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家浜里血与火 党和人民鱼水情(图)

作者:顾晓磊 陈雨薇 李仲勋 发布时间:2016-07-18 来源: 《新华日报》

图为党员集体宣誓,重温入党誓词

沙 宣摄 转自《新华日报》

  每年“七一”前后,常熟市沙家浜总是人流涌动,人们满怀着敬仰之情,从全国各地赶来细细了解那段家喻户晓的抗战传奇。

  71年前,36名新四军伤病员藏身芦苇荡,在当地群众掩护下,与敌人斗智斗勇。这段烽火传奇后来被演绎成现代京剧《沙家浜》,名扬天下。

  青青芦苇荡,抗日旧战场。“现在的沙家浜景区就是当年抗战的根据地。”沙家浜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副主任顾永忠介绍,景区每年接待200多万人,景区核心区的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更是必去之地。展馆通过600多幅照片、48件革命文物及23幅首长题词等,讲述那段激荡人心的烽火传奇。该馆已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进入纪念馆前,解说员带着记者来到西侧的一片荷花池前,这里安葬着当年的伤病员钱卓云、夏光的骨灰。顾永忠告诉记者,就在几天前,当年36位新四军伤病员之一的吴志勤老人在无锡辞世,他是36人中最后一位辞世的。根据老人生前的嘱咐,他的骨灰也将安葬于此,和老战友们一起长眠于曾经战斗过的芦苇荡旁。“当年的36位伤病员在沙家浜地区养好伤后,继续投身革命事业,一生南征北战,但他们最难忘的还是当年在这里与群众团结斗争的艰苦岁月。”

  参观中,一张馆藏的《新华日报》复印本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是1961年7月20日出版的报纸,36位伤病员之一的刘飞(时任上海警备区副司令),在《新华日报》第3版新华副刊上发表了题为《阳澄湖畔》的回忆录,记录当年共产党人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下坚定信念,开辟敌后抗战根据地的历史。“我们的病床,都设在大大小小的渔船上,这样既是医疗室,也是交通工具。有一次,伤病员抓了螃蟹,想烧着吃,但后来都放了,因为我们的医院里,有一条严厉的纪律,是‘不准生烟火’! ”字里行间显示出当时战士们敌后抗战的环境之艰难。

  不管环境多么残酷,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共产党人始终义无反顾、不怕牺牲。纪念馆里有一张婚纱照,照片中,穿着一袭雪白长裙的女子尽显甜美与温柔,她是朱凡烈士。1939年,28岁的朱凡从上海复旦大学毕业,被调派到沙家浜做区委书记,组织当地的抗日斗争。1941年,日本侵略军对沙家浜地区进行“清乡”,朱凡为了掩护群众撤退,被日军抓住,被捆系在急速开驶的汽艇后活活拖死,年仅30岁。

  “朱凡也是京剧《沙家浜》主要人物阿庆嫂的原型之一。”说起沙家浜地区的革命斗争史,被称为“沙家浜活字典”的徐耀良老人如数家珍,他也是纪念馆的第一任馆长。1986年,担任村干部的他为镇上编写镇志,拉开研究那段抗战历史的序幕。徐耀良先后采访150多人,包括新四军老战士等见证人。老人告诉记者,越是研究那段历史,越是对先辈们不怕牺牲、意志坚强的可贵品质感到敬仰。

  在纪念馆参观时,共产党人与群众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形成的血肉联系总是令游客动容:伤病员留下来后,群众们冒着生命危险保护子弟兵。水上行军,出动几十条船,根本不用动员,百姓争抢上前线运送伤员;敌人封锁造成后方医院的药品和医疗器械奇缺,常熟群众心灵手巧,自己动手纺纱织布,织出的土布,煮软消毒后就作为绷带,用竹子照样做出顶用的镊子;老百姓积极帮助战士们出谋划策,在河道里打上木桩,木桩上放置石头,用“土发明”让大量日军汽艇搁浅。这个办法还被新四军后来用在苏北地区的战斗中。现在,党和群众的“鱼水情深”已经成为常熟党员教育的“必修课”。

  很多游客因为京剧《沙家浜》而来,但在了解到戏剧背后的真实历史后,无不肃然起敬。在徐耀良看来,回顾那段艰难而又光荣的历史,共产党人坚决抗战的信念,新四军战士在艰苦条件下浴血奋战的不屈斗志,以及革命群众不畏牺牲保家卫国的精神,永远值得纪念。

本报通讯员 顾晓磊

本报记者 陈雨薇 李仲勋

责任编辑:陈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