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专题 > 2020年 > 最美班主任 > 无锡市 > 正文

三十三载不忘初心,大写“师者”成就成长

——无锡市堰桥初级中学优秀班主任胡文珠事迹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7-31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胡老师”,这一声称呼,声入平凡生命,叩问了她三十三载;“班主任”,这一种身份,深入骨髓血脉,追随了她二十八个年轮。平凡而又丰赡的三十三年,她栉风沐雨,笃定地在教育的领域里站成一个大写的“师者”。

  春去秋来、寒来暑往,在淡淡的人间烟火中,在孩子们的欢乐与自信中,在生命与生命的交互中,她享受着朝霞与夕阳的更替流转,坚守着身为人师的初心,积攒着孩子们成长的喜悦,默默享受着身为班主任的那份平凡幸福。

  在日常中唤醒学生成长的内在力量

  在她长年累月的班主任工作历程中,总是会遇到有着不同成长背景、不同教育诉求的孩子。接纳孩子的不同,接纳不同的孩子,通过教育唤醒学生心灵成长的内在力量,教育日常就能变成一种幸福的生活,班主任就能和学生一起幸福地成长。这是她的教育理念,也是她的教育路径。

  那年初二,一名脸上长满青春痘、手臂上纹着刺青的学生突然转到胡老师班上。很快, 胡老师意识到,这个外表略显浮夸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男孩子。他的言行举止总是很乖张,他的目光总是透露出一丝丝的仇恨,他和同学的关系总是剑拔弩张,甚而还时不时地在课堂上公然顶撞老师。胡老师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但并未立即去找那名男生谈话,而是私下里通过多方打探、四面求证,最终从侧面了解到:这个男孩的亲生母亲去世三年后,他父亲又娶了妻子……原来是个缺少母爱的孩子!

  有一次上课,胡老师留意到,他没在听讲,只管自己一个劲儿地写。课桌上的纸张,写了撕,撕了又写。男孩的情绪很糟糕。一向机警的胡老师在心里默默提醒自己:其中必有蹊跷!这也许是一个难得的教育契机!于是胡老师稍稍提醒了他,并提议让他放学后打扫卫生, 想以此创造良好的机会和他沟通。本以为他又会反驳,可出人意料的是,他没有任何辩解, 居然默默地接受了。凭着直觉,胡老师再一次肯定这里面一定有故事。于是乎,胡老师就悄悄整理那些被男孩撕碎的纸片。几经拼凑,破碎的纸片渐渐浮现出几行可辨可读的言语。潦草的字迹里卧着这样的几句话:妈妈,没有你的唠叨,我该如何去消磨以后几十年的生命。你告诉我啊,妈妈!

  那一刻,胡老师落泪了!她当即在内心里就宽容了他的种种不是,宽容了他以往的一切不良表现。“孩子,因生活的打击而扭曲了他的性格,因家庭的破裂而沉浸在情感的创痛里。” 这是胡老师看完字迹后对那个男孩症状的一个综合评判。

  与此同时,胡老师也从孩子潦草的字迹中深刻地体会到班主任工作的责任重大!于是胡老师专门为他开了一节主题班会。班会课上,胡老师让他站在讲台前,同时给班里其他同学每人发一张白纸,让同学在纸上写他的缺点,缺点写得越多越细越好。这时他那一贯的仇恨的目光不断射向胡老师,教室里的氛围陡然紧张起来。可是在收齐学生写的缺点后,胡老师从讲台中取出一只铁皮盒子和打火机,一把火把纸片都烧了,并对同学说:用这团火把他留在同学眼里、心里的缺点都燃尽吧,我们相信,从今往后,站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全新的他! 这时的他,眼中闪烁着泪光,胡老师似乎感觉到他心中燃起了向上的火焰。

  在他以后的成长岁月里,胡老师不断让品学兼优的学生走近他、帮助他,希望通过此举可以不露痕迹地给他提出建议,肯定他一点一滴的进步,同时也可以持续了解他的动态以便相机做出教育策略的调整……再后来,他与继母和谐共处。

