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教育的“符号崇拜”

——“景观时代”教师教育阅读与写作的本质回归

作者:吕林海 发布时间:2020-10-21 来源: 《江苏教育》二〇二〇年第六十二期

  对一线教师而言,教育阅读与教育写作是一种越发重要的“日常生活”。就其本质而言,阅读和写作是一种“符号活动”,这是因为,各种教育的概念、命题以至于相关的教育论文、书籍等,都构成了样态不一、层次有别的“符号”,理解“符号”、建构“符号”、使用“符号”是阅读与写作的基本样态。“符号”是一种有关“物”的形式表征,它“指向”着“物和物所承载的实质”。对于教育而言,这种“物和物承载的实质”应是源自教育者内心深处的教育观点和教育思想,是教育者“真实的”教育灵魂的“自然勃发”。但曾几何时,我们逐渐陷入对“符号”本身的崇拜之中,并逐渐失落了对“符号”所指的“物和物承载的实质”的真实关注。这表现为,过分迷恋于吸引眼球的“教育理论”、过分迷恋于别出心裁的“教育概念”、过分迷恋于“意义重要”的“论文发表”,这些“过分迷恋”体现了一种对教育的功利性关注,催生了一种对于“功名”的过度崇拜,扰乱了本该“恬静”的教育思考氛围,甚至扭曲了年轻教师的教育从业观。如何正确地看待教师的阅读、思考与写作?如何让其回归教育的本然轨道?如何使其焕发出教师发展的深层生命力量?本文将围绕这些追问谈一些思考。

    一、阅读与写作:何以走向了一种“景观束缚”和“符号崇拜”

  阅读与写作,固然是一种符号式的活动,但其本意却是以符号为中介的教师心灵的参与和激活。法国社会学家让·鲍德里亚指出,我们今天进入了一个名为“消费社会”的时代,人们所消费的“物”本身似乎并不重要了,而“物”所代表的“符号”正决定着人们的需要、行为和意念。“我们并非在购买我们所需要的东西,而是在购买符码告诉我们应该购买的那些东西”,因为,“符码”代表了一种权力、声望、价值、地位,“符码”让人们之间形成了一种“位置的区分”。由此观之,我们似乎也越发感受到,有关“教育”的各种实践也正成为一种“符号的消费”。上了什么样的学校、进了什么样的班级,是一种“符号”;教师发表了什么样档次的文章、获得了什么样的荣誉、班级优秀率达到了多少,也是一种“符号”;学校获得了什么样的课题、得到了什么样的奖励、进入了什么样的名校序列,同样是“符号”。正是这些“符号”,让学生之间、教师之间、学校之间产生了“区隔”,形成了“差序”,按照鲍德里亚的说法,这所有的“符号追求”的背后是一种对“权力欲望”的深层追求。

  对符号的崇拜,源于一种“异化”的“景观”之存在。法国学者德波认为,“景观”是一种本真存在的“被展现的图景性”。“景观的在场是对本真存在的遮蔽”。当教师看到的是发表的论文、论文所代表的荣誉等级、论文所预示的荣耀时,他所关注的不再是论文“所指的内涵”(如原创的思想、深远的价值、精致的观点等),而是论文所具有的“符号”,是论文所展现出的虚假的繁荣景象。其实,这种“关注”也意味着教师心灵的“被遮蔽”。他的心灵已经无法通向“真正的教育存在”,他已经被“符号”“摹本”“幻想”所构成的“视镜”遮挡了,他的心灵与真实的“教育实存”之间其实是断隔的。这种“心”与“实”的断裂,其实是教育的真正危机。正如德波所说,“符号胜于所指;摹本胜于原本;幻想胜于现实”,此时的人们,“成为被景观控制的奴隶”。这种看似“心甘情愿”地追求着“景观”中的“符号价值”,“自觉自愿”地践行着“符号崇拜”,其实是一种被“教育功利”所隐性控制的结果。论文、课题、获奖,本应源于孕育其中的“思想与创建”,但这种“真实性”已经被“景观”遮蔽了,内在的真实与外在的形式之间产生一种“颠倒”,后者成了第一位的追求,“职称的晋级”“教育名号的获取”“教育嘉奖的获得”被人们“倒转性”地认为是“有价值的本真存在”。这种“功利的景观”在葛兰西看来,“不再是一种外部的强制力量,而是建立在一种认同之上的文化霸权,这种霸权就是一种景观”。越深地痴迷于这种“景观的霸权控制”之中,教师就越深地被“功利价值观”奴役着,正如鲍德里亚所说的,被“一种紧密的欲望诱惑链”在进行着“心理筑模”。

