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卓汉:我姥爷的抗战故事

作者:胡卓汉 发布时间:2016-07-14 来源: 党建网

  (一)

  姥爷是笃信基督教的外科医生。1939年参加了著名的庐山保卫战,被日寇惨杀,时年38岁。姥爷和千百万抗日英烈一起,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用生命和鲜血履行了“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

  (二)

  姥爷光绪27年(1901年)生于江西省星子县的一个殷实的基督教大家庭,有一兄、六姐、一弟。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和三十代,姥爷一家如同今天的新上海人、新北京人,离开家乡,去了首都南京发展。姥爷的大哥经商、大姐任教、二姐到六姐都是医生、护士、助产士,在南京行医。小弟留学芝加哥大学、抗战后海归回国、任西南联大教授。

  姥爷在上海学医之后,回到星子县执业行医,服务乡里,担负了那时大家庭的传统分工 – 维护故乡“根据地”的重任。

  (三)

  姥爷应该是今天我们看到的那些睿智、幽默、阳光、果断的70后、80后,姥姥与我姥爷同年,出生于贫苦人家,8 岁成为姥爷的童养媳妇。从 8 岁到 38岁,三十年相亲相爱不离不弃。姥爷顶住了姐姐们的强烈干预 – 所谓“不要做封建婚姻的牺牲品”。姥爷在上海学医的同时,让姥姥跟着他的姐姐们在南京学护理、学助产。后来姥爷姥姥夫唱妇随、医生护士、一搭一档、在家乡开拓了专业人士美好的小康生活。

  (四)

  姥爷姥姥育有七个儿女,经历了辛亥革命、北伐统一、日寇蚕食侵略的姥爷那代青年知识分子,有着忧国忧民的强烈爱国情结。姥爷的这一情结,体现在他给七个子女的命名上。

  在姥爷 25 岁-30 岁(上世纪 20 年代后期)时,我母亲(25 年)、我大舅(26 年)、我二姨(28 年)先后出生,起名为淑华、新华、爱华。是他传统文化的信念和对新社会的憧憬和热爱。

  在姥爷 30 岁到 35 岁(抗战爆发前的 30 年代前半期)、我三姨(34 年)和四姨(35年)问世,起名为丽华和慕华,是姥爷对祖国山川和文化的感觉和寄托。

  卢沟桥枪响,小舅诞生(37年),名继华。中国不能亡,是当时所有中国人的唯一信念。

  1939 年 4 月,庐山孤军十个月的抗战到了最危急的时刻,小姨援华出生。盼望援助的难以言表,都在小姨的名字之中。

  (五)

  姥爷不问政治,但对时局的艰难和日寇的凶残有非常清醒(事后被证明是非常正确的)第六感觉。 淞沪抗战失利后,国民政府一再表明首都南京的防守固若金汤,因此姥爷的母亲和在南京行医谋生的姐姐们没有逃难的计划。但在赣北小县城的姥爷有他自己的判断,他在37年12月那个寒冷的冬天,只身赶到南京,把失明的母亲和孤身不嫁的姐姐们接上,在下关码头挤上了最后一班离开南京的客轮,逃脱了惨寰人伦的大屠杀。

  当日寇沿长江西侵,兵锋越过安庆时,姥爷及时地安排他的姐姐们踏上了西去逃难的路程,并带上了我的母亲(13 岁)和四姨(2 岁)。但姥爷跑不动了,他上有失明的母亲,下有四个从1岁到12岁的孩子,中间是怀着小姨的姥姥。

  (六)

  姥爷参加庐山保卫战是1938年深秋。星子沦陷后,他带着全家老小,开始在乡里逃难。但日子越来越艰难、处境越来越凶险。考虑到他基督教的背景、流利的英语和那时紧缺的医生职业,姥爷逃上了有着欧美势力的、还没有沦陷的庐山。 和姥爷一起逃到庐山的难民有三万之多,在日寇的包围中,粮食供应难以为继。临危受命率江西保安第三团和第十一团保卫庐山的赣北游击总指挥部总指挥杨遇春将军不得不忍心将3万难民强行疏散下山。姥爷被杨遇春留下了,任庐山临时伤兵医院医官。留下的还有来自山东的李克明医生。加上英国侨民白德礼医生,一共三个大夫,姥爷负责外科、李克明负责内科,白德礼大夫任院长。姥姥挺着大肚子,担任护理工作。那时姥爷全家都住在的伤兵医院,他们几个医护人员日夜不停地救治的伤员。据史料,仅保安第三团开始参战的兵员为 1653 人,到庐山沦陷突围时为840人,伤亡近半。十个月保卫战,仅该团平均每月伤亡80人、每周20人。姥爷和他的伤兵医院的同事为庐山保卫战竭尽了全力。

  1939年4月19日,到了撤退突围的时刻了,保安3团团长胡家位派副官通知姥爷,带上可以走的家人,跟部队翻仰天坪突围。副官深知姥爷的艰难处境:刚分娩的姥姥,13岁的大舅、11 岁的二姨、5岁的三姨、2岁的小舅和还没满月的小姨。他建议姥爷带着大舅先走。姥姥也力劝姥爷跟着部队走。据已准备好简单行装的大舅说,姥爷没有丝毫犹豫,握别了保安3团的昔日战友,留了下来,和他的妻儿,还有他的伤病员。

  庐山沦陷后不久,李克明医生投靠了日寇,成为了特务。 在当时欧美势力较强的庐山,在外国朋友的保护下,日寇不便立即对姥爷动手。到了 39 年深秋,姥爷准备到星子老家把诊所中的牙科设备带上庐山。然而日寇对姥爷的行踪了如指掌。姥爷一进家门,就被专门守候的日寇抓捕。没等姥姥日夜奔走获得的庐山商会联名铺保书送到星子,姥爷被日寇装入麻袋,抛入鄱阳湖中,尸骨无存。

  (七)

  38岁的姥姥含辛茹苦地带着没能逃难的5个子女支撑到抗战胜利。 1946年姥姥到庐山管理局申请烈属的抚恤金。庐山管理局认定姥爷是因公牺牲、但没有经费。要钱得问姥爷的老长官杨遇春将军要。姥姥也挺犯傻,艰难地筹了钱在当时的报刊登广告:杨遇春将军您在哪里?然而杨将军了无音讯、姥姥一无所获,孤儿寡母们一直熬到新中国诞生。

  值得骄傲的是,姥爷的子女没辜负他的中华梦 – 新华、爱华、丽华、慕华、继华、援华。

  1949 年四野解放江西、大舅参加了革命,后在军医大学毕业,建功立业,55 年授衔上尉,59 年晋级大尉。我妈、二姨、三姨和四姨都在解放后参加教育、医疗和政府行政工作后,分别考入上海教育学院、成都中医学院、广州中山医学院和北京大学,我小舅和小姨于 1957 年同年考入江西农学院和东北工学院。他们把青春和所有都贡献给了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八)

  姥爷走了76年了。姥爷是一个普通的笃信基督教的医生、他的抗战是在庐山保卫战中不到半年的军医工作。在可歌可泣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汪洋大海中,姥爷是一朵小小的浪花。

  这些浪花汇集起来的民族精神,如同当年青年知识分子的战歌(毕业歌):我们愿做主人拼死在疆场,而不愿做奴隶而青云直上。 姥爷他们的鲜血和生命也记录了一种民族责任: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

  此文纪念我的姥爷-陶贤望医生和他的抗战-庐山孤军保卫战。纪念来之不易的抗日战争暨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

责任编辑:周灵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