  特殊学生在每个班级中都会存在,特殊学生的教育更能展现班主任老师教育的胸怀与智慧。学生存在于班集体中,学生的行为发生在班集体中,那么教育就不应仅仅针对个人,而应当面向整个班级。让学生在集体中受教育,让学生在集体中成长,这是胡老师教育的智慧, 亦是她教育的眼界。胡老师将这份智慧和眼界融入在日常的教育行为中,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罗曼·罗兰说:“幸福是一种灵魂的香味。”幸福和爱相生相伴,幸福的获得离不开爱的给予。班主任唯有爱,才能彻底走进学生的心灵;班主任唯有爱,才能成为学生追求幸福的守望者,才能唤醒学生心灵成长的内在力量。

  在助力战疫中力扛教育使命

  2020 庚子年的春天注定要被历史所铭记:瘟疫肆虐,人心惶惶。随着居家的日子越来越长,人们心中的焦虑情绪也不断弥漫开来。开学的日期一延再延,让学生和家长为学业与前途增添了一份担忧。在严控疫情的这段时间里,教育系统的硬核介入,从最开始的信息摸排,到拉网式的线上家访,从疫情防控知识教育,到居家生活指导,每一天,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学校老师的关注。胡老师虽然处于几近退休的年龄,但时下她依然是堰桥初级中学初二(5)班的班主任。在疫情面前,她决然地坚守着自己的教育阵地,继续开展着丰富而又别致的教育活动,力争履行一名普通共产党员的职责与义务。

  生命教育

  2020 年寒假,胡文珠老师为学生和家长布置了一项特殊的寒假作业——孵化鸡蛋。学生从老师手中领回了受精鸡蛋,小心翼翼地带回家,通过各种途径学习孵化鸡蛋的知识与技能。当新生命诞生时,原本毛手毛脚的孩子们变得温柔而周到,而家长的参与其中,让寒假作业的完成过程变为了亲子共享的温馨时刻。家长给胡老师留言说:“一次作业,一窝小鸡。特殊时期,呵护一场生命从最初的等待到成长的喜悦!坚持着,感受力量!坚持着,等待春暖花开!”生命被懂得,方能被呵护,被呵护的生命,必将绽放独特的光华。作业在前,疫情在后, 疫情特殊时期下的孵化小鸡的生命教育,仿佛在冥冥之中将两者完美地契合在一起。《礼记·中庸》篇曰:“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胡老师此举的不豫之豫,在日常与偶然之间楔入了一股恒常的力量,那就是让教育日常化,让班主任的工作常态化。

  《无锡日报》刊文《每个学生领两个蛋挑战孵小鸡》,“让孩子们知道生命很可贵,来之不易,同时让他们体会到责任在肩时需要倾心付出、失败时要勇于面对。”《江南晚报》也对此做了报道:领鸡蛋 孵小鸡。3 月初,《江南晚报》刊文《疫情下,补上生命教育这一课》做了跟踪报道:成败之间感受生命之珍贵。看见的力量源于行动的力量,行动的力量源于坚持的力量。

  日记教育

  2月10日,从“停课不停学”的第一天起,胡文珠老师的初二(5)班就开始延续在校期间的班级特色活动——撰写“班级日记” :每天由一名学生作为“主笔”,撰写自己在战 “疫”期间的所思所感,班主任附上评语,再转发到班级群里。每天下午五点“网班”放学, 胡老师就准时在班级群推送当天轮值同学的班级日记以及自己的点评。胡老师说,做这件事我感觉一点也不难,网课也是课,上课就是上学,那么我这个班主任就必须要把我该做的事情做好;平时我非常在意每天五点的班级生活点评——“停课不停学”,停课更不能停德育;所以,对于我和我班上的学生来说,这只不过是换了一种形式,所有的教育活动都应该是正常的。

  令胡老师没有想到的是,孩子们的日记也引起了家长们的兴趣,他们纷纷在日记后面缀附各自的感言。由此,胡老师通过日记这种形式既缓和了家长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又将家校之间的关系拉近了一层。