  其实,当符号、景观以及内嵌其中的欲望支配了教师“阅读和写作”的行为和意向之时,教师的教育“真我”就被遮蔽了,甚至被消解了,教师的真实心灵与鲜活的教育世界之间就被阻断了,滋养教师心灵的不再是充满人性力量的“教育现场”以及孕育其中的鲜活“教育灵感”,而是“教育现场”被“包装”、被“构建”的“景观”。按照马克思的观点,“景观”对教师的心灵的影响,不是“自然生态规律”,而是“交换价值规律”;不是“教育”本身,而是教育所具有的“权力意义”“声望属性”。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被一种深层的欲望支配着、规训着,他们本应是教育的创造者、引领者,但现在却成了受制于“教育的符号性、景观性”的被奴役者、被控制者,他们越是想从中获得更大的“欲望满足之自由”和“权力拥有之自由”,就越是陷入“被包围、被围困”的“奴性处境”之中,他们就越发地不自由,越发地被限制,越发地被“一种无形的权力掌控着”(葛兰西语)。

  教师“阅读和写作”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如何使其回归到“心灵与实在”的真实关联之境中?这些问题构成了有关教师发展的深层之问。

  二、重建“专业的自我”:教师阅读与写作的本质回归

  走出“景观”的束缚,跨越“符号崇拜”的规约,让教师的阅读和写作重归一种真实和自由的状态,这就是一种“本质回归”。这种“本质回归”的更深意蕴,就是一种“专业自我”的重建。

  所谓“专业自我”的重建,就是一种“专业共同体中的主体性”的重建。教师的阅读和写作,就是通过专业共同体中的概念、命题、思想的习得、把握(阅读的过程),不断地反思自身的教学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理论(思考的过程),进而创造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原创的教育概念、命题或思想(写作的过程),在这个“阅读—思考—写作”的关联过程中,教师融入了教育专业共同体中,并建构了“专业主体性”。

  从更深的角度来说,之所以这个“融入”的过程是一个“主体性建构”的过程,是因为“专业主体性”的核心要素是“专业心智”,“专业心智”让教师能够更自由、更深入地诠释教育实践和教育思考,特别是能够与更广泛的“专业他者”进行交流互动,让“专业他者”去理解、评判与推进自己的思考,让自己的思考成为一种“专业共同体”的“共识”。这个源于阅读、长于思考、成于写作的过程,使教师看到了、体会到了、并最终建构了“自我”的力量、意义和价值,发展了“自我”的“专业心智”,生成了不断坚实化的“专业主体性”。

  更进一步地,从阅读和写作所关涉的“符号”而言,“读与写”的确是一个与各种“符号”打交道的过程,但这个过程的本质是“基于符号的意义交互过程”,而不是“基于符号的功利控制过程”。所谓的“基于符号的意义交互”,是指教师作为一个“心灵主体”,通过“符号”与“他者”进行意义的交互与交往。这里的“他者”,其实就是专业共同体中的其他教师、其他作者、其他专家。“阅读和写作”本质上就是一个“他者化”和“自我他者化”的过程。“他者化”就是理解符号背后的他者所思、所想、所意,进入“他者”的思考体系之中(这更多地体现在“阅读”的过程中);紧接着,“自我他者化”是一个反思自我的过程,以“自我”为客体,把“自我”放在他人的思考框架中加以审视(这更多地体现在“写作”的过程中)。正是通过“他者化”——理解他人的立场、“自我他者化”——以别人的观点评价自身的理解和行为,教师的“专业自我”(自我概念、自我认识)就真正地建立起来了。按照社会学家玛格丽特·米德的观点,个人通过一种“想象性预演”(即将自己置于他人的立场、地位中考虑),个体就“有了一套共同分享的规则与习俗”,就能够懂得“常规姿态”(即共同体所使用的语言等话语系统)的含义,就能够承担他人角色,就具有了“心智”,最终,创造性的“主体”就真正产生了。

