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市丹凤实验小学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6-29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丹阳市丹凤实验小学是丹阳东门外一所亮丽的窗口学校。自1965年建校以来,先后命名为城郊中心校、丹凤中心校、云阳第二中心小学,2012年更名为丹阳市丹凤实验小学。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学校就围绕艺术教育和作文教学两个课题进行教育研究,在数十年的办学中形成了“作文教学”和“艺术教育”两大传统特色,在镇江、江苏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的知名度。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实验基地”、“全国作文教改实验学校”、江苏省艺术教育传统学校、江苏省实验小学等多项荣誉。

  2017年9月以来,学校以镇江市中小学德育研究实践基地暨品格提升工程项目“‘龙乐飞 凤善舞 ’朝阳一体化平台建设工程”为载体,以“龙文化”教育为抓手,将艺术教育和作文教学两大特色有机整合,把艺术教育提升到艺术文化教育的高度,旨在培养学生良好品格的同时,传承和发扬了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文化自信。 学校相继建设了以“龙凤文化民俗馆”、“刺绣坊”、“烙画坊”、“龙狮坊”、“剪纸坊”、“丹剧坊”等为主体的“龙凤文化体验中心”和“龙凤文化开发中心”;开展“龙凤文化研究研讨沙龙”,制定了“龙飞凤舞”教材指南;聘请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吕存、中国民间一绝符国俊等8位民间艺术大师在内的名师团队;编写了“听龙说凤”、“龙飞凤舞”等一至六年级校本教材;开设了52个校级、年级社团。学校通过开发课程、特色装备、搭建平台、改革评价,让学生形成自主、自信、自强的品质。从而以“龙”的舞动带动“丹凤”全体师生更加和谐、灵动的发展,形成了浓郁的校本特色校园文化,2019年被江苏省教育厅批准为为江苏省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并作为唯一的学校现场参加了江苏省“京杭大运河江苏流域戏曲文化传承与创新工程--《水路·戏路·传承之路》第二届戏曲艺术教育成果展演”,央视第七频道进行了专题报道。

责任编辑:李朋飞

相关新闻

丹阳市丹凤实验小学
发布时间:2020-06-29   
来       源:江苏教育新闻网  

  丹阳市丹凤实验小学是丹阳东门外一所亮丽的窗口学校。自1965年建校以来,先后命名为城郊中心校、丹凤中心校、云阳第二中心小学,2012年更名为丹阳市丹凤实验小学。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学校就围绕艺术教育和作文教学两个课题进行教育研究,在数十年的办学中形成了“作文教学”和“艺术教育”两大传统特色,在镇江、江苏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的知名度。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实验基地”、“全国作文教改实验学校”、江苏省艺术教育传统学校、江苏省实验小学等多项荣誉。

  2017年9月以来,学校以镇江市中小学德育研究实践基地暨品格提升工程项目“‘龙乐飞 凤善舞 ’朝阳一体化平台建设工程”为载体,以“龙文化”教育为抓手,将艺术教育和作文教学两大特色有机整合,把艺术教育提升到艺术文化教育的高度,旨在培养学生良好品格的同时,传承和发扬了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文化自信。 学校相继建设了以“龙凤文化民俗馆”、“刺绣坊”、“烙画坊”、“龙狮坊”、“剪纸坊”、“丹剧坊”等为主体的“龙凤文化体验中心”和“龙凤文化开发中心”;开展“龙凤文化研究研讨沙龙”,制定了“龙飞凤舞”教材指南;聘请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吕存、中国民间一绝符国俊等8位民间艺术大师在内的名师团队;编写了“听龙说凤”、“龙飞凤舞”等一至六年级校本教材;开设了52个校级、年级社团。学校通过开发课程、特色装备、搭建平台、改革评价,让学生形成自主、自信、自强的品质。从而以“龙”的舞动带动“丹凤”全体师生更加和谐、灵动的发展,形成了浓郁的校本特色校园文化,2019年被江苏省教育厅批准为为江苏省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并作为唯一的学校现场参加了江苏省“京杭大运河江苏流域戏曲文化传承与创新工程--《水路·戏路·传承之路》第二届戏曲艺术教育成果展演”,央视第七频道进行了专题报道。

责任编辑:李朋飞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