  《江苏教育报》刊文《无锡:多彩“云”课堂让德育更走心》,其中报道了胡文珠老师疫情期间推出线上德育新模式——“班级日记”:学生、家长和班主任共同参与,给同学们上好生动的人生课。

  在物换星移中收获幸福的果实

  八方异域,德育一家

  2011 年,惠山区教育局成立了“胡文珠工作室”,是惠山区首个德育名师工作室。2014年,胡文珠老师又联合惠山区、北塘区、南长区三区六校的德育工作室,成立了初中班主任工作室联盟。2017 年,“胡文珠工作室”晋升为无锡市中小学德育名师工作室。胡文珠德育名师工作室色彩斑斓,用自己的方式续写着新的篇章。本着“引领德育新思路”的理念,胡文珠名师工作室成立至今,曾多次在市、区兄弟学校开展了德育名师研讨会及德育论坛、沙龙。工作室立足实践,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努力发挥德育名师的示范、指导、辐射作用。队伍的集结,阵营的壮大,让更多的同心同德的德育人走到了一起,引领理念、提升能力、升华情怀,在日常的工作中,在交流与学习中,在争辩与碰撞中,德育的思考向更深更远走去。八方异域,德育一家。

  鱼渔兼顾,助力成长

  在工作室的日常工作中,其中一项便是青年班主任的指导与引领。胡文珠老师无疑成为了青年班主任的“情绪倾诉者”“紧急事件救火队员”。而任何的负面情绪和紧急情况,都会得到“不着急、慢慢来”的回复。胡文珠老师是令人信任的,在青年班主任提出疑问的时候, 胡老师会第一时间给出应对策略。胡文珠老师更是值得托付的,因为她是“引领”而不“代替”。她说,“路要自己走,班主任工作也应当自己摸索,找到适合自己的班主任工作方法”。

  而工作室在这过程中,主要是传递理念、助力成长,并非代替成长。于是,在“胡文珠工作室”的引领之下,一大批优秀青年班主任脱颖而出,活跃在各条德育战线之上。“授之以鱼” 的同时更“授之以渔”,胡文珠工作室为德育点亮了点点星火。

  春种秋收,踏实耕耘

  凭着对教育事业的高度忠诚,她敏锐地注意到德育之于学生成长乃至终生发展的重要性。她始终向青年教师传授一个理念:教学生三年,要能想到学生三十年。她走进学生心中,走进家长心中,她是严师、是诤友,是学生的引路人,是家长的同盟军。胡文珠老师,先后被评为:无锡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无锡市首批德育工作带头人、惠山区教书育人楷模、无锡市中小学德育名师工作室导师。她曾多次给各地兄弟学校班主任作题为“如何带好一个班”的经验介绍;参加惠山教育“牵手”延安、青海西部教育活动,为当地班主任老师作题为“班主任的幸福之路”的讲座,好评如潮;被“阿福聊斋”“扯扯老空”“师缘”等电视节目采访播出;出版了和学生之间故事的专著——《唤醒成长的力量》。

  在胡文珠老师三十三载的教育生涯中,她的教育初心不断生根、发芽、成长,乃至荫蔽一方沃土。胡文珠老师和她的学生、她的家长、她的同事,在这质朴的坚守中,成长并成就, 最终都遇见了更好的自己。但她至今还是素朴一身,摘掉“德育名师”的头衔,在她身上还有一个她认为更重要的身份,那就是“班主任”。她时常聊天时跟青年教师说,我就是一个普通的班主任,我会在退休前永远唱响这首班主任之歌。在青年教师的眼里,她从业的流金岁月完美地诠释了什么叫“天道酬勤、力耕不欺”。

  中国古代的儒者荀子曰:“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胡文珠老师始终坚守着心中的教育之道,步履稳健地行走在乡村教育的大道之上,不厌其烦、朝乾夕惕地做着最细微、最平凡的小事,知之、好之、乐之。

 

责任编辑:周灵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