  三、“指向真善美的阅读与写作”:“读写实践”建构“专业心智”

    克服“符号崇拜”,走出“景观束缚”,教师的“阅读与写作”就走向了本质,走向了一种“心灵的建构”,并最终走向了“专业心智”乃至“专业主体性”之生成。由此可见,只有回到真切的“心灵”,努力在“读和写”的过程中展开“自我与他者”的“基于符号的心灵互动”,才是教师“阅读与写作”的正途。那么,如何实现这样的目标?实施的路径是什么?笔者认为,“指向真善美的阅读与写作”,是可资采纳的“教育心灵建构”之实践路向。从“真善美”三个角度来思考,是源于笔者对“心灵”的“理想型态”之解析,即是从心灵的认知型态、伦理型态、实践型态来建构“心灵的理想样态”。

  第一,“真阅读、真写作”是一种“求真”的“读与写”。“求真”是一种追求真理的精神和态度,指向对自然、社会、精神的真实规律的把握。“真阅读”就是要去阅读最具“真理共识性”的作品,其实就是阅读那些“经过历史的淘洗”而流传下来的“经典”。这些经典是人类“求真”历程的精华,亦是人类“求真”心灵的范本。“真阅读”的过程既是一种“探求客观规律的过程”,更是教师“求真品质涵养和磨砺”的“心灵重建过程”。具体而言,通过学科教学类作品、学科方法类作品、学科思想文化类作品、一般思想文化类作品的“纵向阅读”过程,教师就可以逐步建构出“递进性”的知识架构;通过“核心专业阅读”“近专业阅读”“远专业阅读”这一“横向阅读”过程,教师就可以逐渐构建出“拓展性”的知识架构。在“纵横交错”的“真阅读”中,教师就可以在一个更加全面而立体的“人类思维谱系”中去体验真、感悟真、理解真,建构出更有厚度的“心灵之真”。另一方面,教师的写作也应当是一种“求真指向的写作”。写作不是抒情、不是炫技、不是描摹,而是对自身追求真理、认识真理、发展真理的一种历程性展现与精神性展现。教师的写作是一种与“专业共同体中的他者”对话的过程,它展示了写作的意义、写作的问题、写作的发现、写作的贡献,它是一种专业的邀请,即邀请他人来和自我展开讨论、辩难,甚至于是一种对峙。由此可见,“阅读”是一种“他者的真理的习得、内化、反省”,“写作”就是一种“自我的真理的构建、展示、交流”,在读与写的过程中,教师的“专业心智”逐渐地丰满与完善。

  第二,“善阅读、善写作”是一种“向善”的“读与写”。“向善”是一种“伦理追求”,是一种对“好”的价值渴求。教育是人类的一种“类实践”,甚可谓是一种只有人类才独具的“价值实践”。“善阅读”就是一种“带着善的眼光的阅读”“领悟善的精神的阅读”。教师的阅读过程就是用“善”来滋养心灵的过程,由此才会在实践中散发出“善的教育”,才会展现出教育中的“人性温暖”。任何伟大的人类作品,都是在用深沉的笔触诉说着、考量着、辨识着“人性的冲突”,但其主线都是为了弘扬人类永恒不变的“善”,都是指向于个体、社会、国族、全球的“日益为善”之实现。与此同时,教师的“写作”同样应当“向善”。教育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有着人性的痕迹,都孕育着“善”的种子。观察、体悟、书写“教育事件”“教育环境”“教育历史”中所具有的“人性美好”,张扬它、推广它、升华它,会使你的作品更具感化力、塑造力、引导力,这种力量是价值的力量,更是人性的力量,也是人类教育所独有的“类力量”。这样的“写作”,不仅在滋养着“阅读的他者”,其实也是在反哺着“书写的自我”,是在“善化他人”的同时也在“善解自己”,从而,写作从根本就是一个“善的修行”过程。

