子之心为“四有”好老师的内涵做出生动诠释和最好注解。“为每一个学生成长成才、实现人生出彩服务,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坚守育人初心、奋力实干圆梦,江苏师范大学神经语言学导师团队的每一天都过得忙碌充实、精彩如斯。

责任编辑:陈路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