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减负增效”,教师应该做什么?

作者:赵斯明 发布时间:2022-01-12 来源: 江苏教育报

  ■灌云县教师发展中心 赵斯明

  “双减”意见出台以来,各地教育部门应声而为,纷纷制订配套措施推进“双减”工作,尤其在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方面动脑筋、下功夫。减轻作业负担的关键是减负增效,作为终端践行者,教师应该在这一过程中做什么?我认为,从完整的作业流程来看,教师要抓住五个基本环节。

  一是编制高质量作业。高质量作业要具备诊断、巩固的作用,具体体现在教学内容和作业内容相对应,检验学生是否对内容全面理解掌握,以达到巩固效果。高质量作业要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教师根据学生实际、学科特点编制匹配度高的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杜绝使用未经筛选、整合的作业,减少对整本辅导用书的依赖性。高质量作业要面向全体学生,体现素质教育导向,减少抄写、默写等机械重复作业,不出偏题、怪题、难题,在打牢学生共同基础的前提下,为学有余力的学生设置选做题,改变“优等生吃不饱,学习动力不足;学困生吃不下,课业负担过重”的现象。高质量作业在编制上要建立教师合作机制,实行“1人主编、1人主核、1人主审”的“1+1+1”责任机制,并借助学科组的教研活动,推动高质量作业的持续研究。

  二是采取真场景训练。编制高质量作业是前提,真实场景中的训练是关键。教师对学生进行真场景训练时要做到“限时、独立、赋值”。“限时”即培养学生做事的专注度和敏捷性,没有时间限制的作业无法培养学生的效率意识,久而久之,学生会养成懒散、拖沓的不良习惯。“独立”即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测试的应景能力。独立完成的作业能真实反映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便于教师及时采取补救性教学。“赋值”是作业评价的衡量标尺,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和题型特点对作业予以赋分或者赋等级,在不公布赋值结果的前提下纵横向对比学生作业成绩,及时查漏补缺。

  三是保障全覆盖批改。由于教师教学负担繁重、作业批改枯燥重复等原因,有的教师采用选批、学生自批、学生小组互批等方式,这种做法有悖“双减”要求。我们提倡教师全批学生作业,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获取作业信息,为全面、真实的作业反馈奠定基础。同时鼓励教师创新作业批改形式,探索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锻炼自学能力的作业批改。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借助大数据平台,实行网上阅卷、系统自动分析考试数据,减轻教师机械劳动的负担。

  四是做好及时性反馈。作业反馈是教师把作业检测结果经过分析、归纳、总结后输送给学生,让学生了解作业达成度。反馈的时间间隔越短,学生校验、反思、纠错的效果越好。教师可以在精讲精练、作业全批的前提下当堂反馈,也可以充分利用课后“5+2”服务时间当日反馈。课堂教学当天没有服务的学科,教师可以隔日反馈。教师反馈作业经常采用的方式有评语、讲评、点拨、小组研讨等,反馈时要多鼓励表扬,努力达到反馈的正向效应。从反馈对象数量来说,可以分为集体反馈、小组反馈和个别反馈。对学困生尽量采用面批式个性化反馈,因材施教,关注学习弱势群体。

  五是加强多维度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记忆、运用不是一蹴而就的,大部分学生不可能通过一次作业就完全掌握知识点,而是需要一个反复的过程。教师可以从作业的“频度、强度、变式度”三个维度加以巩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指出人的遗忘呈现 “先快后慢”的规律。因此,教师要在作业巩固的20分钟、1小时、1天、5天、8天后,14天等关键期予以复习强化,以保障频度和强度。针对学生作业中反复出错的知识点,教师应变化知识的情景、数据、条件等,训练学生发现差异,认识本质,并利用作业“变式度”培养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

责任编辑:陈路

“减负增效”,教师应该做什么?
发布时间:2022-01-12   
来       源:江苏教育报  
作       者:赵斯明

  ■灌云县教师发展中心 赵斯明

  “双减”意见出台以来,各地教育部门应声而为,纷纷制订配套措施推进“双减”工作,尤其在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方面动脑筋、下功夫。减轻作业负担的关键是减负增效,作为终端践行者,教师应该在这一过程中做什么?我认为,从完整的作业流程来看,教师要抓住五个基本环节。

  一是编制高质量作业。高质量作业要具备诊断、巩固的作用,具体体现在教学内容和作业内容相对应,检验学生是否对内容全面理解掌握,以达到巩固效果。高质量作业要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教师根据学生实际、学科特点编制匹配度高的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杜绝使用未经筛选、整合的作业,减少对整本辅导用书的依赖性。高质量作业要面向全体学生,体现素质教育导向,减少抄写、默写等机械重复作业,不出偏题、怪题、难题,在打牢学生共同基础的前提下,为学有余力的学生设置选做题,改变“优等生吃不饱,学习动力不足;学困生吃不下,课业负担过重”的现象。高质量作业在编制上要建立教师合作机制,实行“1人主编、1人主核、1人主审”的“1+1+1”责任机制,并借助学科组的教研活动,推动高质量作业的持续研究。

  二是采取真场景训练。编制高质量作业是前提,真实场景中的训练是关键。教师对学生进行真场景训练时要做到“限时、独立、赋值”。“限时”即培养学生做事的专注度和敏捷性,没有时间限制的作业无法培养学生的效率意识,久而久之,学生会养成懒散、拖沓的不良习惯。“独立”即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测试的应景能力。独立完成的作业能真实反映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便于教师及时采取补救性教学。“赋值”是作业评价的衡量标尺,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和题型特点对作业予以赋分或者赋等级,在不公布赋值结果的前提下纵横向对比学生作业成绩,及时查漏补缺。

  三是保障全覆盖批改。由于教师教学负担繁重、作业批改枯燥重复等原因,有的教师采用选批、学生自批、学生小组互批等方式,这种做法有悖“双减”要求。我们提倡教师全批学生作业,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获取作业信息,为全面、真实的作业反馈奠定基础。同时鼓励教师创新作业批改形式,探索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锻炼自学能力的作业批改。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借助大数据平台,实行网上阅卷、系统自动分析考试数据,减轻教师机械劳动的负担。

  四是做好及时性反馈。作业反馈是教师把作业检测结果经过分析、归纳、总结后输送给学生,让学生了解作业达成度。反馈的时间间隔越短,学生校验、反思、纠错的效果越好。教师可以在精讲精练、作业全批的前提下当堂反馈,也可以充分利用课后“5+2”服务时间当日反馈。课堂教学当天没有服务的学科,教师可以隔日反馈。教师反馈作业经常采用的方式有评语、讲评、点拨、小组研讨等,反馈时要多鼓励表扬,努力达到反馈的正向效应。从反馈对象数量来说,可以分为集体反馈、小组反馈和个别反馈。对学困生尽量采用面批式个性化反馈,因材施教,关注学习弱势群体。

  五是加强多维度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记忆、运用不是一蹴而就的,大部分学生不可能通过一次作业就完全掌握知识点,而是需要一个反复的过程。教师可以从作业的“频度、强度、变式度”三个维度加以巩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指出人的遗忘呈现 “先快后慢”的规律。因此,教师要在作业巩固的20分钟、1小时、1天、5天、8天后,14天等关键期予以复习强化,以保障频度和强度。针对学生作业中反复出错的知识点,教师应变化知识的情景、数据、条件等,训练学生发现差异,认识本质,并利用作业“变式度”培养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

责任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