  第三,“美阅读、美写作”是一种“尚美”的“读与写”。“尚美”是一种“实践型态”,这是因为,按照美的规律来行动是一种深刻的实践规律,特别是一种“求真实践”的规律。拉丁格言说得好:“美是真理的关辉。”在人类的历史上,求真的实践过程往往与求美的实践过程是统一的。麦克斯韦对电磁方程的发现、爱因斯坦对质能方程的探究、门捷列夫对元素周期表的发掘等,都深刻地表明,美的实践是内蕴其中的重要法门。教师的阅读和写作,其实也应当是一个“尚美实践”的过程。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教师都可以按照“美的方向”来追问如下的问题。思想有没有原创性,从而具有一种“奇异美”?逻辑有没有清晰性,从而具有一种“结构美”?表达有没有简洁性,从而具有一种“简洁美”?行文有没有对称性,从而具有一种“对称美”?美充斥于阅读和写作的方方面面,它需要教师用一种“美的眼光”来发现,用一种“美的意识”来感受,用一种“美的思想”来创造,在这样的“美的历程”中,教师的“美丽心灵”就逐渐地建立了起来,当许许多多的教师都如此这般地获得“美的滋养”,那么,教师的阅读和写作就生长出一种具有超越性的“美的力量”,它汇聚出一种美的氤氲,并以此改造实践、创造实践,最终促发出一个“回归人性温暖”的“美丽教育世界”之生成!

责任编辑:李朋飞

跨越教育的“符号崇拜”
——“景观时代”教师教育阅读与写作的本质回归
发布时间:2020-10-21   
来       源:《江苏教育》二〇二〇年第六十二期  

  对一线教师而言,教育阅读与教育写作是一种越发重要的“日常生活”。就其本质而言,阅读和写作是一种“符号活动”,这是因为,各种教育的概念、命题以至于相关的教育论文、书籍等,都构成了样态不一、层次有别的“符号”,理解“符号”、建构“符号”、使用“符号”是阅读与写作的基本样态。“符号”是一种有关“物”的形式表征,它“指向”着“物和物所承载的实质”。对于教育而言,这种“物和物承载的实质”应是源自教育者内心深处的教育观点和教育思想,是教育者“真实的”教育灵魂的“自然勃发”。但曾几何时,我们逐渐陷入对“符号”本身的崇拜之中,并逐渐失落了对“符号”所指的“物和物承载的实质”的真实关注。这表现为,过分迷恋于吸引眼球的“教育理论”、过分迷恋于别出心裁的“教育概念”、过分迷恋于“意义重要”的“论文发表”,这些“过分迷恋”体现了一种对教育的功利性关注,催生了一种对于“功名”的过度崇拜,扰乱了本该“恬静”的教育思考氛围,甚至扭曲了年轻教师的教育从业观。如何正确地看待教师的阅读、思考与写作?如何让其回归教育的本然轨道?如何使其焕发出教师发展的深层生命力量?本文将围绕这些追问谈一些思考。

    一、阅读与写作:何以走向了一种“景观束缚”和“符号崇拜”

  阅读与写作,固然是一种符号式的活动,但其本意却是以符号为中介的教师心灵的参与和激活。法国社会学家让·鲍德里亚指出,我们今天进入了一个名为“消费社会”的时代,人们所消费的“物”本身似乎并不重要了,而“物”所代表的“符号”正决定着人们的需要、行为和意念。“我们并非在购买我们所需要的东西,而是在购买符码告诉我们应该购买的那些东西”,因为,“符码”代表了一种权力、声望、价值、地位,“符码”让人们之间形成了一种“位置的区分”。由此观之,我们似乎也越发感受到,有关“教育”的各种实践也正成为一种“符号的消费”。上了什么样的学校、进了什么样的班级,是一种“符号”;教师发表了什么样档次的文章、获得了什么样的荣誉、班级优秀率达到了多少,也是一种“符号”;学校获得了什么样的课题、得到了什么样的奖励、进入了什么样的名校序列,同样是“符号”。正是这些“符号”,让学生之间、教师之间、学校之间产生了“区隔”,形成了“差序”,按照鲍德里亚的说法,这所有的“符号追求”的背后是一种对“权力欲望”的深层追求。

  对符号的崇拜,源于一种“异化”的“景观”之存在。法国学者德波认为,“景观”是一种本真存在的“被展现的图景性”。“景观的在场是对本真存在的遮蔽”。当教师看到的是发表的论文、论文所代表的荣誉等级、论文所预示的荣耀时,他所关注的不再是论文“所指的内涵”(如原创的思想、深远的价值、精致的观点等),而是论文所具有的“符号”,是论文所展现出的虚假的繁荣景象。其实,这种“关注”也意味着教师心灵的“被遮蔽”。他的心灵已经无法通向“真正的教育存在”,他已经被“符号”“摹本”“幻想”所构成的“视镜”遮挡了,他的心灵与真实的“教育实存”之间其实是断隔的。这种“心”与“实”的断裂,其实是教育的真正危机。正如德波所说,“符号胜于所指;摹本胜于原本;幻想胜于现实”,此时的人们,“成为被景观控制的奴隶”。这种看似“心甘情愿”地追求着“景观”中的“符号价值”,“自觉自愿”地践行着“符号崇拜”,其实是一种被“教育功利”所隐性控制的结果。论文、课题、获奖,本应源于孕育其中的“思想与创建”,但这种“真实性”已经被“景观”遮蔽了,内在的真实与外在的形式之间产生一种“颠倒”,后者成了第一位的追求,“职称的晋级”“教育名号的获取”“教育嘉奖的获得”被人们“倒转性”地认为是“有价值的本真存在”。这种“功利的景观”在葛兰西看来,“不再是一种外部的强制力量,而是建立在一种认同之上的文化霸权,这种霸权就是一种景观”。越深地痴迷于这种“景观的霸权控制”之中,教师就越深地被“功利价值观”奴役着,正如鲍德里亚所说的,被“一种紧密的欲望诱惑链”在进行着“心理筑模”。

  其实,当符号、景观以及内嵌其中的欲望支配了教师“阅读和写作”的行为和意向之时,教师的教育“真我”就被遮蔽了,甚至被消解了,教师的真实心灵与鲜活的教育世界之间就被阻断了,滋养教师心灵的不再是充满人性力量的“教育现场”以及孕育其中的鲜活“教育灵感”,而是“教育现场”被“包装”、被“构建”的“景观”。按照马克思的观点,“景观”对教师的心灵的影响,不是“自然生态规律”,而是“交换价值规律”;不是“教育”本身,而是教育所具有的“权力意义”“声望属性”。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被一种深层的欲望支配着、规训着,他们本应是教育的创造者、引领者,但现在却成了受制于“教育的符号性、景观性”的被奴役者、被控制者,他们越是想从中获得更大的“欲望满足之自由”和“权力拥有之自由”,就越是陷入“被包围、被围困”的“奴性处境”之中,他们就越发地不自由,越发地被限制,越发地被“一种无形的权力掌控着”(葛兰西语)。

  教师“阅读和写作”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如何使其回归到“心灵与实在”的真实关联之境中?这些问题构成了有关教师发展的深层之问。

  二、重建“专业的自我”:教师阅读与写作的本质回归

  走出“景观”的束缚,跨越“符号崇拜”的规约,让教师的阅读和写作重归一种真实和自由的状态,这就是一种“本质回归”。这种“本质回归”的更深意蕴,就是一种“专业自我”的重建。

  所谓“专业自我”的重建,就是一种“专业共同体中的主体性”的重建。教师的阅读和写作,就是通过专业共同体中的概念、命题、思想的习得、把握(阅读的过程),不断地反思自身的教学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理论(思考的过程),进而创造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原创的教育概念、命题或思想(写作的过程),在这个“阅读—思考—写作”的关联过程中,教师融入了教育专业共同体中,并建构了“专业主体性”。

  从更深的角度来说,之所以这个“融入”的过程是一个“主体性建构”的过程,是因为“专业主体性”的核心要素是“专业心智”,“专业心智”让教师能够更自由、更深入地诠释教育实践和教育思考,特别是能够与更广泛的“专业他者”进行交流互动,让“专业他者”去理解、评判与推进自己的思考,让自己的思考成为一种“专业共同体”的“共识”。这个源于阅读、长于思考、成于写作的过程,使教师看到了、体会到了、并最终建构了“自我”的力量、意义和价值,发展了“自我”的“专业心智”,生成了不断坚实化的“专业主体性”。

  更进一步地,从阅读和写作所关涉的“符号”而言,“读与写”的确是一个与各种“符号”打交道的过程,但这个过程的本质是“基于符号的意义交互过程”,而不是“基于符号的功利控制过程”。所谓的“基于符号的意义交互”,是指教师作为一个“心灵主体”,通过“符号”与“他者”进行意义的交互与交往。这里的“他者”,其实就是专业共同体中的其他教师、其他作者、其他专家。“阅读和写作”本质上就是一个“他者化”和“自我他者化”的过程。“他者化”就是理解符号背后的他者所思、所想、所意,进入“他者”的思考体系之中(这更多地体现在“阅读”的过程中);紧接着,“自我他者化”是一个反思自我的过程,以“自我”为客体,把“自我”放在他人的思考框架中加以审视(这更多地体现在“写作”的过程中)。正是通过“他者化”——理解他人的立场、“自我他者化”——以别人的观点评价自身的理解和行为,教师的“专业自我”(自我概念、自我认识)就真正地建立起来了。按照社会学家玛格丽特·米德的观点,个人通过一种“想象性预演”(即将自己置于他人的立场、地位中考虑),个体就“有了一套共同分享的规则与习俗”,就能够懂得“常规姿态”(即共同体所使用的语言等话语系统)的含义,就能够承担他人角色,就具有了“心智”,最终,创造性的“主体”就真正产生了。

  三、“指向真善美的阅读与写作”:“读写实践”建构“专业心智”

    克服“符号崇拜”,走出“景观束缚”,教师的“阅读与写作”就走向了本质,走向了一种“心灵的建构”,并最终走向了“专业心智”乃至“专业主体性”之生成。由此可见,只有回到真切的“心灵”,努力在“读和写”的过程中展开“自我与他者”的“基于符号的心灵互动”,才是教师“阅读与写作”的正途。那么,如何实现这样的目标?实施的路径是什么?笔者认为,“指向真善美的阅读与写作”,是可资采纳的“教育心灵建构”之实践路向。从“真善美”三个角度来思考,是源于笔者对“心灵”的“理想型态”之解析,即是从心灵的认知型态、伦理型态、实践型态来建构“心灵的理想样态”。

  第一,“真阅读、真写作”是一种“求真”的“读与写”。“求真”是一种追求真理的精神和态度,指向对自然、社会、精神的真实规律的把握。“真阅读”就是要去阅读最具“真理共识性”的作品,其实就是阅读那些“经过历史的淘洗”而流传下来的“经典”。这些经典是人类“求真”历程的精华,亦是人类“求真”心灵的范本。“真阅读”的过程既是一种“探求客观规律的过程”,更是教师“求真品质涵养和磨砺”的“心灵重建过程”。具体而言,通过学科教学类作品、学科方法类作品、学科思想文化类作品、一般思想文化类作品的“纵向阅读”过程,教师就可以逐步建构出“递进性”的知识架构;通过“核心专业阅读”“近专业阅读”“远专业阅读”这一“横向阅读”过程,教师就可以逐渐构建出“拓展性”的知识架构。在“纵横交错”的“真阅读”中,教师就可以在一个更加全面而立体的“人类思维谱系”中去体验真、感悟真、理解真,建构出更有厚度的“心灵之真”。另一方面,教师的写作也应当是一种“求真指向的写作”。写作不是抒情、不是炫技、不是描摹,而是对自身追求真理、认识真理、发展真理的一种历程性展现与精神性展现。教师的写作是一种与“专业共同体中的他者”对话的过程,它展示了写作的意义、写作的问题、写作的发现、写作的贡献,它是一种专业的邀请,即邀请他人来和自我展开讨论、辩难,甚至于是一种对峙。由此可见,“阅读”是一种“他者的真理的习得、内化、反省”,“写作”就是一种“自我的真理的构建、展示、交流”,在读与写的过程中,教师的“专业心智”逐渐地丰满与完善。

  第二,“善阅读、善写作”是一种“向善”的“读与写”。“向善”是一种“伦理追求”,是一种对“好”的价值渴求。教育是人类的一种“类实践”,甚可谓是一种只有人类才独具的“价值实践”。“善阅读”就是一种“带着善的眼光的阅读”“领悟善的精神的阅读”。教师的阅读过程就是用“善”来滋养心灵的过程,由此才会在实践中散发出“善的教育”,才会展现出教育中的“人性温暖”。任何伟大的人类作品,都是在用深沉的笔触诉说着、考量着、辨识着“人性的冲突”,但其主线都是为了弘扬人类永恒不变的“善”,都是指向于个体、社会、国族、全球的“日益为善”之实现。与此同时,教师的“写作”同样应当“向善”。教育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有着人性的痕迹,都孕育着“善”的种子。观察、体悟、书写“教育事件”“教育环境”“教育历史”中所具有的“人性美好”,张扬它、推广它、升华它,会使你的作品更具感化力、塑造力、引导力,这种力量是价值的力量,更是人性的力量,也是人类教育所独有的“类力量”。这样的“写作”,不仅在滋养着“阅读的他者”,其实也是在反哺着“书写的自我”,是在“善化他人”的同时也在“善解自己”,从而,写作从根本就是一个“善的修行”过程。

  第三,“美阅读、美写作”是一种“尚美”的“读与写”。“尚美”是一种“实践型态”,这是因为,按照美的规律来行动是一种深刻的实践规律,特别是一种“求真实践”的规律。拉丁格言说得好:“美是真理的关辉。”在人类的历史上,求真的实践过程往往与求美的实践过程是统一的。麦克斯韦对电磁方程的发现、爱因斯坦对质能方程的探究、门捷列夫对元素周期表的发掘等,都深刻地表明,美的实践是内蕴其中的重要法门。教师的阅读和写作,其实也应当是一个“尚美实践”的过程。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教师都可以按照“美的方向”来追问如下的问题。思想有没有原创性,从而具有一种“奇异美”?逻辑有没有清晰性,从而具有一种“结构美”?表达有没有简洁性,从而具有一种“简洁美”?行文有没有对称性,从而具有一种“对称美”?美充斥于阅读和写作的方方面面,它需要教师用一种“美的眼光”来发现,用一种“美的意识”来感受,用一种“美的思想”来创造,在这样的“美的历程”中,教师的“美丽心灵”就逐渐地建立了起来,当许许多多的教师都如此这般地获得“美的滋养”,那么,教师的阅读和写作就生长出一种具有超越性的“美的力量”,它汇聚出一种美的氤氲,并以此改造实践、创造实践,最终促发出一个“回归人性温暖”的“美丽教育世界”之生成!

责任编辑:李朋飞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